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除了打拼,我別無選擇

除了打拼,我別無選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1990年,麥當勞公司在深圳開設了中國第一家餐廳。到今天,它在中國的連鎖店已經超過了1000家,佔據着中國餐飲市場的重要地位。
不過,說出來你也許不信,這麼多中國的麥當勞餐廳裏所需要的蔬菜,以前竟然都是由外國人供應的。一直到2002年,一個大膽的中國打工仔把自己的生菜賣到麥當勞,才結束了這種局面。而這位打工仔也由此成了遠近聞名的百萬富翁。
由種生菜想到
  1974年3月12日,蒲長文出生於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嵩陽鎮一戶普通農民家庭。1992年,他考入了嵩明縣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廚師專業。1995年7月,蒲長文技校畢業,成爲雲南陽光蔬菜公司的一名員工。
  這是一家專門種植和經營大棚蔬菜的公司,蔬菜主要銷往各大超市。蒲長文剛進去的時候,只是一名送菜員。他每天凌晨3點起牀,在超市和酒店開業前把最新鮮的菜送到那裏。
1996年年底,由於在工作中表現突出,蒲長文被調到大棚基地做了一名種植人員。同年,陽光公司爲了提高生產技術,相繼從北京農業大學等技術部門請來了十多名專家和農業博士,專門指導蔬菜種植技術。好學的蒲長文抓住這個機會,一有時間,他就向這些專家請教。有時候他還現學現賣,常常到城郊去幫助菜農們解決一些技術問題。
轉眼到2000年底,昔日紅火的陽光公司因爲市場競爭和管理問題,生意逐漸清淡,最後徹底關門。2001年2月,走投無路的蒲長文不得不回到了家鄉。
在老家,蒲長文經常回憶在陽光公司的日子。他想,原來給西餐廳送的大多都是生菜,現在陽光公司關閉了,這些西餐廳從哪裏進貨呢?如果在家鄉種大棚菜,會如何呢?
想到這裏,蒲長文突然激動起來了。是啊,在大棚裏種的東西,如果氣候適宜,在農村也可以種啊!而且由於是天然種植,市場應該更大才對。
蒲長文立刻動手找農用書籍,他驚喜地發現生菜的生長溫度在攝氏20~25度之間,昆明的溫度最適合種植了!
反正閒着也是閒着,要不種點生菜?但蒲長文知道,種植生菜具有很大的風險。首先氣候、自然災害等各種因素會直接影響生菜的產量,而且受市場的影響,生菜的售價波動很大,有時可以賣到每公斤六元,有時則可能降到每公斤五六角,且這之間沒有任何規律可循。想到這些,蒲長文一度有些猶豫,可他轉念一想,自己不種菜又能幹什麼呢?乾脆碰碰運氣吧!
     
  找搭檔,把麥當勞的錢賺進腰包
  蒲長文說幹就幹,但是單憑一個人種,產量太小了。於是他極力遊說親朋好友跟他一起種。農民是最現實,也是最熱情的。當時,村裏種菸葉的人比較多,但當他們從蒲長文那裏瞭解了賣生菜的情況後,頓時就算起了新賬:4畝地的生菜,一畝能掙2000元,要比種烤煙高出四五百元,值啊!因此,很多人開始向蒲長文諮詢種植生菜的事情。

