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中國歷史上的勵志故事大全

中國歷史上的勵志故事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3K 次

國家歷史上很多有才能的人,作家畫家科學家都積極的爲國家奉獻着,他們的故事是我們必須瞭解的,下面這些是小編爲大家推薦的幾篇中國歷史上勵志故事大全。

中國歷史上的勵志故事大全

中國歷史上的勵志故事1

現代著名畫家徐悲鴻(1895--1953)年輕時(1919-1927)曾留學歐洲,學習西方的繪畫藝術。其間,爲了祖國的尊嚴,爲人沖和謙遜的徐悲鴻曾親自向一個洋學生挑戰賭造詣。 本世紀二十年代,中國人在許多西方人眼中不過是個愚昧無知的材料。那時,中國留學生在外國,不僅經濟上困難,政治上也倍受歧視。一個和徐悲鴻一同就學的洋學生看不起徐悲鴻,甚至公然對徐悲鴻說: "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同奴的材料,即使是把你們送到天堂裏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這種放肆的挑釁,深深激怒了懷有滿腔愛國熱血的徐悲鴻,他嚴肅地對那個洋學生說:"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愚才!"

從此,徐悲鴻懷着爲我中華民族爭光、爲中國人爭氣的決心,發奮努力,埋頭學業。他經常到羅孚宮、凡爾賽等巴黎各大博物館臨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間不出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通過刻苦學習,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的.第一年,他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弗拉蒙先生的好評。接着,在一次競賽考試中,他又獲得第一名。1924年,徐悲鴻的油畫《遠聞》、《悵望》、《簫聲》、《琴課》等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這時,那個趾高氣揚、歧視中國人、當面向徐悲鴻挑釁的洋學生,與徐悲鴻比較學業,已是望塵莫及了,只得乖乖地承認自己不是對手。

中國歷史上的勵志故事2

魯迅是我國現代的著名文學家,可是他當年在日本留學時,起初選擇的並不是文學,而是醫學專業。是什麼原因促使魯迅先生棄醫就文的呢?

魯迅(188l一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魯迅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深爲災難深重的祖國命運擔憂。1902年,二十一歲的魯迅東渡日本,尋求救國的真理。在日本,他最初在東京弘文書院補習日語。此間他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思想十分活躍,並積極參加反清活動,和當時以反清爲目的、在東京組成的革命團體"光復會"的一些成員發生聯繫。1904年9月,魯迅按照其通過醫學救國的理想,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他學習極爲刻苦認真,深受他的老師藤野先生的讚許。

但是,魯迅沒有想到,他學習成績優異,竟會引起一些日本學生的嫉妒。在這些日本學生眼裏,中國留學生是"低能兒",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的。他們甚至認爲,魯迅所以每回考試都是好成績,是因爲老師把考題透露給了他。--他們看不起中國留學生,這使魯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

1905年學校裏發生的另一件事,給魯迅的刺激更大:一次上細菌課後放映紀錄片,內容是宣傳日本軍國主義所謂戰績的。影片中有這樣一組鏡頭,一箇中國人被日本侵略者槍殺,而周圍觀看叫好的竟是一羣中國人。當時,看這部影片舶只有魯迅一個是中國人。看完影片之後,大家拍手歡呼。這影片、這掌聲都深深地刺痛了魯迅,他在數月內吃不好飯、睡不好覺,爲此曾一個人走進深山裏放聲悲歌。他翻來覆去的苦苦思索:爲什麼有人對自己的同胞被殺害而無動於衷?他終於認識到:"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衆材料和看客……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由此,他毅然棄醫從文(儘管他在醫學上的學業已有成就),走上了用筆喚起中國人覺醒的道路。

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摯的熱愛,促使魯迅做出了棄醫從文的抉擇,這一抉擇使中國乃至世界文壇更增添了若許光輝。

中國歷史上的勵志故事3

抗戰期間,一年割麥子時,一隊八路軍從一個村邊開過,營長騎馬走在前面。一位老太太很吃勁地揹着一大捆麥子,從對面走過來。這時,路邊有一個穿軍裝的人把營長攔住:"你擔任什麼職務 ·" "我是營長!"那人又問: "任務是不是要緊·"營長跳下馬來說: "不十分要緊。"那人用手指着老太太說: "那麼,讓隊伍前頭走,用你的馬到村裏去套一輛車,替他把麥子拉回去。"

營長按照吩咐把老太太的麥子拉到家裏。那個吩咐營長的人就是朱德總司令。總司令還和藹地告訴他: "革命幹部的優良品質,首先就是羣衆觀念。你騎在馬上,看見老太太那樣吃力地揹着麥子,不體恤她,不幫助她,這是不對的,因爲你的任務並不是十分緊迫。以後要好好記着:只要有一點時間,一點力量,就不要忘記幫助羣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