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時間給人的報酬是驚人勵志故事

時間給人的報酬是驚人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3W 次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密切關係,他們迫切地希望認識自然,於是便以自身爲依據,想象天地萬物都像人一樣,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時間給人的報酬是驚人勵志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時間給人的報酬是驚人勵志故事

時間給人的報酬是驚人勵志故事

20世紀初葉,數學界曾經出現過一道與哥德巴赫猜想一樣叫人頭疼的難題,就是2的67次方減1到底是不是人們猜想的質數。

1903年,在紐約的一次數學學會上,英國數學家科爾登上講壇,通過一番令人信服的運算論證,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在數學領域取得了出類拔萃的成果。

在熱烈的掌聲中,有人問科爾:“您論證這個課題前後共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三年內的全部星期天。”“三年內的全部星期天”,多麼振聾發聵的聲音!正是“星期天”這個人人皆有的業餘時間,被科爾積零爲整,充分利用起來,從而成就了一位卓越的數學家。類似科爾這樣在業餘時間內刻苦努力,從而在歷史上創造了燦爛輝煌成就的人不勝枚舉。

威爾福萊特·康是世界織布業的巨頭之一。儘管平時事務十分繁忙,他仍渴望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他曾對人說:“過去我很想畫畫,但我從未學過油畫,我從不敢相信自己花了力氣後會有很大的收穫。可我最後還是決定:無論做多大犧牲,每天一定要抽出一個小時來畫畫。”

威爾福萊特·康要犧牲的只能是睡眠了。爲了保證這一小時不受干擾,他唯一的辦法是每天清晨5點就起牀,一直畫到吃早飯。他說:“一旦我決定每天在這一小時裏學畫畫,每天清晨的這個時候,渴望和追求就會把我喚醒,讓我再也不想睡了。”

他把頂樓改爲畫室,幾年來從不放過這一小時。後來,時間給他的報酬是驚人的,他的油畫大量地在畫展上出現了,他還多次舉辦了個人畫展,其中有幾百幅畫還被人高價買走了,他把這些收入變爲獎學金,專門奘給那些優秀的藝術學生,他說:“捐贈這點錢算不了什麼,只是我收穫的一半:從畫畫中我獲得了很大的愉快,這是另一半收穫。”

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現稱血小板)及其他成就的加拿大醫學教育家奧斯勒,爲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他爲自己定下一個制度,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進臥室,就是清晨兩三點鐘,他也一定要讀15分鐘的書才入睡。這個制度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共讀了8235萬字、1098本書,醫學專家成了文學研究家。奧斯勒賦予餘暇以生命的神奇。

聞名遐邇的天文學家哥白尼,他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對天文學的貢獻。而誰能想到,哥白尼並不是專業的天文學家,而是一個教士。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光是在天主教堂度過的。他在工作之餘,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孜孜不倦地學習,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觀測、計算,最終完成了那本鉅著《天體運行論》。這本書奠定了哥白尼在天文學上的地位,給他帶來了巨大聲譽。也使他在影響世界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佔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時間的充分合理利用造就了一個偉大的人才。

對每一個成功的人來說,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時間是我們最重要的資產,每一分每一秒逝去之後再也不會回頭。

時間最珍愛愛惜它的人們。聲色犬馬、碌碌無爲,時間就會從你的身邊悄悄溜走;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你就會覺得時間在有意爲你放慢。

永遠記住一件事:時間是人最大的財富,你對時間的利用率越高,你的收穫就越多成功也越大。

勵志故事拓展:

成功沒有捷徑可走

所有的人都期盼成功,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爲走向成功全力以赴。人們在渴望成功的同時,也渴望能夠少一分努力,多一分收穫。而事實上要獲取真正的成功,每個人都必須經歷艱辛。無論你出身豪門,還是隸屬寒舍,你都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頑強的意志與堅持不懈的奮鬥才能帶你走向成功。

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認爲:人生成敗的關鍵就在於一個人能否每時每刻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的目標。而“持之以恆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就是意志的行爲表現,也正是富蘭克林成功的祕訣。心理學家A·阿德勒也說過:“假如我的目標保留未變,而我的梯子又被拿走了,那我舍用椅子繼續往上爬,假如椅子也被拿走,我會用跳,或用我的肌肉來攀爬。”

只要有恆心,有毅力,有頑強的意志,就一定能可以取得成功。滴水尚可穿石,何況萬物之靈的人類呢?

