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讀書名言 > 撒哈拉的故事名人評價

撒哈拉的故事名人評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撒哈拉的故事名人評價

撒哈拉的故事名人評價

導讀: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峯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是谷底。因爲順境或巔峯而趾高氣揚,因爲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註定永遠是個弱者。

下面是小編爲你精選的撒哈拉的故事名人評價。

撒哈拉的故事名人評價

《撒哈拉的故事》,品味着三毛在沙漠中的生活,感受別有一番風味。

本書字裏行間反映着大沙漠獨有的地形地貌與風土人情,猶如走進一幅充滿異國風情的畫卷。濃情穿梭在三毛清新、細膩而風致的文字裏,一種情愫在縈繞,一種愛意在流淌,一種震撼心靈的人性美開始浸潤……

對於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鍾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如一朵豔紅在沙漠裏綻放,沙漠的熱度和躁礪讓她顯得那麼飽滿、奔突,她滿頭的黑髮和遮擋於後的眼神,有着生命最亮眼的光芒。

《撒哈拉的故事》講述的是她在偏遠沙漠所經歷的一系列有趣的生活故事。我不知道,在酷熱難耐、物資匱乏又偏僻落後的撒哈拉,她與荷西竟能活得如此有滋有味,樂趣橫生。我想,這都源於她對生活的熱愛吧。她用廉價的小藝術品把沙漠中的陋室裝扮成宮殿,用自制的木頭傢俱組成一個溫馨的家。其實三毛也只是普通人,在《白手起家》一章中,講述了她剛來到這個陌生的小鎮,剛踏進這個不能再簡陋的小屋的失落和灰心,那兒物資非常欠缺,一切物品都貴的驚人,特別是水,而她們也並不富裕,日子的艱難可想而知。但勇敢的三毛很快就對新生活燃起了希望,白天荷西在外工作,她,單獨一個人去市場拖回別人扔在路邊的木料,每隔幾個小時便去守着它們,殊不知這些木材原是裝棺材的木箱,得知真相後,她倆哈哈大笑,反而更喜歡自家特別的新桌子。這樣的笑話她們鬧了不少,

我也不知道不知道三毛是如何在交通不便,物質貧乏的沙漠如何度過艱難的生活的。她始終在努力地生活,給沙漠裏的人治病,教他們讀書寫字,也結交了很多朋友。她保持着一種樂觀的積極地生活狀態。她教會了我熱愛生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美好的,只要你認真地去體驗生活,生活也會贈予我們很多意想不到的禮物。

回首一路走來,我們在不停的喜泣憂傷,酸甜苦辣讓生活充滿味道,其中的過程是那麼的刻骨銘心。像三毛說的:“我想,一個人的過去就想聖經上雅格的天梯一樣,踏上一步絕不能上升到天國去。而人的過程,也是要一格一格耙梯子,才能到了某種高度。在那個高度上,滿江風月,盡入眼前。這種境界與踏上第一步梯子而不知道上面是什麼情形的迷惘惶惑是很不同的。”人的成長是個很艱難地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想要讓生活精彩,體驗幸福,就要一步一步爬越天梯,笑對生活,超越自我。

人活着,就應該有理想與抱負。我們要爲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讓平淡的生活注入愛的情愫,讓愛滋潤生命的心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面對一切挫折與失敗,才能象三毛那樣活出精彩人生,雖然短暫卻是永恆的。

同時,三毛這本書中的情感是很鮮明的。在‘娃娃新娘’中,按照習俗,新娘姑卡在洞房夜需要大聲的哭,‘那聲音叫得那麼的痛,那麼的真,那麼的無助而幽長”,並且有描述到她自己的眼眶開始潤溼起來。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三毛很同情姑卡,並且很無奈撒哈拉威對女性的不公。等到阿布弟拿着一塊染着血跡的白布走出房來時,他的朋友們就開始呼叫起來。三毛她對這樣的婚禮覺得失望而可笑,並且站起來沒有向任何人告別就大步走出去[]。從這裏可以讀出三毛對撒哈拉威這種風俗感到無法理解和無奈。公然地用暴力去奪取小女孩的貞操,對撒哈拉威人來說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並且流傳成了一種風俗。若將這種風俗放在如今,我想大家也很難接受吧。

