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冬至推送文章素材

冬至推送文章素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9W 次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的起源與中國人的陰、陽觀念有關。下文是爲大家精選的冬至推送文章素材,歡迎大家閱讀欣賞。

冬至推送文章素材

冬至推送文章素材一:冬至大如年:皇帝的祭天大典、百姓的悠長假期

過去,人們最重視的節日除了春節就是農曆十一月的冬至了。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夜晚最長,古人便認爲陰氣瀰漫到了頂點,而逐漸衰竭的陽氣在走向寂滅的同時卻又迎來了新生。所謂“一陽來複”,冬至過後,春天的消息也就漸漸近了。

冬至祭祀

從漢代開始,“天人感應”就成了確認皇權合法性的重要邏輯之一。爲此,祭祀“昊天上帝”被視爲政權的重要典儀之一,而祭天的時間自宋代開始便規定在冬至這一天。

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冬至前一天,禮部尚書親自奏請祭祀,祭祀隊伍以銀甲鐵馬的騎兵爲前導,後隨七頭披着華美錦緞的大象,象背安置鎏金的蓮花寶座,象頭裝飾着金絲、金轡,騎象人亦靚妝錦服,遠遠望去有如神仙乘象下凡。跟隨在象隊後面的儀仗,分別持高旗、大扇,畫戟、長矛,旗面繪有龍虎、山河,長兵飾以豹尾、綵帶,儀仗隊身着五彩甲冑,遠望如祥雲一片飄忽而來。其後又有衆多勇士背斧扛盾、帶劍持棒,身着青、皁、紅、赭諸色服飾,護衛聖駕及公卿百官前往太廟。場面可謂千乘萬騎、車馬如龍。至夜三更,皇帝換上青袞龍服,頭戴綴有二十四旒的平天寶冠,足踏朱鞋,由兩位內侍扶至祭壇之前。壇高三層,共七十二級臺階,壇頂方圓三丈,坐北朝南設“昊天上帝”黃褥,一側設“太祖皇帝”黃褥,將祭天與祭祖並置。壇下道士雲集,禮樂歌舞絡繹不絕,壇外百姓數十萬衆頂禮膜拜,山呼萬歲,所有人都在這場儀式中獲得了自我認同。

冬至祭天被視爲國家大典,但皇帝有時也會因爲出征在外、身體有恙等特殊情由無法親自參與典禮,這時便會委派最受信任的皇子或大臣代勞。康熙年間,從冬至祭天的代祭事宜上,也能看出“九子奪嫡”此起彼伏的玄機。

根據劉潞的研究,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間,清聖祖玄燁曾四次委派其親自培養的政權接班人皇太子允礽代行祭天禮。然而隨着父子二人交惡,康熙四十七年玄燁下令廢除允礽的太子之位,並予以監禁。然而“自有廢皇太子一事,朕無日不流涕”,康熙四十七年冬,玄燁委派一等公、鑲黃旗滿洲都統阿靈阿代爲祭天,並在其祭天后召集衆臣,商議立儲一事。其實玄燁已經在向外傳遞復立允礽的信號,但沒想到阿靈阿公然提議立皇八子允禩爲儲君,並得到其他大臣附議,導致奪嫡之爭陷入白熱化。康熙五十八年以後,玄燁的健康狀況不佳,而此時允礽已經二度被廢多年,皇位繼承人的爭奪實際上只在後來居上的皇三子允祉、皇四子胤禛,以及允禩扶植的皇十四子允禵之間展開。康熙五十八年,被委派的是允祉,到了康熙六十年和六十一年,連續兩次得到委派的卻是胤禛!從冬至祭天代祭者的選擇上,已經可以看出玄燁晚年心允的繼承人正是後來的清世宗。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是冬至,十一月九日胤禛已經被派往天壇齋戒,誰料十三日晚間玄燁病危,胤禛被緊急召回暢春園,次日,清世宗胤禛即位。

冬至長假

宋代官方規定冬至、初一和清明休假七天。事實上,冬至長假的歷史可以溯源到漢代。《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白虎通義》曾解釋冬至休假的原因是這一天陽氣微弱,爲君者需順應天道,與民休息。到了魏晉時期,人們對冬至節儀的重視程度已經僅次於元旦(大年初一)了,《宋書》記載:“魏晉則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官稱賀,因小會,其儀亞於歲旦。”唐、宋、明、清,歷朝統治者都保持着對於冬至節儀的重視。

既然有悠長假期,老百姓們自然也會在冬至前後熱鬧地過個節。《東京夢華錄》說:“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饗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首都的節慶風俗往往會引起其他城市的效仿,《夢粱錄》就曾說南宋都城杭州的冬至節俗被各地學習效仿。

一提到過節,首先聯想到的就是節令美食——冬至的節令美食是餛飩。《燕京歲時記》說:“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古人認爲宇宙最初的模樣就像雞蛋,內裏渾沌一片,直到盤古開天闢地,纔有瞭如今的世界。因爲冬至日要祭天,所以選擇狀如雞蛋的餛飩來當祭品。當然,餛飩並非實際上的祭天之物,這種說法大約只是爲了冬至吃餛飩尋求一個合理化的解釋而已。除了餛飩以外,民間還有食用冬至糕團的習俗。《清嘉錄》記錄冬至時蘇州百姓以糖、肉、豆沙、菜絲爲餡,用糯米粉包裹起來作爲祭品,獻祭後就分贈食用。如今北方冬至這天還要吃餃子,而嶺南地區則會在冬至大擺筵席,閤家團聚。過去有“冬肥年瘦”的說法,說是冬至時家家戶戶都有糧有肉,所以吃得好,而到了過年前後反不如冬至時那麼豐盛了。