當然,成功之路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但正如狄更斯所言:“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峯。”

下面的一些數字也許會對青年朋友有所啓示:司馬遷寫《史記》花了15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10年;洪昇重寫《長生殿》花了9年;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27年;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10年;徐霞客寫《徐霞客遊記》花了34年;馬克思用了40年著《資本論》;達爾文用了20年著《物種起源》;哥白尼用了36年著《天體運行論》;摩爾根用了40年著《古代社會》;居里夫婦用幾年的努力,從400噸鈾瀝青礦、1000噸化學藥品和800噸水中,提煉出了一克鐳;愛迪生試驗了1800次,最終發明了白熾燈。這些數字表明,堅韌之心、頑強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是成功的基石,而在這長期不懈的追求中,人的才能也得到了體現與提高。

沒有堅持,就不會有最後的成功;沒有恆心,願望就永遠無法實現。勝利只會青睞那些堅忍不拔的人,許多人摔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只有擁有頑強意志的人,才能在摔倒後爬起來繼續前進,走向最終的成功。

她今年28歲。

華羅庚在28歲時成了西南聯大教授,扎克伯格28歲時掌握商機,成功逆襲,喬布斯在28歲時創辦自己的公司,一舉成爲商業富豪。但不好意思,她,既不是什麼偉大的商業家,也不是少年得志的作家,28歲的她就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她甚至沒有自己的職業,如果有,那就是全職媽媽。她有一個5歲的女兒,每天做的事就只有掃地拖地做飯看電視耍手機曬自拍嘮家常之類的幾乎每個中年婦女都會做的事,她不需要上班,不需要學習,每天過着清閒的日子,除了偶爾接孩子上下學,幾乎不怎麼出門,就這樣,任由時間慢慢走,她並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她甚至想就這樣度過餘生。

其實,她並不是真的想要做一個全職媽媽,小的時候她有好多好多的理想,當科學家,主持人,作家,歌手,但隨着年歲的增長,她的志向一個個減少,初中學了物理化學放棄了科學家,高中參加歌唱比賽被嘲笑放棄了歌手,多年以來的東北味普通話更是讓她對主持敬而遠之,畢業以後抱着解放了的思想不在彭碰任何書本更是讓她的寫作水平退化到小學一年級。就這樣,經過一路海選,她的理想一個個被淘汰完,最後意外勝出的卻是全職媽媽這個她壓根沒考慮過的選手,一開始她也有過不滿,想出去闖一闖,但家庭瑣事和孩子的誕生讓她無計可施,最後也就漸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28歲,正是她所希望的功成名就的年歲,可如今,她什麼成就都沒有,長期和柴米油鹽打交道,讓她變得勢利,小氣,斤斤計較,俗到骨子裏,她活成了自己不喜歡的那種人。

如果按正常勵志故事的發展,這時,她會東山再起去追尋自己的夢想,最後有所成就,但是實際上,她沒有,僅過了5年,她把什麼夢想什麼書本文化藝術忘得一乾二淨,每天只要有人在她的自拍下面點個贊 就會高興一整天,她不想要東山再起,她甚至都不明白東山再起的意思,她還是這樣活着,或許以後她也不會明白。或許28歲,38歲,88歲她也不會改變,而這樣的生活對於她來說可能並沒有什麼不好。她也沒必要覺得少了點什麼。

反正從來不存在什麼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