在三毛的筆下,我瞭解到了原來撒哈拉威女性的地位如此的低下。當女性生了病快要死掉卻不能看醫生,生孩子需要接生也不能看醫生,就因爲醫生是男性。甚至她們連最基礎的計算和常識都不懂,生了孩子的也都不知道孩子怎麼來的。像沙伊達那樣受過教育的女性,居然被人們一致排擠,遭受其他女人們的惡言相向,最後還被卑鄙小人羞辱而死,實在是讓我難以接受。深入人心的男女差別觀念限制了她們領略大千世界。最可怕的是十歲的女孩就要結婚,還是由父親包辦的婚姻,連自己要嫁的人是誰都不知道。這種脫離了戀愛與感情的婚姻,讓我感覺像是人口買賣。甚至在迎親的過程中,姑卡要被一批人粗暴地虐打,有着一種‘結婚不掙扎,事後要被人笑的,拚命打纔是好女子’的風俗。

或許有人會說,女性地位低,是由撒哈拉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形成的風俗,受着地方宗教與社會觀念的影響。但在我看來,這是一種以風俗爲藉口的歧視和欺壓,是落後的、腐朽的。

一直對三毛懷有一份獨特的情感,大抵是心下羨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灑脫不羈,愛她對待生活的態度,一直尋求自然與單純,從臺北到德國,從撒哈拉到美利堅,她的一生似乎都是一個傳奇。

對於三毛所有作品都是鍾愛的,如果一定要選擇,那還是會選擇撒哈拉里的三毛。如一朵豔紅在沙漠裏綻放,沙漠的熱度和躁礪讓她顯得那麼飽滿、奔突,她滿頭的黑髮和遮擋於後的眼神,有着生命最亮眼的光芒。這段故事記敘着她與荷西的幸福,記錄着瑣碎的煩惱、憂愁、快樂。同時也帶給我從未體驗過的沙漠風情。三毛說她第一次見着撒哈拉,像見到久違的故鄉。那時她已在異國多年,也心存了各種風情。但還有比沙漠更適合安頓下三毛的雲遊四方的心的居所嗎?沙本是世間最無依無着之物,安定流浪聽憑風停風起。而沙漠收容他們——還有三毛,一併攬入它的懷抱。

我想曾經甚至是現在,有很多人因爲《撒哈拉的故事》,而愛上沙漠,開始對流浪產生憧憬。從她的小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遙遠而又新奇的世界,我們可以想象她在沙漠裏一步一步行走的模樣,可是在現實中我們不曾想象過一個現代人在荒涼的沙漠裏會是什麼樣的生活。一定不是像她所寫的那樣浪漫,一定有許多艱辛和阻礙,而她居然憑着一時的衝動就拎着少少的行李就去了撒哈拉,所以從中我們還可以讀到三毛對於沙漠的渴望是內心洋溢而出的一種對生活超逸不俗的態度,她的浪漫奇想總是可以爲枯燥艱辛的沙漠生活製造無限情趣,就連痛苦也好似扎着蝴蝶結的。在三毛的筆下,她還原了一個女人的本性-----天真,熱情,心中充滿了愛與感恩。一個女人,和自己心愛的人遠離故土,來到一個貧瘠,甚至是落後的地方,卻從未對生活失望,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信念支持着這麼一個瘦小的身軀。我想正因爲不知道和許多的無法解釋,所以我們會心生羨慕。

人們常說,文字如人,三毛的文字,向來都是質樸,感人。閱讀她的書,彷彿你是在跟她交談,而不是在讀她的書,就像別後的友人在向你訴說着她遠行的故事,不加任何修飾。看的時候舒服,放下時卻是如此的感動。

三毛曾說:“如果選擇了自己結束生命這條路,你們也要想得明白,因爲在我,那將是一個幸福的歸宿。”我想往往過於追求完美,追求理想化的人,容易選擇決絕的方式去達到超脫和昇華的境界。可是不管怎麼說,她一直都在追求她生命中定義的完美與幸福,三毛的心裏一直深埋一份堅定不移的信念在支撐着她,正如她自己所說:生命的過程,無論是陽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嚐嚐是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