  諮詢的人多了,蒲長文就突發奇想:如果能把農民組織起來,集體種植,再收購他們手裏的生菜,賣到市場上去掙差價,豈不是個不錯的商機?只是,要這麼做,資金就成了首要問題。
蒲長文頓時想起了商人晉思偉。晉思偉是蒲長文第一次賣菜的時候認識的一個菜販子,思路廣,頭腦靈活,但人卻非常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對象。
  2001年11月,這兩個一拍即合的夥伴湊了3萬元,成立了“思長蔬菜公司”,並與當地的'農戶簽了合同,建起了只有50畝面積的生菜基地。之後,兩人分工:晉思偉負責市場銷售,蒲長文在農村負責種植。爲了讓農戶願意長期把生菜賣給他們,蒲長文除了向農戶提供技術外,還採取了與其他公司不同的方法:承諾給他們公司提供生菜的農戶,保證每公斤8角5分收購,若遇到自然災害還給予一定補償。
  2002年7月份,晉思偉與蒲長文的第一批生菜按照每公斤8角5分的價格收上來了。晉思偉調查市場後預計,如果能碰上每公斤3元多售價的行情,他們就可以掙10多萬。10多萬啊!蒲長文做夢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呢,他高興得跟什麼似的。
  可是美夢到了市場後立刻就破滅了。當時正是生菜大量上市的時候,外地和內地的生菜一齊在市場上銷售,造成市場價格大幅度下降。而且蔬菜經銷商們看到市場上貨源充足,紛紛提高質量標準、壓低價格,他們倆的生菜一直降到每公斤6角才全部出手。這樣一算,儘管基地生產的生菜一棵沒剩,但他們的3萬元卻幾乎賠光了。
第一次合作便受到這樣的打擊,兩人不得不冷靜下來仔細考慮其中的不妥。他們尋思着,就這樣憑運氣在市場上瞎碰肯定是不行的,得找新的銷路。他們知道,一些大超市和西餐廳爲了保證食品的衛生與安全,常常選擇質量最好的蔬菜,而生菜,則是正宗的西餐廳裏用量最大的蔬菜。這條銷路打開,還愁銷售不賺錢嗎?
他倆想好後,便開始分頭行動了:蒲長文留下來繼續負責種植;晉思偉則揹着上好的生菜到了昆明,尋找新的銷售渠道。
       
  到昆明後,晉思偉才知道,普通的菜進入超市銷售,需要相關部門開具各種證明,否則根本沒辦法進去。晉思偉轉而將目標對準了西餐廳。爲了在推銷時,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晉思偉特地給自己買了一件夾克衫,並印製了精美的名片,還把“思長蔬菜公司”的位置、所處地理環境以及人員的具體分工打印成一張宣傳單……然後,他拿着自己的生菜開始一家一家向西餐廳推銷,包括麥當勞和肯德基,一家都不放棄。他的想法只有一個:我要告訴人家,我們這裏是最適合生菜生長的地方,我們的培養方法是最科學的,我們的生菜肯定是質量最好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晉思偉的這次昆明之行,最大的收穫是贏得了克若納公司的注意。克若納公司總部在美國,負責在全球供應麥當勞食品所需要的原料。在蔬菜方面,他們曾經用過陽光公司的小蔥,而漢堡包和湯裏所需要的大量生菜卻一直沒有在中國找到固定的合作者。他們也一直想找一家專門爲他們提供貨源的種植基地,有利於控制質量和數量以及固定合作。因此,在接到晉思偉的名片、樣品和宣傳單後,克若納公司廣州總部的經理李長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很快與他們取得了聯繫,並進行了實地考察。
蒲長文和晉思偉高興不已,能與麥當勞合作,就意味着他們的生菜將再也不愁賣了。但讓他們憂心的是,克若納公司提出,爲了達到質量要求,他們一定要把生菜基地建在離村落1公里的地方,保證無污染;而且如果不按照時間發貨,就得賠償20%的違約金。
  爲了打開這個穩定的銷路,蒲長文和晉思偉決定破釜沉舟。2002年9月,他們與克若納公司簽訂了供貨合同。同時,爲了在管理上與總公司接軌,他們還閱讀了大量關於麥當勞原料流程方面的書籍;克若納公司每週提貨,都必須要他們填40多份貨物質檢表格,兩個莽漢子也都努力克服厭煩,一一做到了。
蒲長文與晉思偉誠懇虛心的態度和生菜的上好質量,令克若納公司非常滿意。幾個月後,克若納公司就將原來每月20噸的供貨量,提升到了每月80噸。
這下,蒲長文和晉思偉的信心更大了,他們想盡辦法提高產量。爲了保證生菜的新鮮度,他倆拿出40萬元購買了蔬菜專門保溫保鮮的設施,每隔半小時對蔬菜進行保鮮。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和完善,到2002年底,他們的種植基地擴大到了1500畝,月供貨量提高到了150噸,成爲麥當勞在中國惟一的生菜固定供貨商。這一年,他們的收入就突破了50萬元。
       
