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讀書名言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K 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導語:今天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是關於《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3篇,這對大家的閱讀知識面會很有幫助哦,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起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第一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一部意象繁複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內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歷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係本質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將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隱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歷程的展現。

Es muss sein,意思是非如此不可。

Einmal ist keynmal,意思是偶然一次不算數。兩者是昆德拉對重和輕做出的形而上學的闡述。

Es muss sein是生命之重的象徵,代表了我們必須順從的世俗道德和必須遵循的命運,人的偉大在於扛起命運,這代表了一種必然性。

而Einmal ist keynmal是生命之輕的象徵,一次不算數,永恆輪迴是最沉重的負擔,然而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能重來,不能用來比較,是偶然性的代表。如果必然是重的那麼偶然便是輕的。

那麼,到底選擇什麼,生命之重抑或生命之輕。這就是米蘭昆德拉在這一書中提出的問題。

托馬斯選擇了生命之輕,他不拘泥於世俗道德,對內心十分誠實。他在和千百個情人的交換中領略了每個人身上百萬分之一的獨特性,他討厭俄軍也不欣賞反對派,在書的最後他沒了工作沒了朋友;特蕾莎是生命之重的踐行者,她認爲靈與肉不可分割,在書的最後她完成了道生命之輕的轉化,但他們二人的愛情毋庸置疑。或許沒有那6次偶然,托馬斯不會遇到特蕾莎。但這6次偶然也是由托馬斯自己一次次的選擇所引起的,這就是僅一次生命的可承受之輕。但若是永恆輪迴,則100次的生命,都會由這6次偶然而和特蕾莎走到一起。所以這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人存在的本身沒有意義,但在這存在的基礎上自我造就,就是我們生命的理由。所以如何在這僅有一次的生命中去選擇,去決定自己的道路,去對自己的存在負責,是我們這一次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輕。

而生命之輕的另一踐行者薩比娜背叛了所有,並不在乎自己將去往何處,最後她的世界變成了一片虛空,又或許她所做的決定本身就無意義,在我看來這就是所謂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弗蘭茨遵從生命之重,固守內心政治理想,結識薩比娜後他背叛自己原來的生活弗蘭茨的重是對歷史的崇尚,可惜他看重的歷史並不是十分有意義最終他在一次去柬埔寨的遊行途中,被當地的惡人殺死。

書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單純地選擇了輕或者重,他們都是在輕或重中游離、徘徊、改變着,輕與重的界限也不是那麼地清晰。

那麼我們該選擇輕還是重呢?

太宰治曾說:“人間不值得”。很多人都將其理解爲人間不值得我來這一趟。而這句話本身的意思是積極的:人間本就是這樣,它不值得你難過,活得灑脫一點。

世界不是永恆輪迴,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倒不如放掉那些自認爲無意義的,盡情享受生活,體驗人生,釋放自己有趣的靈魂,活得更加肆意精彩。王小波曾說:“似水流年纔是一個人的一切,其餘的全是片刻的歡愉和小確幸。”生活明朗,萬物可愛,聽從自己的內心,保持因生活細碎而滿足的能力,而不是讓雞毛蒜皮的小事磨碎我的熱情。

同時記住不要放棄所有,我們無法活在虛空中,因爲這種輕是我們生命無法承受的,輕讓我們無法負載在生命的軌道上。世界也需要一點點重,重在法律,重在道德,重在對我們的約束,我們需要在“重”中不斷前行,忍受世俗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去努力,去抗爭。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我們每一個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時,都有義務負重前行。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破冰行動》的原型正是廣東警方海陸空聯合出動的“雷霆掃毒”行動,最終大獲成功,許多人爲此付出了時間、精力甚至是生命,但他們卻換來了更多人的美好生活。

在承重中去奮鬥,有時或許很世俗,但這也是在爲“輕”奮鬥。輕的同時可能意味着重,重的另一面則是輕。選擇“輕”,看似不受約束,其實是不能承受;選擇“重”,看似不能承受,其實是真實。

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就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

