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人生 > 勵志人生 > 《解放終局營救》觀後感600字精選

《解放終局營救》觀後感600字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解放終局營救》觀後感600字精選

《解放終局營救》觀後感600字精選

導語:李少紅任總導演的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在視頻播放平臺可以觀看了。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解放終局營救》觀後感,大家快來看看吧。

《解放終局營救》觀後感600字精選

篇一:

由韓三平任總策劃,李少紅任總監製及總導演,常曉陽任導演,鍾漢良、週一圍、鍾楚曦等主演的戰爭片《解放·終局營救》(後文簡稱《解放》)在全國上映,影片以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平津戰役爲背景,講述瞭解放軍炮兵偵察連連長蔡興福(週一圍飾)與有正義感的國民黨軍需官姚哲(鍾漢良飾)臨時組隊,執行一個特殊的火線任務,一場以寡敵衆的“不可能完成”的行動在地下黨員的協助下迅速展開。七十年前,這場戰役發生的時候正逢跨年,電影《解放》於年末上映也承載着歷史意義。在此期間,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導演李少紅、演員鍾漢良,一同解讀《解放》的不同之處。

據悉,《解放》是中國電影難得一見的“城市戰爭”題材商業片,“空間感”是影片着重體現的部分,不論是高處建築、街巷,還是下水道、河道等地點,硝煙與戰火無所不在。“嵌入式的戰爭視角恢弘震撼,將觀衆一秒拉回戰爭年代”,李少紅坦言,這就是這部電影想要達到的效果:“歷史還原是個很難的問題,你要挑選素材,要讓劇本在有限的時間內給觀衆呈現最好的,我們這次角度還是選了一個很獨特的,韓三平導演的慧眼抓住了這一點,比起常規的戰爭片更加書寫了小人物的家國情懷。”

她回憶,早在拍《大宋宮詞》的時候就啓動了這個電影,並不是突如其來的作品。 “當時韓三平導演讓我來組織這個片子,說這是你擅長的。我當時納悶我擅長啥?我又不擅長打仗(大笑),他說不擅長戰爭,但你擅長人和情感,這個片子的成功就在於它內容和情感點上。”她認爲,在今年諸多獻禮片的競爭中,如果《解放》能冒出來,一定靠的是內容,靠的是電影裏鮮活的人物。

不拒絕商業,又強調;既有戰爭的宏大,又要有小人物的人性與真情;李少紅在各個層次上將影片完善,在情節的起伏和人物轉變的前因後果上,都可以看到她的“講究”。片中,鍾漢良扮演的國民黨軍需官姚哲則千方百計要帶着女兒逃離戰爭,兩位父親的敵意與合作都含着對於兒女的牽掛與柔情,但一個是大愛,一個是小愛,更加強化了人物角色的真實性格特點,鍾漢良笑着說這次這個角色“不計成本”,因爲在任務當中要爬、要磨,據瞭解,在整個拍戲的過程中,鍾漢良基本上磨破了七八雙皮手套。

鍾漢良坦言,以前自己演的戰爭類型的電視劇比較多的是愛情,但這次更多的就是一種愛國熱血,戰爭環境的無奈,不管是軍人、平民也好,就是那種怎麼樣解決自己的困境,是逃出去好還是在抵抗戰爭?每天都在糾結的矛盾中思考,“另外還有和女兒的父女情,和週一圍從敵對關係到慢慢可以合作,所以還是跟我以前戲不大一樣,這個角色對我來說很珍貴。”

篇二:

如果有一部電影,以歷史上著名的平津戰役爲故事背景,以“解放”作爲全片主題,一般人難免會先入爲主地認爲,這會是一部說教意味濃厚的作品。但實際上,《解放·終局營救》在預告中便已呈現出很強的觀賞性。

