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說說 > 空間說說 > 名人有哲理的勵志文章 值得摘抄

名人有哲理的勵志文章 值得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名人有哲理的勵志文章 值得摘抄

名人有哲理的勵志文章  值得摘抄

導語:有一種美是因爲我們很會欣賞, 有一種愛是因爲我們懂得互相珍惜, 有一種好心情讓我們積極向上, 學會把自己變得陽光, 學會懂得去欣賞, 正因爲這樣眼前的世界才讓人充滿渴望, 花兒才綻放的無比漂亮, 正因爲這樣的腦海中的優美記憶才值得時時精彩回放。這裏本站爲大家整理了三篇名人有哲理的勵志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名人有哲理的勵志文章  值得摘抄

一、《紅色抒情》張悅然

我非常不樂意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我又留在熱帶,留在熾熱的太陽下面過年了。

當這次的新年一點一點來到的時候,我發現我唯一的小小的願望就是走出去看到些中國紅。仍舊記得,第一個在新加坡過的新年,我一個人坐在樟宜機場看飛機起落。座椅旁邊的架子上有一種中國紅色的明信片。我拿了很多張,這樣的貪心。我覺得它們和我外婆最寶貝的那件緞子旗袍一樣柔軟光滑。

和朋友小舞去了叫做Bugis的商業區。這裏有個很凝重深沉的中文名字:武吉士。有個着名設計師設計的音樂噴泉,有些賣珠簾衣服的年輕孩子偏愛的商店,還有就是眼下這個剛剛搭起來的賣中國年貨的地方。

我看到了很多的中國紅,漸漸感動起來。都是些在中國看來最樸素的食物,被放在繫着紅色緞帶的籃子裏,像裹在襁褓裏打扮得好好的去見親戚的小孩子一樣:山東的花生,天津的十八街的麻花,還有沒有祖籍的飯糰一樣的年糕。年輕容光煥發的主婦們,圍在這條紅色小街裏,熱忱地挑挑揀揀。她們真的是單純的喜歡這些食物,喜歡它們光豔純樸的色澤,喜歡它們身上那股中國特有的芬芳,如果還多些,那麼她們還喜歡着丈夫和孩子們在享用它們的時候的無比歡欣的臉龐,喜歡他們將用來評價這食物的讚頌之詞。食物幾乎是她們對新年熱切歡迎的唯一原因。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呢,還有什麼呢呀。

我倒見過Bugis附近有一個可以求籤的中國廟堂。先前以爲只是一處風景,可是去年過年的時候偶然看到,才知道原來還是非常多的善男信女們的心靈歸屬。每逢除夕夜的12點,這裏會擠滿了人。他們手裏舉着一簇菊花,一步一挨地在這廟堂前面的大街上挪動。多麼長的大街啊,菊花一直高高地舉在頭頂不肯放下。最後纔來到廟堂裏,燒一炷不知道承載來多少希望的香。在嫋嫋的香火,淡淡的菊花香氣中,人們久久不肯散去,只是注視着這座看來年紀很輕的嶄新的紅色寺廟。這是我這樣一個在中國城市長起來的孩子未曾見到過的場面。我一時無法相信這是那個我在白日裏看到的節奏飛快的現代化大都市。

沒有熱鬧的拜年,沒有精彩的晚會。

不知道從那一年起,新加坡人開始看中國的春節聯歡晚會。他們非常喜歡。我的一個新加坡朋友說,她每年都要錄下這場晚會,她不明白爲什麼見到的中國人都批評這樣好的晚會呢。我想起新加坡長盛不衰的娛樂節目是從西方學了來的“如何成爲一個億萬富翁”,真的覺得我們的春節晚會好極了。

是個乏味的新年。在這個漆黑的新年前的夜晚,我和小舞從距離住所很遠的武吉士帶回幾株紅釅釅的桃花。我舉着長長的桃花上樓,我忽然想起來我兒時燃起的那一掛掛臘梅紅色的鞭炮。我擡起頭,看到桃花的蕾,明豔豔地紅着,忽然覺得像是被點着了。

啊,帶我飛上去吧。然後,然後落在中國。

二、《花蜜與蜂刺》秦牧

蜜蜂,這美妙神奇的小昆蟲給人讚美得夠多了。

當我們看到繁花似錦的時候,會想到它。嚐到黃澄澄、香噴噴的蜜糖的時候,會想到它。有時,就是看到出色的勞動者博採衆人之長,進行卓越的創造的時候,也禁不住想到它。

爲了採一公斤的蜜,蜜蜂在一百萬朵的鮮花上面,辛勤地飛行、釀造。而釀成的高度濃縮的蜜糖呢,不論蕎麥蜜、椴花蜜、槐花蜜、橙花蜜、棗花蜜、荔枝蜜、龍眼蜜以至其他甚麼的,顏色又都是那麼鮮豔,甜味那麼濃烈,可以保存得那麼長久,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很美妙的,世界上如果沒有蜜蜂,地球也將爲之減色。這小小的採蜜使者,它的活動方式使人想到勞動創造,也想到藝術和哲理。

