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讀懂5大精神力量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讀懂5大精神力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讀懂5大精神力量

在《平凡的世界》裏,我們讀懂了什麼?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有人說,這是一個人文式微的年代,人們關心的是物質、商業、有利可圖;也有人說,這是一個人文開始迴歸的年代,在市場經濟的運作下,曾經感動過我們的人文作品一部部被翻找出來重新改編和演繹。近期的一個例子,就是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

這是一本很難用專業眼光去界定的書。文學界對它的評價一直很“曖昧”。然而,對無數大衆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本書,也是一座指引人生方向的“燈塔”。

它帶來的那種穿透靈魂的激勵、不被命運壓垮的堅韌和奮鬥,讓無數“角落裏的青年”,在多年以後,即使模糊了小說的情節和細節,卻依然清晰記得曾經有一種力透紙背的震撼,影響了自己一生。

路遙已經去世20多年。20多年中,中國社會一直處在劇烈的轉型、變遷裏。意外的是,20多年裏,幾乎沒有宣傳,沒有炒作,許多青年人甚至90後依然喜歡讀《平凡的世界》。書中那些穿着老舊衣服、說着老土語言、與當代生活隔膜和陌生的人與事,爲什麼還能打動今天的年輕人?

我們在此想探討的,不是一本書有多感人,而是它的感人背後,究竟憑藉哪種力量打動了今天的人,又是何種精神,值得今天的社會且行且珍惜?

關鍵詞之一:向上

《平凡的世界》爲何能暢銷那麼多年、激勵那麼多人?許多專業人士並沒有把它當做文學作品來解讀,而是當做社會現象來剖析。其中一個因素被反覆提及——中國的“城鄉二元結構”。

一位研究生曾在紀念路遙的研討會上講述,自己早年從鄉下來到城裏的重點高中,穿着不合時宜的衣服,講着不標準的普通話,在周圍都是城裏孩子的校園裏,當時產生了很強烈的自尊心受挫感。那時看到《平凡的世界》,他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還有很多像他這般,懷着自尊、帶着熱情,但又沉默的鄉下孩子。

今天喜歡這本書的90後們,不少也是“鄉村青年”,他們從鄉村到城市,身份、文化的落差,以及爲克服落差的奮鬥和自尊,與書中的主人公高度重合。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在路遙的那個時代,城鄉落差更多體現在經濟上;而今天,城鄉落差則主要體現在文化上。如今新崛起的鄉鎮社會,通過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使得一部分農民的經濟收入,並不比城市白領差,可是他們在文化上依然處於弱勢,有一種文化自卑感。

“比如,一個城裏人覺得,我雖然只是小白領,收入一般,但是我懂藝術,喜歡喝咖啡。”張頤武說,同樣是西餐館,小城市也有,但大家就覺得比不上大城市的西餐館。這種文化自卑,讓今天的鄉村青年進入城市後,依然感受到了失落。

這恰恰是《平凡的世界》能夠觸動這批年輕人的地方。讀完《平凡的世界》,看到一個農村青年如此向上,讀者被激勵被感動,化失落爲力量,文化級差成爲一道可以攻克的目標。

“所有古典戲曲、巴爾扎克的小說、瓊瑤劇裏,都有這一套激勵人心的東西。向上,翻身,改變命運,走向通俗意義上的成功,是永恆的母題,直擊人性本能,永遠打動人、激勵人。”張頤武說。

所以潘石屹自言,《平凡的世界》他看了7遍,每當遇到困難,他都會看一遍。路遙自己也說,他想走出大山。

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基層人羣向中產階層流動,人們向上、向上,再向上流動。這是中國高速發展的整個過程,是城鄉有別的普遍現實,形成了“向上”這個永恆主題。故而,不少學者認爲,只要城鄉二元結構存在,《平凡的世界》永遠具有激勵的力量。

但是張頤武說,世界開始扁平了。未來的中國,城鄉間的文化差異日趨減少,這本小說或許就到了流行的末期。它特別能打動那些經濟、文化尚處於弱勢的羣體。可是當中國城鄉一體化以後;當鄉鎮社會該有的高端服務、文藝範兒一應俱全以後;當未來人們的觀念裏,小城鎮已經沒啥不好了以後,小說的激勵作用,終會淡化。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樑永安則把“向上”劃分爲兩種。一種是“世俗的向上”,有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回報,生活幸福美滿,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另一種是“超越的向上”,比如華盛頓在美國戰爭勝利後當回一個農民,比如功成名就的人千帆過盡放下一切,最終迴歸淳樸。而後者,更具有精神意義上的“超越”。

《平凡的世界》,真的就是寫平凡的人們,如何平凡地向上流動。人,是平凡的。世界,也是俗世的。

關鍵詞之二:獨立

人到中年的上海白領許秋依然記憶深刻,曾經,對着空蕩蕩的家,一個人邊吃米粉,邊聽廣播裏播放《平凡的世界》——這是她高中生涯每天重複的畫面。

許秋是那種“掛鑰匙”的上海小孩,父母工作忙碌,每天中午自己回家吃飯,把爸媽前一天燒好的菜溫一下,偶爾再加一點青菜,混成一碗米粉,邊吃邊聽廣播。

按理說,她的人生經歷與《平凡的世界》毫無相似之處。但是,當她第一次聽到《平凡的世界》時,整個人被震住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似乎在她面前敞開。小說中,那些比她年長的青年,在人生岔道口的迷茫和奮鬥,深深吸引了她。

究竟是什麼,讓她這樣一位城市少女產生了共鳴?許秋用了一個詞:獨立。

“我在廚房一個人燒飯,書中的主人公獨自在礦山奮鬥。”許秋說,這讓自己感到,一個人獨立地面對生活,實在不算什麼。因爲這世界上還有比自己生活更艱苦的人。

“這本書對我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最糟的,永遠有比你境遇更差的人,他們在昂揚地生活着,自己有什麼理由怨天尤人。”這讓還沒踏入社會的高中生許秋,從此有了成熟的心態。

樑永安評論這本書爲什麼能跨越時代的鴻溝,也用了一個類似的詞:孤獨。

儘管時代背景不同,然而書中的主人公,一個人獨立地面對命運,面對世界。那種力量,對今天失去集體組織和集體歸宿感的現代人,反而更有感召力。個體的堅韌,個體的苦難,更能打動現代人。尤其是那種處在不被理解的孤獨中,難以向人言說的狀態,讓當代人感同身受。

“中國人天生受不了失羣的孤獨感。一個人如何獨自面對一切、承擔一切,這種東西在西方人看來已經很適應,但在東方文化裏,它永遠是個問題,它讓人焦慮。”樑永安說,而《平凡的世界》,恰恰爲孤獨的個體們,提供了一種溫暖的力量,讓現代的個體有了獨自面對一切去奮鬥的勇氣。

只要心裏孤獨感造成的焦慮仍在,個體獨立面對世界的不安仍在,這本書將會一直有共鳴,一直打動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