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80後大學生就業:恐慌,成了最常用的詞

80後大學生就業:恐慌,成了最常用的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80後大學生就業:恐慌,成了最常用的詞
都說2013年是史上就業最難季,作爲80後一代,關注80後的就業形勢和就業現狀。比70後更自我,比90後更現實。80後的就業之路,很有幾分悲壯。  畢業有年,往往落差明顯。落差,是與同學、朋友相聚時繞不開的話題。  有人端上鐵飯碗卻自稱“官場?絲”,有人數次跳槽已成了企業中堅……無論選擇怎樣,依舊向上生長。推杯換盞中,聽多了前輩們的成功學,還是會猛一激靈,躊躇滿志。一起來看看幾個80後的就業故事:  人物介紹 :2009屆某畢業班集體  選擇理由:趕上大學擴招,80後畢業生們的就業之路壓力巨大。所謂象牙塔、天之驕子、鐵飯碗這些老掉牙的名詞,80後們自己都感到不屑。一個班級的一些人,他們畢業四年的職業軌跡和感受,折射的是年輕人在找工作、求進步中的落差感,還有屹立不倒的堅持。  期望:月薪4000元卻只拿到2000元,本以爲幹兩年就能升職卻始終在基層遊走,想靠工作衣食無憂卻發現沒錢提高生活質量。  恐慌,就成了一羣畢業四年的同學職業軌跡描述裏最常用的詞。  無論現實和當初的期望有多大落差,“我要做中產”依然是80後們的口號。  尷尬的形勢  2009年,國內的專家們曾就“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對大學生就業影響究竟有多大”展開過熱烈討論。  這年6月,小龐和他班裏的60來個同學一起,在一片討論聲中畢業了。  小龐當時倒是通過了兩個事業單位的考試,引來過一陣子羨慕。不過由於他一直覺得公務員之類的工作沒有活力,就放棄了。  結果後來到社會上找工作也很不理想,畢業後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是在一個地產公司做策劃實習生,最初月薪只有1200元。小龐覺得做地產策劃還是比較有挑戰性的工作,要求知識能力也比較綜合,他當時對此工作的前景比較看好。  至於其他同學,去掉上研究生的、考上公務員的等,有40多個投入到了就業大戰中。但在畢業前麻利簽下人生首份工作合同者,只有一半左右。  不再當主角的失落  2009年畢業前應聘某置業公司的總經理助理一職時,小王提前兩天跑到二七廣場附近精心購置了一套西服和一雙皮鞋,並在學校理了發。  面試時,小王向面試官強調,自己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都很好,而且一直擔任學生幹部,拿過一堆榮譽證書。  而同組面試的另一名畢業院校名頭不如小王的男生則說,自己擺過地攤、幹過兼職、做過家教。“那會兒大家都夢想一下子跨入中產階級,所以會爲各種看起來具有誘惑力的職位進行一搏,但都忘了,一個毫無職業經歷和社會閱歷的人,怎麼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呢?”  就這樣,直到畢業前夕,小王進入一家國內知名的連鎖賣場鄭州分部從事公關、策劃工作,開始每月收入2100多元,現在則有4000多元。  而此時,距離在鄭州有車有房的中產夢想,小王算的時間是還有3年。  暫不明顯的差距  不僅是小王和小龐,他們那屆班上的同學,只要是家境不算好的,都把做城市的中產階級當做短期目標。  這個班的幾十名同學,現在有當上公司部門主管的,也有在北上廣混到白領階層的,還有深造後在高校當老師的。不過由於都剛起步,小龐認爲畢業四年來大家在職場上貌似還沒拉開太大差距。  “再過5年,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從深圳回鄭州參加朋友婚禮的小劉說,自己現在月薪有6000多元,但心裏依然恐慌。  於是,從去年開始,小劉攢錢到英語培訓機構學習英語,並嘗試與一些35歲左右、事業略有成的人交朋友。“我知道同學們都和我一樣,不會甘於落後,因爲大家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理想狀態  如果誰工作不錯,順便還有個自己的小事業,比如做了生意,班上的同學就會覺得誰“混得不錯”。  用小龐的話說,他們現在的壓力和恐慌不是來自職場,而是生活的成本。物價上漲,即使在鄭州每月拿五六千元,仍然會心裏慌慌的。因此,要想暫時擺脫薪資收入的恐慌,搞一搞副業是最現實也最有效的辦法。  和班上同學聚在一起次數多了,大家就發現各自越來越現實,工資拿個四五千元,同時去開個店、小投資一把的想法,慢慢成了大家的共識。  對於30歲之前,小龐則從來沒給自己定過什麼計劃,他只覺得能有機會自己帶頭負責一個事情最好。其次是能遇到個合適的人,一起安心生活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