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石林民間故事:撒尼文字的由來故事

石林民間故事:撒尼文字的由來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關於漢字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石林民間故事:撒尼文字的由來故事,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石林民間故事:撒尼文字的由來故事

石林民間故事:撒尼文字的由來故事

我聽我爺爺講,撒尼人有兩種文字,“北方文字”和“南邊文字”,南邊文字又統稱“阿支爾尼師”(譯音)①。

老輩世代口傳,“阿支爾尼師”的由來是這樣傳說的:很久很久以前,有個撒尼人,名叫老突斥阿而,從小失去父母,生相又特別醜陋,就被他大嫂丟到山岩上,這座山岩撒尼人叫“道爾匪”。

老突斥阿而的啼哭聲吸引了一隻母老虎,它慈愛地把嬰兒含到石巖虎穴裏,嬰兒摸到虎奶,母虎就給嬰兒哺乳……

幾年後,老突斥阿而與母虎分別獨行,在深山中以摘野果、狩獵度日。他勇猛非凡,機靈無比,但他很苦。

他在山澗生息,聽到撒尼姑娘們在山上放牧時唱歌,就躲在旁邊偷聽並且記錄下來。他爲了寫下撒尼人間的苦難事,就射殺大雁,取膽代墨,雁嘴做筆,鋪翅爲紙,畫了許多圖形符號,表示語言,編造成撒尼文。

他寫完一百二十對雁翅也寫不盡心中的苦與恨。有個織麻的大嫂知道他的情況後,就好心地送來麻布當書卷,幫助他,讓他繼續創作撒尼人的血淚歌。整整記下了撒尼史詩十二部,算書十二本,共二十四部書,名聲傳揚。後來就被撒尼人的領頭木爾只比裏帕知道,他大發雷霆,“一窩蜂只能有一個王,一家人只能有一個娘。我是管天下的官,絕不能容忍阿而爬在我頭上。”於是派差使爪牙捉拿老突斥阿而,一心想害死他。

撒尼人民敬佩會書寫撒尼文字的老突斥阿而,便偷偷的給他報信,保護老突斥阿而。老突斥阿而只好縱馬逃入西南山中,留下了二十四部經書,一直流傳到今天,撒尼人俗稱麻布經書。

①“阿支爾尼師”,撒尼語譯漢音,阿支爾在圭山南部,“爾”即“城”的意思;“尼師”即“撒尼字”;“阿支爾”是酋長住地,曾是撒尼人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阿支”是酋長,《阿詩瑪》中的主要人物。

【延伸閱讀】

誰發明了撒尼文字?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文字。撒尼族是彝族支系中唯一有自己獨特文字的民族。倉頡發明了漢字,那麼撒尼文字是誰發明的呢?他就是奴比懈麼。他的名字與撒尼文明同輝。

相傳,在巍峨的`固波嗎(老圭山)腳下,有一個山清水秀的撒尼村寨——糯黑。村子裏住着遠近聞名的大土司巖木奴,他掌管着方圓幾十裏的土地,包括這片土地上零星的村寨和辛勤勞作的農人。巖木奴陰險毒辣、兇狠狡詐,每每夜郎自大、不可一世,傲視天下、睥睨一方。

村子裏的窮人,都是巖木奴的奴隸,窮人威懾於他的淫威,任由他盤剝,起早貪黑、風裏來雨裏去仍然難於填飽肚子。窮人們真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乾的比牛多,吃的比豬差。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巖木奴的殘暴引起了窮人們的聚衆反抗,在寡不敵衆的情況下,他心生一計,讓窮人推舉一人跟他談判。這時,窮人們自然想到了正直、睿智、不畏強權的奴比懈麼。就這樣,奴比懈麼在巖木奴面前據理力爭,爲窮人爭取了很多利益。可是,當要兌現承諾的時候,巖木奴就反悔了,說沒有這樣的事,他還叫自己的家丁在外面撒播謠言,說每次奴比懈麼到巖木奴家,根本沒有談判,就知道喝酒吃肉。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沒有人再相信奴比懈麼,他也沒有了威信,沒有立足之地了。他開始了在撒尼村寨的流浪。他躺在早地上,流星從天際劃過,拖着長長的尾巴,剎那間消逝了美麗。他跳了起來,對了,土司那些美好的承諾,不也像流星一樣,無法定格,無法記錄,你說得再天花亂墜,無根無據,又有誰相信呢?他不像山上的樹,可以數給大家,不像石頭上的裂縫,可以指給大家看。要是有一種不同的符號代表不同的意思,而且大家都懂,把它寫下來,那土司再狡猾也無法賴賬,人們也不會被他忽悠了。

於是,奴比懈麼開始了艱難的造字過程,看到山,就畫出山的形狀;看到河被風吹起了波紋,就用幾條線代表河。他白天不停地想,不停地畫,到了晚上,他就到村子裏,把這些符號給大家看,這個代表什麼,那個代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