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關於王安石的小故事

關於王安石的小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36K 次

關於王安石的小故事

關於王安石的小故事

【懇辭入朝】

皇祐三年(1051),任舒州通判,頗有政績。宰相文彥博推薦他爲羣牧判官,先仕常州知州,後出任江東刑獄提典。嘉祐三年(1058)任度支判官時,向宋仁宗上萬言書,對官制、科舉以及奢靡無節的頹敗風氣作了深刻的揭露,請求改革政治,加強邊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的理財原則,但並未引起朝廷的重視。不久朝廷任命他入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他不願任此閒職,固辭不就,遂改任知制誥,替皇帝起草詔令文告,糾察在京刑獄,因言忤旨意,難以在朝爲官,於嘉祐八年(1063)八月以母病爲由辭官回江寧守喪。英宗即位後(1063年—1066年),屢召王安石赴京辭入朝。

王安石博學多識、富有改革精神,他提出變法主張,深受宋神宗信任,先任參知政事(副宰相),一年後又升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看上其權勢想升官發財的人,對王安石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然而由於王安石鄙視這些人,他們都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到頭來他們的夢想成了泡影。

有一個叫李師中的官員,原來政見與王安石不合,等到王安石權勢漸大,李師中就在舒州(今徐州)花巨資讓能工巧匠建了一座豪華的亭子,取名爲“傅宕亭”。因爲王安石曾在舒州做過官,後來又被封爲舒國公。李師中這樣做,是把王安石比作商朝國王武丁時期治國有方的良相傅說,對王安石可謂推崇備至了。還有一個叫吳孝宗的官員,曾經極力詆譭新法,可是過了不久,他一反常態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寫了《巷議》十篇,呈送給王安石,內容是他編造的,說是街巷之間的百姓都在議論新法的好處。王安石不爲所動,根本不理這一套,認爲這些人反覆無常,對他們極表鄙視。

當時,還有邵陽(今湖南邵陽市)武岡縣令郭祥正,爲了官職升遷,他向神宗皇帝上奏章,對王安石大加頌揚,極盡溜鬚拍馬之能事,並乞請天下大事聽任王安石處理。一天,宋神宗問王安石:“你認識郭祥正嗎?這個人才似乎不錯。”王安石說:“我在江東時認識他,這個人口才像縱橫家,而行爲輕浮淺薄,是個不可委以重任的人。”王安石接着問神宗:“皇上,是不是有人舉薦他?”神宗拿出郭祥正的奏章給王安石看,王安石看後搖搖頭笑了,他認爲被這樣阿諛奉承的人所頌揚,實在是莫大的恥辱。他態度堅決地向宋神宗表明像郭祥正這樣的人萬不可重用。

關於王安石的小故事

【下棋不動腦子】

王安石身爲“唐宋八大家”之一,照理說應該特別富有文人情趣。事實上,雖然他也很有“閒情逸致”,但他的“閒情軼事”卻常常讓人大跌眼鏡——

王安石愛下棋,不過他的棋藝實在不敢恭維,因爲他從不思考, 總是隨手而應,落子極快,發現要輸了,便痛快地推秤認輸,從未有柳暗花明之想。有人勸他,每走一步棋都需深思熟慮,起碼要想出後幾步棋的應對之策……他聽得不耐煩,回答說:“下棋本來就是圖放鬆,既然要勞神費力,不如算了。”說完起身就走了。

【佳茗利於吃藥】  

一次,王安石去拜訪書法家蔡襄。蔡襄很高興,對他盛情接待。蔡襄是茶道大家,親自選擇了絕品茶葉,清潔了茶器,並親手烹點。經過一系列堪稱藝術的複雜程序,一杯飄着濃濃香味的茶水終於端到了王安石面前。然而王安石仔細看了一下茶湯,忽然從口袋裏掏出一撮藥末,撒入茶杯裏,晃了幾下,一飲而盡。蔡襄不禁大驚失色,他從未見過有人竟將佳茗當作服藥的涼白開來喝。王安石卻神情自若地說: “茶味很好。”

【風流等於行善】  

王安石只有一個老婆,不納姬妾,從政多年也從未有過緋聞。夫人看不下去了,便偷偷把一個侍妾送到他的書房,說這是安排來伺侯他起居的,若是看得上就留下,說完就關上門走了。王安石正在讀書,也沒在意。過了很久之後,他才發現一個美貌的女子站在身邊,很是吃驚。再三追問之下才知道,這侍妾本是一個軍官的老婆,老公因爲弄丟了公糧,不得已把老婆賣了還債。王安石不僅沒有納這個侍妾,還讓女子回到了丈夫身邊,並免了他們的債務。一場本該美妙的風花雪月,變成了行善做好事。

【不是隻有魚才吃魚餌】  

宋仁宗請大臣們到御花園釣魚,不管誰釣上來魚,一律交給御廚去做。大家都覺得這種請客方式很有趣,頓時興致高漲。唯獨王安石呆坐在一邊,不知道在想什麼,他一邊發呆,一邊把手邊的魚餌往嘴裏送,沒多大會兒就把一盤魚餌吃光了。

關於王安石的小故事 第2張
  

【白吃飯需要智慧】  

王安石小時候,經常在離家不遠的街口麪館吃麪。一天,老闆有心考考他,就讓他自己去廚房端面。只見竈墩上放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麪,滾燙的麪湯快要溢流碗外。大師傅笑眯眯地說: “這碗麪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別多,如果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並保證不潑一滴湯,我就免費讓你吃。”王安石靈機一動,用筷子輕輕地把麪條挑起來,碗內就只剩下半碗湯了。就這樣,王安石左手端着湯碗,右手拿筷子挑起面,順順當當地把一碗滿滿的熱麪條端到店堂前,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

