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放下”的藝術:拿得起要放得下

“放下”的藝術:拿得起要放得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8K 次

“放下”的藝術:拿得起要放得下

“放下”的藝術:拿得起要放得下

劉備本是一位謙虛、慎行的人,關羽、張飛之死使他十分悲痛。爲給關羽、張飛報仇,劉備興兩川之兵浩蕩東來。投東吳的關羽舊部糜芳、傅士仁,將劉備所恨者馬忠殺了,獻首級給劉備,劉備連糜、傅也剮了,一同祭關公。東吳將獻計孫權,將殺張飛投東吳的範疆、張達也送還劉備,以圖息戰寧人,誰料劉備剮了範、張,仍怒氣不消,定要滅吳。孫權在這種情況下,從闞澤言,起用陸遜爲主將,統率步水馬三軍抗劉。消息傳來,劉備問陸遜何許人也。馬良說是東吳一書生,年幼多才,多有謀略,襲荊州便是他用的計。劉備大怒,非要擒殺陸遜爲關羽、張飛報仇。馬良諫道,陸遜有周瑜之才,不能輕敵。劉備卻說:“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

“放下”的藝術:拿得起要放得下

“朕用兵老矣”。戰爭是殘酷的客觀現象,不以老嫩定優劣。用兵之道,看誰能把握戰機,深諳謀略,不是誰的年齡大就算誰的計謀多。劉備在此誇口,以爲自己經歷的戰爭多,計謀就老到,這很可笑,不符合實際。所以,在這次戰役還未開始,就註定了劉備的失敗。

“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陸遜被他嘲爲“黃口孺子”,可見劉備確實看不起年紀輕輕就統領軍馬的東吳新任大都督陸遜。劉備是糊塗了,不曉得當年自己桃園結義、投軍拉隊伍時,與關張也曾是年輕人。其實,戰爭中涌現的著名將領,多是年輕時崛起的。拿破崙用炮一鳴驚人時,是年紀輕輕的軍官;伏龍芝打國內戰爭時是年紀輕輕的軍官……劉備輕敵,瞧不起對方主將年輕,是未戰先敗了一陣。

兩句話聯起來,還歸結在他的身上——架子放不下。

這教訓告訴我們,在考慮關鍵問題時,切忌把自己的身份擺進去,時時想到自己的職務,看問題就會少了客觀性,多了盲目性,這樣考慮問題就不周全,處理問題就會產生誤差,脫離了實際以至造成抱恨終身的損失。

有一個禪宗故事就風趣地說明了“放下”的重要性。兩個和尚趕路,遇到一個美女被河水所阻,其中一個和尚就抱她過了河。他們又繼續趕路,走了好久,另一個和尚指責他的同伴:出家人不近女色,你怎麼能抱她呢?那個曾經“美女在抱”的和尚嘆息:我早把她放下了,你怎麼還抱着她?

“放下”是一種覺悟,更是一種自由。如果不懂得“放下”的藝術,我們就難免成爲那個心胸狹隘而又怨氣沖天的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