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玄奘絲綢之路的故事

玄奘絲綢之路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6W 次

絲綢之路的興盛也促使了很多人去親身體驗。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玄奘絲綢之路的故事,歡迎閱讀。

玄奘絲綢之路的故事

一、玄奘絲綢之路的故事

說起絲綢之路,我們便會覺得那是一條帶有神祕色彩的古老驛道,起於漢,興於唐,絲綢之路貫通了京都長安與亞歐大陸的貿易,做到了互通有無,同時也將自己的文化帶入了對方的文化中,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絲綢之路的興盛也促使了很多人去親身體驗,其中有很多我們熟悉的人物,吳承恩筆下的唐玄奘就是其中之一,在我們所熟知的《西遊記》中,唐僧是一個人妖不分,善惡難辨的糊塗和尚,其實不然,真實的玄奘是一個敢於隻身一人勇闖大漠、並精通佛法的得道大師,除此之外,玄奘的家境殷實,他俗家姓陳,父親陳光蕊,中過狀元,官拜文淵閣大學士,外祖父殷開山,官至宰相。那麼玄奘又爲什麼要去西行取經呢?我想除了玄奘本身好學的原因外,想要在唐朝衆多的人才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有與其他人不一樣的遊學經歷。

公元639年,玄奘得一匹良駒相伴,自長安出發,歷時17年,途徑138個國家,終取得真經,返回大唐。要說玄奘途中的經歷可真是豐富,玄奘一路西行,途中經過秦州、蘭州等地,歷盡千辛萬苦,到達了距今天吐魯番40千米的高昌國,當時的高昌國王被玄奘一人勇闖大漠的精神所感動,將其視爲座上賓,殷勤招待並希望玄奘能在高昌弘揚佛法,普度衆生,後玄奘繼續西行,終於到達天竺,師從戒賢大師,學習大乘佛教。而高昌國也是《西遊記》中第十七回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故事的發生地,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火焰山,火焰山是位於我國新疆吐魯番內的一座山,因其所有的盆地地形,使得火焰山成爲了全中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溫度可以達到四十至五十攝氏度,每當盛夏,七月流火,紅日當頭,地氣蒸騰,焰雲繚繞,紅色的山體形如飛騰的火龍,十分壯觀。維語稱火焰山爲“克孜勒塔格”(紅山之意),而吳承恩在《西遊記》中這樣描述火焰山:“西方路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俗呼天盡頭。這裏有座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那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過得山,就是銅腦袋、鐵身軀,也要化成汁哩!“雖然這段話實在是過於誇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火焰山高溫、寸草不生的特徵,但在火焰山的`山腹中因地殼運動產生了許多的溝谷,火焰山的奇特地形也給了瓜果生長充足的糖分的機會,哈密瓜、葡萄、桃等瓜果得以在這裏生長,每到收穫季節,到處都是瓜果飄香。而現在香甜的哈密瓜,大串大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已經成爲了新疆的靚麗名片。

玄奘在絲綢之路西行取經的過程中還有很多不爲我們所熟知的故事,雖然這些故事並不像《西遊記》中的故事一樣膾炙人口,但會還原給我們一個真實的唐玄奘。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中玄奘的是三位徒弟是作者吳承恩編造出來,娛樂大衆的,但在歷史上,玄奘真收過一個徒弟,此人名叫石磐陀,十分崇拜玄奘,便執意要與玄奘同行,但經過幾天的行程,石磐陀覺得前途艱險,便萌生了放棄的想法,殺師叛逃的惡念。一天石磐陀趁玄奘正在打坐,抽出鋼刀,向玄奘逼近。此時的玄奘明白無論自己是苦苦求饒還是與之強硬對抗,都難逃一死,於是玄奘靜靜地坐着,閉目不視。見此情景,石磐陀竟不敢下手,徘徊良久終於還刀入鞘。直到此時,玄奘纔開口說:“石磐陀,你爲何還不走?我沒有你這樣的弟子,你快回家和妻兒團聚吧。”在玄奘的責難下,石磐陀終於慚愧而去。石磐陀一事就我們便可以看出玄奘並不是《西遊記》的那個軟弱的和尚,而是一個足智多謀的得道僧人,這纔是最真實的玄奘。

在天竺學習了多年的佛法後,公元643年,玄奘滿載經書啓程東歸,並向沿途的民衆講解佛法,普度衆生,歷經兩年終於回國,完成了自己遊學之旅,也受到了大唐民衆的熱烈歡迎。此後玄奘一直在大雁塔潛心翻譯佛經,宣講佛法。

玄奘的西行將西域的佛法之道帶到了中原,成就了佛法的傳播,而 玄奘作爲一個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很好的將兩方的文化進行了融合,玄奘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的執着精神同樣也值得我們去學習。

二、張騫開闢絲綢之路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佔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爲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鬆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由於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乾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飢挨餓,乾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飢,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於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很想建立聯繫。但苦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願。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後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願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設計逃出,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於13年後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瞭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爲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並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但由於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