空靈而又略顯悲壯的吟唱女聲中,一幕幕激烈殘酷的戰爭場面伴隨着鏗鏘有力的節奏,逐次映現在人們視線中。炮火,廢墟,機槍,畫面保持着陰冷的質感,令人心生壓抑。在一個鏡頭中,一個身穿紅衣的小女孩一閃而過,在因炮彈激起的灰塵中奪路而逃,不僅令人擔憂她的安危,更令人想起經典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中,除了紅衣女孩,周邊戰爭環境一片灰暗,兩者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電影的最後,戰爭中唯一的人性也被抹去,紅衣女孩的結局令人心生震撼。這一表現手法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力,令人觀後久久不能平靜。

戰爭題材電影《解放·終局營救》當中紅衣女孩這一細節的出現,足以讓人對影片想要表達的人文情懷抱有莫大的期待。

影片總監製兼總導演李少紅此前曾透露:“這次的戰爭題材對我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我們並沒有走‘大而全’的路線,而是想拍戰爭摧殘下普通人命運和情懷的故事。”相信這樣一個由小見大的視角,也更能引起觀衆們的共鳴。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說,自己都算不上什麼手可遮天的大人物,無論亂世還是盛世,都只是想好好活下去的普通人。

時光荏苒,我們應懂得“史不可滅”,要銘記於心,先烈們用青春和鮮血譜寫了歷史,我們也要勇於承擔起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因爲這樣的誓言,讓我們這些新時代的年輕人,讓我們這些平常的普通人,“多了一些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也更平添了一些英雄氣概。

正是,初心未變已堅定,砥礪前行不說難,披荊斬棘走向前,逆風頂雨意更堅。時間是最誠實的記錄者,無數人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守初心,擔使命,他們深入生活,紮根基層,精準發力,他們找到扶貧的關鍵點,他們轉變自身作風,提高工作能力,堅守在貧困第一線,爲特色扶貧開發道路提供了“中國方案”,爲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與此同時,這也意味着一個國家正在逐步的走向繁榮富強。

篇三:

近期我觀看了一些影片,多次參加了市影視辦組織的影視沙龍活動。這些使我對電影的拍攝、製作、發行、上映有了一些些的瞭解。特別是近年來據說是影視行業的寒冬時節,我對電影人多了一份由心而生的崇敬之情:他們真的太難了!

由本土影視公司和通影視公司參與投資、拍攝的影片《解放·終局營救》終於在12月27日上映了。聽說我的一位朋友也投資了此影片。他告訴我影片《解放·終局營救》原本是爲國慶70週年獻禮而拍攝的電影,因爲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錯過了國慶檔期,緊趕慢趕趕在了2019年的年終歲末上映。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先期出來的電影片花、宣傳片、預告片有幾個時間,比如“10月25日一戰功成”、“偉大願望”版1229等,與實際上映時間明顯不符。如果在以前,我也可能會有疑問:怎麼會有這樣低級的錯誤?預告的幾個日期與實際上映的日期如此不相符[]。現在,我看到這樣的情況就會理解這是由於電影因客觀存在因素而無法如期上映所致。

影片《解放·終局營救》總監製總導演是知名導演李少紅,演員是從流量明星楊冪、到演技派演員週一圍、郭麒麟等,還有既有演技又有流量的知名演員鍾漢良加盟特別主演。他們傾情演繹成就了一部以真實歷史事件爲原型的戰爭故事片。由此可見該影片是一個大手筆的製作:無論是從人力、物力和投資等方面,都儘可能地讓影片既有真實性又有故事性還有觀賞性,同時不乏商業性。

影片《解放·終局營救》緊緊圍繞着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前的一場戰役,即1949年1月的天津戰役而展開。影片一直講的是“營救”二字:因翻船事故,從江面上營救落水的國民黨家屬、國民黨軍需官姚喆(“大皰牙”飾)營救女兒姚君蘭;解放軍突擊隊隊長蔡興福(週一圍飾)營救妻子(楊冪飾)及解放軍戰士二毛(郭麒麟飾);直至影片發展到終局營救,營救那些即將充當戰爭炮灰的國民黨家屬。

