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讀書名言 > 知乎《一個人的朝聖》內容賞析

知乎《一個人的朝聖》內容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K 次

知乎《一個人的朝聖》內容賞析

知乎《一個人的朝聖》內容賞析

導語:《一個人的朝聖》講述了一個退休老人爲探望病危友人而獨自踏上漫長旅程的故事,主人公哈羅德的出發點是爲了給予友人希望,最終卻實現了自我救贖,激發了對自我價值的再肯定、對成長缺陷的新認知及對現實命運的接受和理解。同時,其妻子在等待及關注哈羅德的過程中,對痛苦的過往逐一進行審視,觸發了對愛的全新領悟和對自我的重新認識。

知乎《一個人的朝聖》內容賞析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一個人的朝聖》以一個退休老人的出走爲切入點,探討了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和“再成長的可能性”。主人公哈羅德是一個年過花甲的退休工人,無升遷無朋友,與妻子的感情日漸疏淡,長期生活在失去愛子的陰影中。妻子莫琳,因兒子的自殺而無法解開心結,她將失去愛子的痛苦轉化爲對丈夫的怨恨。兩位老人都面臨着難以解脫的精神困境,隨着年歲漸長而自我封閉和壓抑。然而,友人奎妮的一封信給予了他們各自審視自我的契機,在行走和等待的過程中回溯過往,勇敢面對成長中的缺憾,從而回歸內心,走向最真實的自我。

藝術特色

小說《一個人的朝聖》中,作者打破了傳統英雄冒險的單線性敘述,轉而用一種雙線平行、時空交錯的手法來展示現實人生的全貌。一條線是小說慣用的單向流動時間線,帶動敘述主人公的生存狀態,他的鬼使神差的上路、他的種種經歷、他的身體和精神焦慮等等;於此相平行且同時發生的,卻是一種逆時間而流動的隨主人公一路的思想、追憶、反思、精神咀嚼的倒敘性質的過往生活倒敘線。

在平行的雙線敘事結構當中,一線如水,自高向低載着主人公一路跋涉,是一條“逃逸線”(法國哲學家德勒茲強調的概念):它完全脫離質量線,由破裂到斷裂,主體則在難以控制的流變多樣中成爲碎片,這是我們的解放之線,只有在這條線裏我們纔會感覺到自由,感覺到人生,但也是最危險之線,因爲它們最真實。它的自始至終的出現,表明主人公用肉體焦慮對抗精神壓抑的靈魂訴求;另一線如緩緩打開的卷軸,將主人公的內心皺褶以不連貫的方式一一打開。如此一來,在這樣的敘事結構中,一條線如細水長流,一條線則支離破碎,兩條平行線式的敘事結構在時間上的並行,打破了單線敘事的狹窄和單調,豐富了作品的表達層次。這兩條平行線的敘事結構,營造了敘事空間上兩山對峙的藝術效果。

在小說中,主人公在路上的這條倒敘線(即回憶線)的呈現方式是敘述情節的碎片化出現。由此帶來的敘述張力,使得整部小說的閱讀體驗出現了幾何增長而非簡單疊加的藝術效果和巨大的想象空間。在西利斯·米勒看來,“‘敘述’這一概念暗含判斷、闡釋、複雜的時間性和重複等因素”。在小說中,這些碎片化的情節不是無序的、漫無目的地出現在小說當中,這些情節是哈羅德前半生這張生命拼圖的一個個組成部分,每一個碎片都是獨立的,有些甚至是含混的,作者用一種微妙的內在聯繫把它們綴在一起,這個內在聯繫就是時間。自然,拼圖中最關鍵的那一兩片,要被作者以貌似漫不經心,實則煞費苦心的安排,放在小說的末尾。當讀者親手完成了這些拼圖,瞭解的事實的來龍去脈與碎片化的情節安排中自己可能的誤讀,他們會訝異於作者在平淡無奇的日常敘事中對於生活的主觀思考、對於謀篇佈局的步步爲營。

《一個人的朝聖》中,幾乎每個碎片式的空間都是主人公追憶和眷戀的鏡像:“只有呼嘯而過的車子軋過地上落葉的沙沙聲不時打破這片寧靜。這聲音幾乎讓他以爲自己又回到了海邊。”在向着南布倫特進發的路上,孤獨中車子碾過落葉那似潮汐涌動的聲音,讓他想起走向大海深處的兒子,任他撕心裂肺呼號千次卻不再回頭;嗅到路邊的香花,田野裏野風四起,引他以閃回的方式憶起與妻子自駕出去兜風,妻子在自家花園的勞作,以及在風中一去不返的母親的種種……在這類追憶性敘述當中,敘事背景往往是各色路人鮮少出現,哈羅德一人置身曠野或荒地之時,空間的開闊性和延展性帶來主人公內心傷痕的徐徐再現,作者將視角伸向主人公靈魂最深處:失怙的童年、惡貫滿盈的老闆、失去兒子的悲愴和死水一潭的生活……所有發生了的悲劇,在廣闊的天地之間第一次被放大、咀嚼、回味直至昇華。這裏,空間碎片化的呈現是緩慢的,對於回憶,無論是美的、醜惡的、欣喜的、哀傷的,真正的直面和解剖使得人的靈魂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哈里士多德所謂的“淨化”和“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