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少兒英雄簡短小故事

少兒英雄簡短小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64K 次

少兒英雄簡短小故事

少兒英雄簡短小故事

導語:英雄就是對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終,心無旁鶩的人。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少兒英雄簡短小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少兒英雄簡短小故事

一、《“鐵人”王進喜》

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石油戰線上捷報首傳,大慶發現了大油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立刻飛向了神州大地,也飛進了一個人的心裏,他正是石油戰線的傑出代表——王進喜。

王進喜,出身於甘肅玉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靠討飯爲生,十五歲到玉門油礦做苦工。新中國成立後,王進喜成爲新中國第一批鑽井工人。王進喜異常珍惜這得來不易的機會,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鑽井工作中。他勤勞肯幹、吃苦耐勞,積極改進鑽井技術,由他帶領的鑽井隊創造了當時月鑽井進尺五千零九點三米的全國最高紀錄,並榮獲石油工業部頒發的“鑽井衛星”紅旗。

1959年,作爲“全國勞動模範”的王進喜到北京參加“羣英會”。他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車車頂上揹着個重重的殼,覺得很奇怪,問道:“車頂上背的是啥呀?”同行的人告訴他:“因爲中國缺少石油,沒有石油就沒汽油燒,汽車就只好燒煤氣了。車頂上背的就是煤氣包。”聽到這兒,王進喜沉默了。他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雖然新中國成立十年了,但我們的國家還 是那麼缺乏石油!從此,王進喜經常告誡自己,也提醒工友們:“石油關係着國家的命脈,沒有石油,工業無法發展,農業現代化也很難實現,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正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和考驗,作爲國家的主人,我們理應爲國分憂,這是我們石油工人的責任!”

1960年3月15日,一列破舊的火車轟鳴而過,載着王進喜和他的一二○五鑽井隊,日夜兼程地從甘肅玉門油田趕到大慶,一場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在此拉開序幕。作爲石油大會戰的主力軍,王進喜和他的隊伍肩負着讓新中國甩掉“貧油”帽子的重任。

一下火車,王進喜第一句話就問:“鑽機到了沒?我們的井位在哪裏?”終於,鑽機運到了!大家欣喜若狂。王進喜等不及天亮,就興沖沖地帶領工友們到車站取鑽機。一到車站,滿頭大汗的大夥兒傻眼了——六十多噸重的鑽機,沉沉地躺在車廂裏,挑釁似的冷冷對着大家。沒有吊車也沒有拖拉機,只有幾輛解放牌汽車,大家議論紛紛,焦急地想着辦法。王進喜果斷地對大夥兒說:“同志們,眼下我們的困難還 很多,但是,我們不能坐着等,我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就算用大繩拉,用肩膀扛,我們也要把鑽機卸下來,運到井場上安裝,早開鑽!大家看行不行?”“行!”工友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不能等,就是豁出命來也要上!”大家紛紛摩拳擦掌,找來能撬、能擡、能扛的工具。

在王進喜的指揮下,鑽機被拆成幾大件,用方木加撬槓,拉的拉、撬的撬,手掌被棕繩勒出了血,肩膀被壓得又腫又痛,大家都沒有吭一聲。就這樣,王進喜和他的工友們硬是把六十多噸重的鑽機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運到十五里外的井位上,讓四十多米高的井架終於在茫茫荒原上矗立起來。

1960年4月,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後,鑽井隊準備往第二口井搬家。在一次意外中,王進喜的右腿被滾落的鑽桿砸傷。他顧不上住院,拄着柺杖就連夜回到了井場。誰知,第二口油井正發生井噴,沒有重晶石粉,只能用水泥代替,沒有攪拌機,水泥沉到泥漿池底,起不到作用。緊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扔掉雙柺,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

在他的帶動下,工友們紛紛跳進泥池。經過三小時多的奮戰,井噴終於被制服了。

房東趙大娘看到王進喜領着工人沒日沒夜地幹,有時忙得連飯也顧不上吃一口,感慨地說:“你們的王隊長可真是個鐵人哪!”

“鐵人”的名字從此傳開了,而蘊藏在他身上的“鐵人精神”也傳開了,一直激勵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奮勇前行。

二、《黨的好乾部焦裕祿》

一提到河南蘭考,大家便不約而同地想到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那是他生前戰鬥併爲之獻出生命的地方。

1962年冬天,焦裕祿來到沒有幹部願意久留的地方——河南蘭考擔任縣委書記。那時,“三年自然災害”雖然已經過去,但蘭考的“三害”——風沙、鹽鹼和內澇十分嚴重,導致農業產量極低,全縣糧食畝產僅有百來斤,蘭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百姓愁眉緊鎖。

一踏上蘭考的土地,展現在焦裕祿面前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黃沙,看不到半點綠色;鹽鹼地白茫茫一大片,寒風中搖曳着毫無生機的枯草。這裏的人告訴他:“今年春天,二十萬畝的麥子豐收在望,卻被黃沙一夜之間摧毀;好不容易到了秋天,本來盼望能有個好收成,結果,連綿的秋雨,三十萬畝的稻田也打了水漂,幾乎顆粒無收。你再看看這鹽鹼地,就更不用說了……唉!”

