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偉人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偉人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毛澤東六七歲時開始在私塾讀書,一天,他向母親提出要帶着午飯到學校裏去吃。文七妹以爲兒子可能是爲了節省往返的時間和精力,利用這段時間多讀點書,於是同意了兒子的要求。可是在這以後的連續幾天內,文七妹發現兒子帶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學回家後依舊顯得很飢餓的樣子。她不由地擔心兒子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便細細盤問毛澤東。毛澤東只好老老實實地告訴母親:“媽媽,我們私塾新近來了一個叫黑皮伢子的同學,他家裏很窮,每天都沒有午餐吃。我見到他總是捱餓。於是我就想自己帶午飯去,好和黑皮伢子兩個人勻着吃。”文七妹聽到兒子的這番話,不但沒有責備兒子,反而感到非常欣慰。她告訴兒子說:“你應該早一點告訴我。你這樣做是正確的,我非常高興。但是以後要帶夠兩個人的午飯,免得兩個人都半飢半飽的。”此後,文七妹總是給兒子準備兩個人的午飯,飯菜也越來越豐盛。

偉人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母親這種樂於助人、損己利人的品行,影響了毛澤東的思想和性格。一直到他成爲偉人之後,他仍舊繼承和發揚這些美德。解放後,毛澤東經常給父老鄉親和師友,尤其是生活困難者多次寄錢。還邀請他們到北京敘舊,設宴款待,贈送許多禮物。而他自己則節衣縮食,吃穿很普通,生活相當儉樸。這些無疑是幼年受母親影響的緣故。

  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往世,一掬笑容何處尋。

  這是文七妹去世後,毛澤東爲母親寫的輓聯,抒發了他對母親的無比愛戴和無盡哀思的感情。母親對毛澤東從小就進行的德育教育與薰陶使他一生都受益無窮。讀完這個故事,想必家長們都知道了偉人是怎樣培養出來的吧。

  現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中的地位猶如衆星捧月般,這時父母就需要警惕了,因爲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自私的傾向。我們的身邊總是會有一些弱者,一些需要幫助的人,當遇到有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又是怎樣教導自己的孩子的呢?如果一個人幼年能熱心助人,懂得“愛的奉獻”,那麼當他(她)長大成人後,一旦知道了是非大節,自然而然也就能熱愛我們的祖國和人民了。我們都知道,培養孩子的良好道德是做人的資本,是做個好人的基礎,而家庭則是培養道德的第一個學校。作爲父母,就需要努力塑造好自身的形象,爲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一個好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