【第二篇】

1985年,著名翻譯家韓少功根據英文版本翻譯了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本書成了譯壇上的常青樹,爲中國讀者所熟知,至今魅力猶存。18年後,南京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博導許鈞翻譯了昆德拉這部最負盛名的作品,改名爲《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兩個書名看起來差不多,其實傳遞的意思不太一樣,原書名‘生命中’的範圍太廣,是一個總的概念,包括了死亡在內的一切東西;新書名中的‘生命’二字單指生命本身,多出了許多的哲學意味。

這雖是一本小說,卻很難懂,昆德拉上來就要與讀者探討讓人頭痛的哲學問題。昆德拉苦心孤詣地要一下子就把讀者引入到小說的核心部分,即引入到“輕與重”的討論當中。在那裏,他要爲我們撬開一個解讀該小說的縫隙,透過一絲微光,讓我們看到昆德拉受難的靈魂。

開始讀的時候,刪去無法感悟的文字,追求情節的起伏跌宕,爲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托馬斯、特麗莎、薩賓娜、弗蘭茨的情感的糾結而廢寢忘食,淚眼朦朧。再讀,思想上飽受的折磨……以致之後多次拿起這本書,總在想如果沒有準備好受難,何必要打開它。打開也毫無意義。不如省下時間去讀一些流行的通俗小說,還能夠從中看到一些花花草草。已經愛上這本書,也就把它放在牀頭,時而在夜深人靜時,嘗試着與它對話,撩撥心靈的弦。

有一段關於特麗莎的心理描述:“在一個陌生的國家裏生活就意味着在離地面很高的空中踩鋼絲,沒有他自我國土之網來支撐他:家庭,朋友,同事。還有從小就熟悉的語言可幫忙他輕易地說他想說的話。”正是這種遊離於母體之外的不安定感(生命像一根雞毛那樣輕飄飄),使特麗莎堅決地離開瑞士,與她深愛的托馬斯不辭而別,回到她正處於災難中的祖國。在布拉格,僅有在某種心理需要時,她才依靠托馬斯。而在瑞士,由於失根,她事事都得依靠托馬斯,那她就不得不一輩子重複深夜裏的惡夢。人生離不開“重,“重”給人能帶來充實,在重”的圈子裏,人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能從其中感到心靈充實的幸福,人會在人的本質力量化過程中發現自我,肯定自我,爲自我自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過這樣深刻的體驗,比如:當我們站在領獎臺上,我們心中洋溢着喜悅之情,我們會經過“獎牌”看到我們的本質力量,我們會體會到被衆人肯定後那種精神上無限的幸福。所以“重”在我們人生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生除“重”之外,還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也可稱爲“沉重的輕”。所謂“沉重的輕”,是指人在無所事事的情景下,感到無聊、空虛、寂寞、孤獨等難以承受的感緒和糾纏在精神之中解不開的死結而引起的否定性的痛苦的感受。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提到托馬斯在開始離開他的妻子特麗莎的幾天裏,托馬斯確實獲得了自由。他又迴歸到了單身漢的生活,整天能夠呼吸令人心醉的自由氣息。可是不久,失去職責的“輕”就讓托馬斯難以承受,他發現自我原先更需要承擔家庭職責的這份“重”。

小說中,最讓人費解的難題是,“輕”到底指的是什麼?到了昆德拉那裏,我們忽然聽到“輕”讓人無法承受,這如何不引起人們的懷疑和費解呢?“輕”之所以讓人不能承受,完全來源於對常識的漠視,以及對“輕”和“重”根深蒂固的偏見。有時,輕,真的讓人無法承受。像一隻雞毛,你很難憑藉力氣將它扔過高牆。“沉重的輕”是人生的一個困惑,對於活在自我身邊活生生的人,漠視、排擠他、打壓者不乏其人,多一份同情之淚,多一次舉手之勞的掌聲,多一句鼓勵話語。那樣,會有什麼變化呢多關心自我身邊的人。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只要給自我身邊的人獻出一點點,自我的心境會改變,生活也會是另一個樣貌。

【第三篇】

假期在家看完了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想到看這本書是緣於該書譯者許鈞教授撰寫的:理解與翻譯——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篇文章前前後後讀了三四遍:第一遍看到時就一心想着要把書找來看看;第二遍看是爲了幫助自己理解書中的人物、情節和蘊含哲理;第三、四遍看時,則是爲了讓自己領悟深刻些並能寫下點什麼。