朝前看,小生菜開拓國外市場
漸漸地,只守着麥當勞一塊肥肉,讓蒲長文和晉思偉有點兒不甘心了。
  2003年7月的一天,克若納公司一次性向蒲長文和晉思偉加訂了700噸的生菜,並要求他們當月就發貨到廣州,然後由總公司統一向全國各地發配。接到電話時已是晚上5點,正下大雨,他倆晚飯沒吃便冒雨出去收購。但是因爲天黑,收購完生菜的貨車在回來的路上陷入泥坑裏,到第二天早上6點才把車擡出來。由於匆忙,他們忽視了生菜質量的檢查要求。
  兩人整整用了一個月,拼盡全力收購了這批生菜併發往廣州。他倆本來以爲可以向總公司提出增加供貨量,誰知總公司檢查貨物時,發現裏面有金屬片,於是全部無條件地退了貨。這次退貨,讓他們倆一下子損失了近20萬元!
  而此時,因爲蒲長文的努力,生菜種植基地已經超過了5000畝,經常出現賣不完的現象。但是,因爲誠信,即使是市場價高於麥當勞的合同價格時,他們也沒有向市場上銷售過一棵生菜。可是現在,不向市場銷售,這些被退回來的生菜怎麼辦呢?難道就這樣放在家裏,讓它壞掉嗎?
於是,他們把退回來的700噸生菜進行了嚴格檢驗,留下質優的生菜,並把目標瞄向了肯德基,準備開拓新的市場。經過打聽,晉思偉得知,中國負責給肯德基供應原料的是位於上海的亞泰公司。晉思偉與亞泰公司取得聯繫後,在對方有意向但還沒提出簽訂合同時,他就果斷地將10多萬元的貨發給了亞泰公司。
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他們一直沒收到亞泰公司任何消息。晉思偉心想:這下只怕是被騙了。蒲長文卻安慰他說:“不要緊,我支持你!得闖,不然怎麼能找到大客戶?”
誰知,兩個星期後,兩人卻突然收到了亞泰公司發過來的兌賬單。原來,由於地址等原因,延誤了收到兌賬單的日期。蒲長文和晉思偉不禁長舒了一口氣,與此同時,他們的魄力也得到了亞泰公司的欣賞。不久,亞泰公司便來嵩明縣進行了實地考察,並與蒲長文和晉思偉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就這樣,他倆把自己的生菜又賣進了肯德基。
2003年下半年,他倆聘請了專業管理人員,分別管理各個生產環節,同時將目光投向了更大的國外市場。
       
  經過考察,蒲長文和晉思偉發現日本有肯德基5000多家,相對於中國1000多家來說,生菜銷售市場更大。而他倆的生產基地屬於綠色產品基地,環境好,森林覆蓋率比較大,空氣污染小,生產技術高,這些使他們的生菜佔有很大的市場優勢。由於他倆已經贏得了上海亞泰公司的認可,他們與日本肯德基供應商聯繫後,對方很快決定在2010年5月對他們的綠色基地進行考察。這一消息讓他倆高興不已,因爲如果考察成功,那就意味着他們進軍國外市場的第一步成功了。
  爲了更快地與國際接軌,蒲長文和晉思偉的分工也更明確了。晉思偉負責開拓市場、產品包裝、印製宣傳品等,蒲長文則主要負責基地管理、技術生產和開發新的基地。他倆希望通過這種優勢互補精誠合作,讓自己的生菜生意越做越大,銷往世界各地。
在蒲長文和晉思偉的帶領下,當地的農民大部分都種上了生菜。兩年前,他們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還在爲溫飽問題發愁;現在,他們早已邁入小康生活;而蒲長文和晉思偉,也因此賺下了200多萬元。
  兩個大膽農民就這樣賣生菜發了,聽起來頗有點不可思議,其實細想起來,也是必然。也許你的生菜未必比蒲長文的差,可是你有向麥當勞和肯德基推銷自己的勇氣嗎?你敢對着最富有的買家說,我的東西是最好的嗎?你只有具備了這麼做、這麼說的底氣,你纔有走向成功的基礎。蒲長文和晉思偉成功的經歷啓示人們:打拼成功,既需要善於發現商機的慧眼;也需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經營理念;更需要遇挫不折、腳踏實地、不言失敗的信念和野心!如果你具備了這些條件與膽略,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除了打拼,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