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不讀書失敗的反面事例兩則

不讀書失敗的反面事例兩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導語:讀書,不僅是豐富自己的方式,也是讓一個人開闊眼界、樹立人生格局的過程。反之,如果不讀書,我們的心靈就會一片荒蕪,目光也會變得短淺,最終與成功無緣。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不讀書失敗的反面事例兩則,讓我們一起引以爲戒吧。

不讀書失敗的反面事例兩則

西楚霸王項羽是個不肯好好學習斷送了江山和生命給劉邦的反面典型。

項籍,字羽,一般稱爲項羽,起兵反秦時二十四歲。項羽是個勇士,李晚芳(清朝女歷史學家)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他的祖父是楚國的將領項燕,戰國末被秦將王翦(戰國四大名將)所殺,叔父是項梁。項家世代做楚將(項羽之勇是遺傳),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

項羽是個不肯好好學習斷送了江山和生命的反面典型。少年時,項羽學習讀寫字,沒完成就放棄了;學習擊劍等武藝,也沒有學成。項梁很生氣,項羽卻說:“寫字,能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一個人就能抵擋,不值得學。要學就學習成千上萬人才能抵擋的本領。”於是項梁就傳授給項羽兵法。項羽非常高興,大致瞭解了兵法,又不肯深入學習。項羽這樣的人物,做個大將沒問題,可是要做帝王,還不夠格。

項梁殺了人,跟項羽逃跑到吳中(蘇州)去躲避追捕。項羽身高八尺多,力大無比能舉鼎,才能、勇氣超過常人,吳中子弟都很敬畏他。

秦始皇遊覽會稽,項梁、項羽去圍觀他。項羽看了看說:“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捂住他的嘴,說:“別胡說,要滅族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起義反秦。九月,會稽郡守殷通找來項梁說:“上天要滅亡秦朝,我聽說先動手的人就可以控制別人,後動手的人就會被別人所控制。(成語“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來歷)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來統率軍隊。”項梁有別的心思,出去把項羽叫來,項羽拔出劍來砍下了殷通的頭。殷通部下都嚇得伏地不敢動。項梁隨後召集了八千子弟兵起義,項梁爲會稽郡守,項羽爲副將,帶兵收取各地。

項梁帶領八千子弟兵渡長江向西進發,項家名聲在外,陳嬰、英布、蒲將軍等都率領軍隊來歸附項梁,共計六萬多人。項梁派項羽去攻打襄城,襄城堅守不降,攻下來後,項羽將襄城屠城。(項羽過於殘暴)劉邦起兵於沛縣,這時來歸附項梁。

《傷仲永》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篇散文。講述了一個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後天父親不讓他學習和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而淪落到一個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爲例,告誡人們決不可單純依靠天資而不去學習新知識,必須注重後天的教育和學習,強調了後天教育和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