看到此情此景,焦裕祿默不作聲,過了好一會兒,他語氣堅定地說:“請大家放心,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絕不離開這裏。”

焦裕祿說到做到,上任第二天,就深入到田間地頭和農民中間調查訪問去了。他心裏非常清楚,想除“三害”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進行大量艱苦細緻的調查研究工作。

1963年2月,縣委成立“三害”調查隊,決定在全縣範圍內開展治沙、治水、治鹼的鬥爭。當時,焦裕祿已經患有嚴重的肝病,許多同志勸他不要下基層,等着聽彙報就好了。他執意不肯,揹着乾糧和大家一起日夜奔波在蘭考的土地上。

從此,每當風沙肆虐的時候,總能最先看到焦裕祿的身影,他總是帶頭去查風口、探流沙;每當大雨傾盆的時候,他又帶頭涉水查看洪水流勢。他不辭辛勞地追尋風沙和洪水的去向,他知道,這纔是掌握風沙、水澇規律最有利的時機。

有一次,焦裕祿在回縣城時遇到了大暴雨[]。這場雨已經不停歇地下了七天七夜,整個縣城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焦裕祿認爲這是查看洪水的好時機,就帶着縣委的三個同志,徑直奔向了洪水源頭。

焦裕祿拄着木棍邊往前探着走,邊觀察洪水的流向,並不時地與同事交流。過了一會兒,他停下來,站在齊腰深的水裏,拿出紙和筆,畫起洪水的流向圖。突然,他的手抖了一下,筆差點掉進水裏。同事見他的臉色有點難看,知道他肝病又犯了,懇求他回去休息。焦裕祿擺擺手說:“沒事,沒事!一會兒就好了。”

就這樣,焦裕祿邊走邊畫,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傍晚,等他找到洪水的源頭,見到了當地的支部書記,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他顧不上休息,馬上拿出畫好的一張張洪水流向圖,高興地對支部書記說:“問題終於可以解決了。你看,從這裏開一條河,再從這裏挖一條溝,就可以把幾個大隊的積水全都排出去了!”支部書記聽了也十分興奮,高興地說:“這下我們的好日子有盼頭了。”在得知焦裕祿還 沒有吃晚飯時,支部書記趕緊張羅着給焦裕祿派飯。他連忙擺手說:“這麼大的雨,羣衆弄吃的不容易,不麻煩老鄉啦!”說完,他冒着風雨往回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焦裕祿的帶領下,一百二十多個日日夜夜的辛苦奔波,調查隊摸清了“三害”的底細,他們把全縣八十四個大小風口、一千六百個大小沙丘、大小河流走向分佈都查清、編號、繪圖,整理了一整套具體翔實的一手資料,爲儘快改變蘭考的面貌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964年春天,蘭考人民同“三害”的鬥爭勝利推進,而焦裕祿的肝病已經到了晚期。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請求死後埋在蘭考的沙堆上,他要看着後人把沙丘治好。

這就是一個一心爲民的好縣委書記、黨的好乾部,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無私奉獻、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焦裕祿精神,成爲幾代人的楷模。

三、《自學成才的華羅庚》

華羅庚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出生於魚米之鄉的江蘇太湖西北一個名叫金壇的小縣城。

華羅庚從小就愛動腦筋,讀初中時,他的數學天分就已經顯露出來了。初中畢業不久,由於家庭經濟困難,華羅庚輟學了。以後,他就幫助父親打理小雜貨店。

熱愛數學的他,並沒有因爲失學而放棄鑽研數學的機會。爲了擠出時間學習,華羅庚每天天還 沒亮,就起牀點着油燈看書,常常全神貫注到忘記了時間,直到顧客來敲門買東西,他才趕緊跑去開門招呼客人。白天,顧客來了,他就幫父親打算盤、記賬,顧客一走,就又趕緊埋頭看書或演練數學題。

有一次,華羅庚正在櫃檯上奮筆疾書,這時,走進來一名中年男子,看着貨架上的筆問道:“這筆多少錢一支?”他頭也沒擡,脫口而出:“586892!”男子轉頭對着華羅庚驚詫地問道:“多少錢?”“586892!”男子不說話了,帶着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往店外走,正好撞見從外面辦事回來的華羅庚的父親。一問才明白,原來,華羅庚回答的是一道數學題的答案。等顧客走後,父親強忍住的怒火終於發泄出來,他臉色鐵青,一把從櫃檯上扯過稿紙,撕得粉碎。他警告華羅庚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如果下次還 這樣,我就把你這些稿紙全部燒掉!”

華羅庚就是這樣,邊幹活邊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如飢似渴地學習。無論是數九寒天還 是盛夏酷暑,他都堅持不懈地刻苦鑽研,就連一場大病使他終身殘疾,都沒有難倒他,反而讓他更加堅強。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阻力,不斷地朝着數學的殿堂大步邁進。他僅用了五年時間,自學了高中和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爲獨立研究數論夯實了基礎。

有志者事竟成。1930年春,十九歲的華羅庚的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學》雜誌上發表。著名的數學家熊慶來看後對他大加讚賞,邀請他到清華大學擔任數學系助理員。他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常常通宵達旦地鑽研數學。半年之後,華羅庚已經和研究生坐在一起聽課了。第二年,華羅庚的論文開始陸續在國外著名的專業雜誌上發表,清華大學也破例將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晉升爲助教。

從初中畢業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只花了六年半的時間。幾年之後,華羅庚經清華大學推薦,派往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回國之後,成爲西南聯合大學的教授。

華羅庚不僅在學術上孜孜不倦地探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更有一顆拳拳赤子之心,始終表現出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1946年9月,華羅庚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前去講學,後被伊利諾伊大學聘爲終身教授。在那裏,華羅庚和家人有漂亮的洋房和豪華的汽車,生活條件十分優越;學校還 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科研環境也是世界一流。但是,當新中國誕生的消息傳來,華羅庚毅然地回到祖國的懷抱。他在給留美的中國學生的一封公開信中寫道:“爲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爲了爲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

這就是華羅庚,不僅代表了當時中國學術的巔峯,更是中國人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