【“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從小聰明伶俐,鄰居們都誇他心眼多,腦瓜靈。他爹聽了,自然喜上眉梢,甜進心裏[]。

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細雨,他爹穿着單衣,坐在屋裏,於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說:“安石啊,大家都說你聰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裏,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裏去挨雨淋,纔算你真聰明。”王安石知道父親在考自己,就笑着說:“爹,落雨天當然是坐在屋裏,我怎麼能叫你站到院子裏去淋雨呢?”他爹說:“哪你不算聰明。”王安石接着說:“爹,你要是站到院子裏,我就能把你請到屋裏來,你信不信?”他爹連聲說着“不信”,就走到院子裏去了。

王安石在屋裏來回走着,就是不喊爹進屋來,讓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實在不耐煩了,催問他爲什麼還不開始?王安石說:“爹,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裏挨雨淋’了嗎?”他爹這才恍然大悟,笑着說:“還真有兩下子。”王安石說:“爹,快回屋裏來,要不淋雨受涼會生病的。”他爹立即回來了,王安石又說:“爹,又'把你請到屋裏來’了。”說完,兩人都哈哈大笑。

【對聯成婿】

王安石年輕時赴京趕考,半路上遇見一富戶人家在對詩選婿,難住了許多人。他細一打聽,這上聯是小姐出的:天連碧樹春滋雨,雨滋春樹碧連天。”求對下聯。王安石略一思索,對出“地滿紅香花連風,風連花香紅滿地。”衆人齊聲稱好。於是,王安石約定科考後完婚。

巧的是,考場上收畢試卷,主考官又另出一題:“地滿紅香花連風,風連花香紅滿地。”求對上聯。王安石靈機一動,對道:“天連碧樹春滋雨,雨滋春樹碧連天。”主考官聞言大喜,十分讚賞。

不久,王安石與小姐舉行婚禮,正進行時,傳來王安石高中狀元的消息。正是喜上加喜,王安石非常興奮,親自下廚房烹飪菜餚,招待賀喜的四親八鄰。其中的一道“喜喜字肉”的菜別具特色,不但味道好,而且每塊肉上都刻着個喜喜字。衆人越吃越愛吃,邊吃邊誇新郎精湛的烹飪技藝。

【智勝廚師】

王安石小時候,住在臨川城內的鹽埠嶺,離他家不遠的街口有一家麪館。王安石每天上學都要從這家麪館門前經過,並經常在這裏吃早點,久而久之,和麪館的老闆夥計都相識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這家麪館吃麪。進門後,揀了個座位坐下,老闆、夥計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給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見後進門的人都吃上了面,便問跑堂的夥計:“師傅,我的面做好了麼?”夥計答道:“就來。”不大一會兒,只見跑堂的夥計手中拿着一雙筷子交給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麪做好了,大師傅說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計效,徑直來到廚房,只見竈墩上放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麪,滾燙的麪湯快要溢流碗外,大師傅笑眯眯地對王安石說:“伢仔,這碗麪是我特意爲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別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潑了一滴湯,算你白吃,不要錢。”王安石問:“此話當真?”大師傅說:“偌大的一個麪館,還出不起一碗麪麼?”好一個王安石,主意還真不少,只見他用筷子輕輕地往碗裏一伸,把麪條挑了起來,碗內自然只剩一半碗湯了。就這樣,王安石左手端起湯碗,右手拿着筷子挑起面,順順當當地把一碗滿滿的熱麪條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麪館裏的人都翹起大拇指稱讚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尋求生花筆】

江西撫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負籍遠遊,曾挑着書箱行李,從家鄉臨川,來到宜黃鹿崗薌林書院求學。在名師杜子野先生指導下,他勤奮苦讀,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閱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得知李白夢見自己所用的筆頭上長了一朵美麗的花,因此,才思橫溢,後來名聞天下。於是他拿着書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間難道真會有生花筆嗎?”

杜子野正色道:“當然有啊!事實上有的筆頭會長花,有的筆頭不會長,只是我們的肉眼難以分辨罷了。”

王安石見杜子野先生如此認真,便道:“那麼先生能給我一支生花筆嗎?”

於是,杜子野拿來一大捆毛筆,對王安石說:“這裏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筆,究竟是哪一枝,連我也辨不清楚,還是你自己尋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學生眼淺,請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鬍鬚,沉思片刻,嚴肅地說:“你只有用每枝筆去寫文章,寫禿一支再換一支,如此一直寫下去,定能從中尋得生花筆。除此,沒有別的辦法了。”

從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導,每日苦讀詩書,勤練文章,足足寫禿了五百枝毛筆。可是這些筆寫出來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說還沒有從中找到“生花筆”。他有些泄氣,於是又去問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麼還沒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筆呢?”

杜子野沒有說什麼,飽蘸墨汁,揮筆寫了“鍥而不捨”四個大字送給他。

又過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給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筆都寫禿了,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筆寫了一篇《策論》,突然,他覺得文思潮涌,行筆如雲,一篇頗有見地的《策論》一揮而就。他高興得直跳了起來,大聲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筆了!”

從此,王安石用這枝“生花筆”學習寫字,接着鄉試、會試連連及第。以後又用這枝筆寫了許多改革時弊、安邦治國的好文章,被後人稱爲“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