冬至這天上至士大夫家族,下至平民百姓,都要走親訪友,互相拜賀。徐士鋐曾寫到:“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紛紛衣帽鮮。畢竟勾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說到拜賀尊長,《太平御覽》還記載:“近古婦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襪於舅姑,踐長至之義也。”舅姑是丈夫的父母,這種習俗大體是要強調子女的孝順與家庭的和睦,同時也有檢驗女紅,提醒老人防寒保暖等多重用意。有些地區在冬至日還有拜賀老師的節俗,感謝老師一年來對學生的諄諄教誨。

九九消寒

黎明到來前恰是一天最冷的時候,“一陽來複”的冬至前後也是一年最冷的時節。舊時人們有從冬至日開始數九九八十一天以歷嚴寒的傳統。《九九歌》唱到:“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鹽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可以看出從冬至開始的前二十八天是最冷的時候,其後每過九天,天氣都更加晴暖。敦煌文書中亦有一件《九九詩》,也是用歌唱的方式述說數九寒冬的景狀,其中大約以“二九”、“三九”爲極寒,唱到:“二九嚴凌徹骨寒,探人鄉友覺衣單……三九颼流寒正交,朔風爲箭雪難消。”

清宣宗旻寧御筆題寫了“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題名“管城春滿”。

除了《九九歌》、《九九詩》,《九九消寒圖》在民間也很流行。《帝京景物略》記載:“冬至,畫素梅一枝,爲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這裏記載的是墨染梅花式的消寒圖。道光年間,清宣宗旻寧御筆題寫了“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畫,交由臣子用雙鉤法摹成空心字幅,並裝裱懸掛,題名“管城春滿”。“管城”是毛筆的代稱,“管城春滿”的意思是用筆填寫九九八十一畫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日填一畫,九字填滿就已經春滿人間。

清代文人之間亦流行舉辦消寒會,從冬至開始,每逢“九”日一聚,每聚或鑑賞古玩,或分韻賦詩,太平風雅,流播甚廣。例如清中期著名爭臣洪亮吉以收藏古鏡爲樂,他曾收到一枚南朝銅鏡,背銘“天上見長,心思君王”,可能是宮中姬妾逝世後的陪葬品,銘文悽婉哀怨。在消寒會上,他便以這八個字爲韻分與衆人賦詩。清代各地文人在消寒會上所作詩歌,留存至今已經成爲了清代節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詩人嚴夢琴在消寒會上所做詠梅詩,風流蘊藉,可備一觀,詩曰:“梁園舊跡已湮淪,別爲癯仙築水濱。百仞風寒吹縞袂,九華雪冷墮香塵。誰登白玉尋高士,合置黃金召美人。好似吾家垂釣處,一竿煙月一江春。”

冬至推送文章素材二:今年“冬至”緣何來“早”一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12月22日才應該是冬至,但是今年的冬至卻是21日。這是爲什麼,天文專家給予瞭解釋。

據瞭解,24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爲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爲一個迴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爲24個節氣。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一個迴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天,因此每個節氣在公曆年中的時間段平均約爲15.25天,其起始日期大體上也是固定的。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並不均勻,而且歷年的長度也不同,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因此節氣的具體時間就會有微小的變化。

對於同一個節氣,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滯後6小時或5小時,遇到閏年則要在此基礎上提前24小時。這樣,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個節氣在平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滯後1天;在閏年與前一年保持不變或提前1天。這樣一來,同一個節氣的起始點就有3個不同的公曆日期。

以冬至爲例,就有12月21日、12月22日和12月23日這三種情況。據統計,1841年至2100年這260年中,這三種情況出現的年數分別是75次、168次和17次。

記者翻閱天文年曆發現,21日爲冬至上一次發生在2012年,再下一次則發生在2020年。

天文專家提醒說,作爲我國權威的天文測算部門,紫金山天文臺負責實施我國的日曆編算和發佈,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社會上的一些年曆在冬至的具體時間上可能會有不同,公衆應以紫金山天文臺的發佈爲準。

冬至推送文章素材三:冬至大如年:北方地區吃餃子 填九九消寒圖作戲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民間素有“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大如年”等一系列說法,形象地說明了冬至的重要地位以及象徵意義,並形成了冬至吃餃子、餛飩,填描“九九消寒圖”等一系列習俗。

冬至,又稱“冬節”,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應,大致在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北京民俗學會祕書長高巍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衆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冬至後即開始“數九”,意味進入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在農耕社會,人們開始‘貓冬’”。

對於該節氣的名字,有一種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高巍解釋,過去認爲“陰極陽生”,冬至之後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那麼也就意味着陽氣在悄然滋生,故有此說。

中國古代則將冬至分爲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着身體。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古人還認爲,自冬至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爲正月,以冬至爲歲首過新年。《漢書》記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爲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古代官方還要舉行“賀冬”儀式。

具體到全國各地,過冬至的習俗則略有不同。就飲食來講,各地在冬至時有着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部分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到來後,填“九九消寒圖”在民間十分流行。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

“填圖從‘一九’第一天開始,等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消寒圖便大功告成了。”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劉一達表示,這也是過去比較有趣的娛樂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