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自己人效應:成爲“自己人”,啥事都好商量

自己人效應:成爲“自己人”,啥事都好商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3K 次

自己人效應:成爲“自己人”,啥事都好商量

自己人效應:成爲“自己人”,啥事都好商量

每個人天生具備自衛意識,對於自己不熟悉的人或者是對自己有所圖的人,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排斥心理。會在彼此之間豎起一道“柵欄”。這個“柵欄”一般人很難翻越,除非你變成他心中的“自己人”。

對於“自己人”,人們天生就有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在“自己人”面前,一切事情都好商量。是自己人,什麼都好說,不是自己人,一切按規矩來,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叫做“自己人效應”。

一旦成爲他人眼中的“自己人”,對方便會把你看做是他“同呼吸、共命運”的夥伴,你的想法和做法,他不但不會反對,還會認爲你是真心爲他考慮,從而欣然接受。這對與人交往,求人辦事是非常有好處的。

吐蕃和回紇在唐朝一叛將別有用心的煽動下,聯合出兵,進犯中原。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直衝涇陽而來。當時駐守涇陽的守將是郭子儀,郭子儀雖然英勇善戰,頗有謀略,但是他城中只有精兵一萬,要想打退來勢洶洶的敵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怎麼辦呢?正在郭子儀發愁之際,有探子來報,說唐朝那個叛將得病死了。郭子儀眼前一亮,叛將沒了,意味着吐蕃和回紇失去了中間聯繫人。而且他聽說這兩個國家的將領一直在爭奪戰爭的主動權,原來有叛將的協調,還能相安無事,現在沒有人協調,必然有矛盾。郭子儀覺得打退敵兵的機會來了。

想到,在安史之亂的時候,自己曾經和回紇的將領並肩作戰,一起對付過安祿山,靠着這層關係,他決定親自去會會回紇的將領。

自己人效應:成爲“自己人”,啥事都好商量

回紇的首領見到郭子儀,果然還念當時並肩作戰的“兄弟情”,熱情款待。趁着席間把酒言歡的機會,郭子儀對回紇將領說:“一直以來,我們大唐就和貴國關係不錯,且在安史之亂中,你們還立了大功。大唐也沒有虧待你們。”回紇將領想起當時的場景,也感慨地說:“想到那一仗,真是打得太漂亮了。”

看到回紇將領如此說,郭子儀接着說:“今日吐蕃聯合貴國進犯大唐,其實只不過是想利用你們,爲自己謀利益罷了。”

通過回憶那場戰爭,回紇首領早已經把郭子儀看做是“自己人”了,所以對他的話深信不疑,想到吐蕃如此卑鄙,氣憤地說:“我是被他們騙了,幸虧你提醒,要不還被矇在鼓裏呢。我們願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

說完,回紇將領便和郭子儀立下盟約。在他們的合擊下,吐蕃的十萬大軍被打得倉皇而逃。

本來是敵人,後來竟然成了盟友,這就是“自己人效應”的巨大威力。

人們在心裏會給自己的交往圈子畫出界限,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外人”。對於“自己人”,什麼話都好說,什麼事情都好商量;對於“外人”,情況就完全不同了。誰會去幫助與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呢?所以,人際關係圓融的關鍵就在於從“外人”到“自己人”的轉變。

那麼,如何從普通的相識關係轉變爲對方眼中的“自己人”呢?其實,被人歸爲“自己人”的標準有很多:戰友、同鄉、同學、共同的興趣愛好……總之,找到與他相融的契合點,讓他覺得你很親近,或者讓他覺得你們是同類人,就很容易拉近彼此的關係了。

當然,“自己人”關係也不是輕易就可以建立的,要使交往對象信服纔可以。強調你與對方的共同點時,理由要充分、自然,不要牽強,本來不相干的事情,硬要往一處扯,對方馬上就會產生戒心,對你的目的深表懷疑,再想套近乎,就很難了;要想成爲交往對象的“自己人”,必須要把自己和他放在同一位置上,這樣才能縮短彼此的心理距離,產生情感共鳴;另外,個人品質也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內在品質是產生持久吸引力的關鍵,而不良的性格特徵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吸引,不利於“自己人效應”的產生與發展。人們一般都喜歡真誠、熱情、友好的人,討厭自私、奸詐、冷酷的人。所以,平常加強自身的修養也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感悟】

對於和自己性格或情況相近的人,人們總是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很容易敞開心扉。

被人歸爲“自己人”的標準有很多:戰友、同鄉、同學、共同的興趣愛好……總之,找到與他相融的契合點,讓他覺得你很親近,或者讓他覺得你們是同類人,就很容易拉近彼此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