可是,人們讚美蜜蜂,總是着眼於它所釀造的蜜糖,而很少去讚美它的刺。實際上,如果蜜蜂光會釀蜜而不具備戰鬥本領的話,蜜蜂的命運恐怕就相當糟糕了。我看過一個童話劇,表現的是黑熊在森林裏偷蜜,被蜜蜂螫得狼狽奔跑的故事。在森林裏,會偷蜜的動物大概不只黑熊一種。但黑熊偷蜜是很着名的,好些伐木工人都講過這樣的故事。如果蜜蜂失去了它的刺,那它在被人類收進蜂房養殖以前,遭遇大概就相當不幸,也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大量地繁殖了。

蜂刺和蜂蜜,實際上都同樣值得讚美。

一根蜂刺,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

如果單獨地看,它最多隻能使人的皮膚腫一個小小的疙瘩,但是累百累千的蜂,它們集體的蜂刺威力可就相當驚人了。凡給蜂螫過的人都知道,蜂在攻擊動物時那種英勇搏鬥、視死如歸的精神,簡直令人讚歎。我有一次給幾隻蜂螫過,雖然感到奇痛,但看到失去蜂刺以後,墜地掙扎死亡的傷蜂死蜂,心裏卻莫名奇妙地涌起一種欽佩的感情。

這些年來,中國的養蜂事業很發達,常見到一些外省的人,帶着一車一車的蜂箱,像草原牧民「逐水草而居」那樣,「逐花蜜而居」。特別是浙江省的養蜂人,「追蜜」的足跡幾乎遍及南北各省。在火車站裏,或者在甚麼正當原野繁花盛開的農村,我有時和這些養蜂人聊天,他們告訴我的事情常常使我異常驚異。有一個浙江養蜂人說,他曾經親眼看過:當一匹馬碰倒一個蜂箱的時候,整羣蜂的威力,竟然把那匹馬活活螫死。

能夠螫死一匹馬的蜂羣,也能夠把一個人螫死,那是用不着多說的。在國外和國內,都發生過這種事情[]。

大凡一個人如果有甚麼奇特的經歷,就總想把它告訴人們。我接到的讀者來信中,有一些就是陳述他們的奇特經歷的。江西有一個採藥人寫過一封信給我,說在江西的山區丘陵地帶,有一種土蜂,把蜂巢築在地下。飛行時發出強烈的嗡嗡聲,像轟炸機似的。有一次他和同伴上山採藥,一路挖着「黃精」。秋末冬初,正是挖黃精的好時節,他們越挖越多。不料一不小心,竟碰到了土蜂的巢穴。土蜂轟的一聲飛了起來,他的同伴才被螫了一下,立刻感到眼睛發黑,嘴巴發麻。這個採藥人素來知道這種土蜂的厲害,當地的山民傳說,被它圍螫的人傷重的可以致死。他立刻拋棄藥籃,拔足狂奔。但走了一段路,又覺得那滿滿一籃黃精,拾棄未免可惜,就折了一條樹技,當做武器護?着自己,再走回蜂穴附近,想取回藥籃。誰知穴口兩隻守?蜂,立刻向他襲來,他的大腿和下頷,又都給螫了一下,嘴巴馬上歪了,只好又跑步折回。抵家之後,臉部、手部、腿部,都腫得嚇人,用草藥醫療後,好幾天才逐漸消腫。五天之後,這個採藥人和他被救起的同伴爲了報復,又約了好幾個人,穿上雨衣膠鞋,帶了松脂、汽油、手電筒、袋子、鋤頭等等東西,到達蜂穴附近的時候,看到那籃藥材仍然好好地擺在地上。他們採集樹枝,趁天黑把它堆在蜂穴口,然後灑上汽油焚燒。在煙燻火焚之下,蜂羣終於喪失了戰鬥力。人們開始挖那個洞,洞口只有十公分左右,但是裏面的寬度和深度居然都約莫有一米。土蜂的巢像寶塔似的一層迭着一層。累百上千的土蜂,經過煙燻,失去了飛翔的能力,但仍然發出嗡嗡的聲音,密密麻麻地在巢上亂跑。這個採藥人的信中說,這時他心中竟忘卻了對它們的痛恨,不由得讚美起它們巢穴的精美和築巢的本領來了。

這種土蜂,廣東也有,山區的人們把它叫做「地雷蜂」,山民們提起它,也是談虎色變的。

野蜂的威力比起人類飼養的蜂來,是要大得多了。試想,普通的蜜蜂集體的力量尚且可以把一匹馬螫死,更何況大羣的野蜂呢!有一次我在海南島 吊蘿山的原始林區裏訪問,突然聽到一陣悶雷般的聲音,忙問旁人:「這是甚麼?」當地的人們指着天空道:「你看,一羣野蜂正在搬家。」我擡頭一看,果然看到一陣雲霧似的東西從天空掠過,威武的野蜂,成羣飛行時的氣概,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千百代的人們,對蜜蜂的讚美常常集中在它能釀造蜜糖這件事上面;我想,這是不大公允的。我們讚美它的蜜,也得讚美它的刺。試想,沒有刺的蜜蜂,它們的命運將會變成怎麼一個樣子!

