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80後“糖畫師”的勵志創業故事

80後“糖畫師”的勵志創業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關於“糖畫”,不知道有多少網友們曉得。就是以紅、白糖加上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文火熬製,熬到可以牽絲時即可以用來澆鑄造型,在繪製造型時,由藝人用小湯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畫出造型,完成後,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剷起,粘上竹籤。

80後“糖畫師”的勵志創業故事

據糖畫老藝人白世雲、樊德然、黎永成等回憶,相傳唐代四川大詩人陳子昂在家鄉時,很喜歡吃黃糖(蔗糖),不過他的吃法卻與衆不同。一代才子會首先將糖溶化,在清潔光滑的桌面上倒鑄成各種小動物及各種花卉圖案,待凝固後拿在手上,一面賞玩一面食用,自覺雅趣脫俗。

今天不是來說糖畫歷史淵源的,而是帶大家去了解一位80後糖畫師的創業故事


他叫鄢小剛,一名普通的80後,因爲“糖畫”這個民間藝術家的身份贏得讚譽和喝彩。當初他用來“討生活”的手藝,通過商業化的包裝後,不僅能解決很多民間藝人的吃飯問題,還賦予了文化傳承的意義。目前鄢小剛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負責人,因爲擅長糖畫,人們稱他爲“糖畫鄢”。

然而在2005年的冬天,鄢小剛揹着沉重的行李走出南寧火車站時,身上只有3元錢。當時是他從江西第二次來南寧。早前他曾在南寧做礦產生意,日進斗金。只可惜時運不濟,他被騙光了所有的錢,黯然離開南寧。2005年冬天,倔強的鄢小剛選擇回來:“從哪跌倒從哪爬起來。”

鄢小剛先是在南寧倒賣起了越南特產,漸漸的,經歷了人生起落的鄢小剛開始想:“難道這輩子都幹這倒賣的工作?”他厭倦了漂泊的日子,他想做技術活,安安 定定地做一項一輩子的事業。這時,一名老麪人師傅的話點醒了他:“小剛,別幹這個了,去學門糖畫的手藝吧。”2007年,鄢小剛去了四川拜師,花了上萬元 的學費,但他不心疼,他覺得學到了技術。

學成歸來的鄢小剛再次回到南寧,他要用手中的勺子和糖漿,開創他的事業。在公園裏擺個攤,每天畫畫糖人,一天賺個百來元錢,他覺得生活挺滿足。

在此期間,鄢小剛接觸了很多老藝人,他們有的畫糖畫,有的捏麪人,有的做草編……有的人做了一輩子的手藝,每天賺百來元錢,發不了財,餓不死,生活波瀾不驚。從這些前輩身上,鄢小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他忍不住思考起來:“難道這就是自己的宿命?也是民間手藝的宿命?”

2010年,作爲民間糖畫藝人,鄢小剛受邀參加在廣州的表演。他看見了很多和他一樣的手藝人,同臺表演,一起博得喝彩,一同獲得尊重。組織他們參演的,是一家展會公司。

“把表演作爲賣點,賣手藝。”鄢小剛覺得把市場做大,能帶動大家都有飯吃。說幹就幹,鄢小剛開始留意身邊的手藝人,聯絡需要助興表演的商場、開發商、婚慶公司……如果誰有表演意向,一羣由各種手藝人組成的團隊,他們身着整齊劃一的服裝,就會爲之奉上精彩的表演。

“很多年輕人也加入進來了,現在團隊裏,有不少80後、90後的手藝人。”鄢小剛說。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的公司成立了,一些手藝人成爲公司的員工。

2013年1月28日下午,南寧市人民公園裏,鄢小剛端坐在一張可活動的桌子前,舀一勺糖漿後,迅速把糖倒在桌上的白色畫板上,勾勒輪廓,分隔、粘合、勾畫……不一會兒,一條“麒麟”躍然畫板。周圍的人馬上發出一片驚歎:“太神奇了!”鄢師傅笑笑,把“麒麟”插在攤前展示,又開始他的下一件作品。

在將民間藝術商業化的同時,鄢小剛聽到了一些反對的聲音,一些老手藝人將他的做法斥之爲“胡鬧”。有人擔憂,如果手藝人都去搞商業運作了,他們還能否專注於手藝的創新和傳承,會不會徹底淪爲錙銖必較的商人?這些發端於民間的手藝,會不會因過度商業化,最終消失於市集,而走向更加高端甚至是私人的場合,淪爲少數人的精神享受?

對此,南寧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的林文成老師認爲,將民間藝術商業化,其實是把“雙刃劍”。林文成說,民間藝術商業化是大勢所趨,如果不進行商業包裝,實行產業化發展,在如今這個時代,傳統的民間藝術很難傳承下來。“不過,商業化也要把握一個度。”林文成說,要繼承傳統的東西,應該是批判繼承,去粗取精,不斷創新。林文成建議,將民間藝術商業化,可以將手藝人和管理人分開,管理人員專門進行商業運作,而手藝人只需專注於技術,推陳出新。

鄢小剛也是這麼想的,他一直堅信:“民間藝術的根本在民間,只有回到民間去保護,才能傳承。”鄢小剛說,成立公司的目的,只是希望通過規範化的管理,整體上提升文化的品位,然後再以全新的面目回到民間,回到老百姓當中去。“如果忘了這個根本,我們自己也會經營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