至此,影片的故事情節發展也到了高潮,炮火連天的戰爭場面和驚心動魄的營救行動交織在了一起。作爲觀衆,我們早已知道影片故事的結局:營救終將成功,戰爭必將勝利,因爲歷史的車輪已經爲我們解開了答案。但是在觀看影片時,我們還是會隨着電影的鏡頭時而揪心、時而緊張。因爲戰爭的炮火是如此的真實而慘烈。即便我們知道這是在演電影,也會對演員的安全有點小擔心。畢竟爲了影片的真實性和感染力,爆炸沒有采用特技,炮火是在眼前瞬間真實地爆炸,被炸的碎片和濃煙充斥着整個大屏幕。

看完影片《解放·終局營救》,我對影片其中的小演員印象深刻,他們的表演雖然不乏稚嫩,還是可圈可點的。我個人認爲,影片中的故事情節發展是由幾個孩子來推動的。

首先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姚喆的女兒姚君蘭,其次蔡興福的兒子姚君蘭口中的“解放哥哥”,還有一心只想復仇的歌女的弟弟“大皰牙”和其他爲生計爲迫的“小混混”。

被關押的國民黨家屬裏面,姚喆的女兒姚君蘭也是其中之一。作爲父親的姚喆爲了女兒的安全,想盡辦法不惜任何的代價逃離戰場。姚喆先是爲通行證買通國民黨內部人員;在落入共產黨手中,用金條買通“小混混”試圖逃離;在炮火硝煙中不顧與他並肩戰鬥的解放軍安危駕車帶女兒獨自駛離戰場!

在逃離的途中,女兒姚君蘭一句輕輕的疑問:爸爸,那他們呢?女兒的一句話,讓本來已有猶豫的姚喆終於理智戰勝了情感,他放棄了他和女兒能夠輕易離開戰場的機會,毅然決然地駕車返回了戰場,突出重圍救起了解放軍戰士蔡興福,加入了戰鬥中。

此間的內心掙扎與糾結,演員鍾漢良運用他那豐富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演繹得淋漓盡致。我彷彿能讀出他的內心獨白:我女兒是如此的純潔、善良,我應該做一個有擔當的好爸爸,而不是一個臨陣脫逃的懦夫;我應該給女兒樹立一個好榜樣。

爲了女兒,他甘願以身試險。在慘烈的戰鬥中,他問了一句:我女兒現在怎麼樣了?當得知女兒在一個教堂裏很安全之時,他沒有了後顧之憂,於是全然地加入戰鬥中,並且爲了別人而甘願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作爲父親,臨死之前他心中掛念的還是他心愛的女兒。可以說,姚喆是因爲女兒而甘願犧牲的。

而蔡興福也是爲了尋找和營救兒子“解放”而來。解放的行蹤起先是通過小姑娘姚君蘭的口中得知的。在一次翻船事故中,他爲了救姚君蘭而落水不知所蹤,只留了一把隨身攜帶的號子。號子時隱時現,而解放卻沒有音訊。

然而,影片的最後,在舉行開國典禮的廣場上,突然有人呼喚着“解放”的名字。解放這孩子一閃而過,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暇想空間。而此時的蔡興福正把姚喆的女兒姚君蘭高高抱起,他已然將姚君蘭視爲自己的女兒,將對兒子的愛都給了他懷抱裏的姚君蘭。

其他的小混混和“大皰牙”,是被戰爭所殘害的兒童的一個縮影。他們的不幸甚至於犧牲都是爲了烘托出戰爭的殘酷性、解放戰爭的必要性以及和平年代的可貴性。

用一句話來概括:終局營救的動力在於一切爲了孩子。因爲孩子,影片得以完整地展現了人物的多方面,人物的情感得以自然表達,人物塑造的層次得以豐富,人物的形象得以豐滿。

在“一切爲了孩子”的前提下,我方的戰士捨生忘死,拼死保護婦孺,成就瞭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因爲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更是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