先說說自己對小說的直觀感受。作爲一個普通讀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讓我“看到的是一個美麗的,最後變成了悽婉的,進而再變成絕望的愛情悲劇。”書中兩條線四個主人公,一條線爲特蕾莎與托馬斯,一條線爲薩比娜與弗蘭茨。兩條線相互間看似分離但又有些交叉纏繞。四個主人公個性不一:特蕾莎始終渴望愛情靈與肉的統一;托馬斯認爲做愛與睡覺是兩回事,他愛特蕾莎,但不影響他追逐享受他的“性趣”;薩比娜一直都在追求自由,她不斷地背叛,母親、祖國、情人,特別是當弗蘭茨全身心投向她時,她爲作出徹底離開的決定而狂歡,這也使她最終在“俗”當中走向了反面,成爲四個主人公中唯一的倖存者;弗蘭茨本欲堅守愛情承諾,但在妻子與情人的雅俗小碰撞中選擇了背離,一先的內疚愧怍也因妻女俗氣市儈的言行舉止最終蕩然無存,徹底奔向了情人。

小說中有幾個部分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關於俄狄浦斯的意義。心理學上有“俄狄浦斯情結”:戀母、弒父。感覺書中的“俄狄浦斯”更像是一個“扣”,許多改變由此而起。第四部“靈與肉”中,特蕾莎試圖讓自己的身體自由。她在一個工程師家看到了佔據了整個牆壁放滿了書的書架,這讓她欣喜,消除了來時一路上的不安。走近書架,攫住了她的就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的一個譯本。這本書托馬斯曾經送給她過,請她認真讀一讀,還和她講了很多。此時此刻她以爲在陌生人房間的危險之境,通過這本書的話題可以進入到愛人思想的熟悉天地,可悲的是她陷入的是一個政治陷阱。到了第五部“輕與重”裏,一開始就講了托馬斯因深信特蕾莎是被人放在籃子裏順水飄來送與他的,所以特別珍惜被遺棄的孩子的形象,常常想到同樣出現這一形象的古老傳說《俄狄浦斯》。於是就有了他後來以此作比,對那些讓祖國喪失自由還自覺無辜的人們展開批評:“也許你們沒有長眼睛去看!要是長了眼睛,你們該把它戳瞎,離開底比斯!”托馬斯還爲此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儘管以往他從沒寫過這樣的文章、儘管發表出來的文章被編者大加刪改了、儘管文章被放在雜誌倒數第二頁“讀者來信”欄目、儘管他一點也不高興,但多米諾效應還是由此拉開了。

這其中很有意思的一段是托馬斯被醫院主任找去讓他考慮寫一個關於那篇文章的反悔聲明時,他明白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所有人都對他微笑”,所有人都希望他寫。昆德拉的描述非常犀利有趣。他說懦弱的人希望托馬斯寫是因爲可以給他們挽回聲譽,懦弱成風,大家彼此彼此;勇敢的人希望托馬斯寫是因爲把榮耀看成他們自己的一種特權,絕不願放棄,沒有懦弱者的襯托,他們的勇敢將成徒勞之舉,無人欣賞。反觀現實,不正是這樣嗎?

另一段是關於媚俗的探討。書中第六部“偉大的進軍”中,一開始就講到了斯大林的兒子。他在二戰期間也是一位將軍。可最後被德國人俘虜了,與英國人關押在一起。他有一件事情做的相當不好,就是上完廁所後會把廁所弄得髒亂不堪,而這點恰恰是與英國紳士風度格格不入的。於是英國人向德國人告狀,德國人就罰他去打掃廁所。廁所自然是和糞便結合在一起的,於是他覺得受到了奇恥大辱,便撞鐵絲網自殺了。請注意這部分名稱中的“偉大”,恰與滑稽可笑的結局形成鮮明對比。那什麼是媚俗?小說中的一句話說得好:“就其根本而言,媚俗是對糞便的絕對否定。”當人要刻意表現崇高的一面之時,對生活當中的那些所謂的悲、俗的方面往往就會忽視或遮掩。作者從雅與俗的對立中揭示了人的虛僞和媚俗。

還有一處是小說最後的第七部“卡列寧的微笑”。卡列寧,特蕾莎在路邊撿到的小狗,它的相伴、患病、死亡、掩埋,這一系列的文字非常飽滿,明媚動人,含義豐富。對這條垂死之狗的描寫也讓文學評論者徹底去掉對這本小說及其欲言所持的也許過於單一的簡單化認識。

回過來再看許鈞教授的文章,對我而言,那是一篇非常精彩的導讀。

看了它,讓我知道了作者昆德拉的特別。因爲受到了法國結構主義、文本分析流派的影響,他不允許譯本序、譯後記與作品同行。不問作家,只看作品本身。所以這本小說在封面、扉頁、目錄後便是正文。只在最後放了一篇文學批評家弗朗索瓦·裏卡爾的文學評論《大寫的牧歌與小寫的牧歌——重讀米蘭·昆德拉》。可惜的是此中涉及昆德拉的作品比較多,自己沒讀得懂。昆德拉的作品含義豐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闡釋、理解。許鈞教授就曾說過:“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遇見了許多的外國作家,包括福克納、博爾赫斯、卡夫卡等大家,可沒有一個作家的作品能帶來那麼多闡釋得可能性。”

看了它,讓我注意到小說的開篇和結尾的特別。開篇:“永恆輪迴是一種神祕的想法,尼采曾用它讓不少哲學家陷入窘境……”結尾:“一隻巨大的蝴蝶被光線一驚,飛離燈罩,在房間裏盤旋。下面,傳來鋼琴和小提琴微弱的聲音……”一個哲學意味的開端,卻在一個淒涼的詩意中結束,形成了這本小說特有的一種格調和張力。

看了它,讓我進一步明晰了一個道理,我們的世界並不是二元的絕對對立:我們的生命不應該處在生死對立當中,而應該在對立的兩極當中尋找每一個人的可能。愛情如此,生活如此,與他人的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所以今天大家都在提倡一個多元的世界,這是很有道理的。

許鈞教授還在文中提出閱讀時需要注意三點:第一,要走出兩元的絕對對立,在對立的可能當中尋找生存的可能性;第二,要走出對小說理解的固有模式,發揮我們每一個讀者的主體性,聯繫自己的生存,尋找小說闡釋的可能性;第三,要走出封閉的自我,尋找我與世界和諧相處的可能性。

應當說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努力去理解、實踐。許鈞教授曾問一初中生讀此書的感覺,初中生說:“世界怎麼如此複雜啊!”套用一下這句話,我從小說主人公身上讀來的感覺是:原來人是這麼複雜啊!你看,托馬斯性伴侶很多,但不影響他對特蕾莎專一的愛;弗蘭茨覺得不可辜負妻子,與情人相會時一定要避開妻子所在城市,可在決定背棄後竟是那麼堅決、徹底。特蕾莎和薩比娜呢,前者渴望托馬斯靈與肉和諧統一的愛,後者則在情人離開妻子一心奔向她時決絕地選擇了背離。他們的人生豐富了讀者的理解。再談對小說的自主性闡釋。作爲一個七零後,腦海中想的最多的還是我們民族的命運(“文化大革命”),閱讀中不斷閃現。當然也嘗試着與今昔對照,真切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每時每刻應該說都與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這部書所揭示的主題“輕”與“重”息息相關。就說自己,工作中的碌碌無爲千篇一律,看似無意卻讓人心有不甘;生活中孩子的成長挫折與長輩的病痛折磨,說來只是暫時的,可難免心事重重;閒暇時光無所事事荒廢時日,說是輕鬆休閒卻深感自責……王國維有言“人生過處唯存悔”。讀完此書感覺不管輕重,生活依舊,關鍵在於思想的方式。“重”則用力擔當,“輕”亦好好把握。工作中踏踏實實、勇於創新;生活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閒暇時聽聞觀看、沉思默想。

說來好笑,這幾日心頭倍感沉重,爲着元旦過後看了五六本書,摘錄也做了不少,可沒有一篇成文的心得體會,是爲憾。始終覺得不“寫下”,對書本的理解就不能更深刻。而寫下:可以標記,自己曾讀過它;可以儲存,以便日後應用提取;可以警醒,原來自己對世界的瞭解竟是如此“淺”“薄”……寫了,心事了了,一下子又“輕”了!

想起小說封底所印“靈與肉”部分的一段話: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者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裏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存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消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舉,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麼,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