三、《棧橋燈影》蘇雪林

聽見周先生說,青島有座棧橋,工程甚巨,賞月最宜。今夕恰當月圓之夕,向來寧可一味枯眠懶於出門的康,也被我勸說得清興大發,居然肯和我步行一段相當遠的道路,到那橋上,以備領略“海上生明月”的一段詩情。

這座棧橋,位置於青島市區中部之南海邊沿,正當中山路的終點,筆直一條,伸入青島灣,似一支銀箭,射入碧茫茫的大海。

青島棧橋,本不止一座,這座棧橋的全名是“前海棧橋”,示與那個位置於膠州灣裏的“後海棧橋”,有所區別。不過前海的這一座歷史久而工程大,又當繁盛的市區,遊人對它印象比較深刻,故稱之爲“棧橋”而略去其頭銜,有如西洋人家之父子,縮短名字的音節,以表親暱,這座棧橋居然成爲禿頭無字之尊了。

說這座棧橋歷史久,工程大,絕非誇張。它正式誕生之期爲前清光緒十六年,距離目前,已有四十餘年了。那時北洋海軍正在編練,李鴻章命人在青島灣建築此橋,以供海軍運輸物資之用。原來橋身是木架構成,德國人佔據膠州灣,改用鋼骨水泥建築,全橋長四百二十餘公尺,分南北兩段,南段鋼架木面,北段石基灰面。我國收回青島以後,將南段也改爲鋼骨水泥,於橋之極南端,添築三角形防波堤岸,橋面成爲“個”字形,全橋之長爲四百四十公尺,還有座八角形的回瀾閣,立於這“個”字形的橋頭,遊客登閣眺望海景,更增興趣。

棧橋的北端,又有一座棧橋公園,比起中山公園的規模,這隻算袖珍式的,但景物幽蒨可人意,設鐵椅甚多,給予晚間來此納涼的市民以不少的方便。

我們走到棧橋的南端,佇立在那防波堤上。新雨之後,烏雲厚積,不知是哪一隻無形的大手,把淋漓的墨汁潑在海面和天空,弄得黑沉沉的,成了吳稚老的漆黑一團的宇宙。海風挾雨意以俱來,涼沁心骨。空氣這麼潮溼,整個空間,含着飽和的水點,似乎隨時可以傾瀉而下。我們想今夕看月已無希望,那麼賞賞棧橋的燈光,也可以慰情聊勝。

棧橋兩邊立着兩行白石柱,每一柱頭,安設一盞水月燈,圓圓的,正像一輪乍自東方升起淡黃色的月亮。月亮哪會這麼多?想起了某外國文豪的雋語:林中的煤氣燈,是月亮下的蛋。現在月亮選取東海爲牀,將她的蛋一顆一顆自青天落到軟如錦褥的碧波里。不知是誰將這些月蛋連綴在一起,成了兩排明珠瓔珞,獻上海後的柔胸。海後晚卸殘妝時,將瓔珞隨手向什麼上一掛,無意間卻掛在這枝銀箭上了。

黝黑的天空,黝黑的海水,是海後又於無意間掛在銀箭上的一襲黑絨仙裳,明珠爲黑裳所襯托,光輝愈燦爛逼人。兩排燈光,映在海波上,躍蕩着,拉長着,空中的珠光與水中珠光融成一片,變成萬條糾纏一起的珠練了。我們立身橋上,尚覺景色如斯美妙,從遠處瞻望我們的人,哪得不將我們當作跨着彩虹,凌波欲去的仙子?

殘夏的海洋氣候,有似善撒嬌癡的十四五女郎,喜嗔無定。我們出門時,清風送爽,天邊已露出蔚藍的一角,誰知到了橋上,我們所盼的冰輪,卻又埋藏於深深的雲海。不過看到了棧橋上的燈影,覺得月兒不升上來也好,她一上來,這一片柔和可愛的珠光必被她所撒開的千里銀紗一覆而盡,豈非可惜之至!

雲層可以隔斷明月的清輝,卻隔不斷望月的吸力。今夕晚潮更猛,一層層的狂濤駭浪,如萬千白盔白甲跨着白馬的士兵,奔騰呼嘯而來,猛撲橋腳,以誓取這座長橋爲目的。但見雪旆飛揚,銀丸似雨,肉搏之烈,無以復加。但當這隊決死的騎兵撲到那個字形橋頭上的時候,便向兩邊披靡散開,並且於不知不覺間消滅了。第二隊士兵同樣撲來,同樣披靡、散開、消滅。銀色騎隊永無休止地攻擊,棧橋卻永遠屹立波心不動。這才知道這橋頭的個字堤岸有分散風浪力量的功能。棧橋是一枝長箭,個字橋頭,恰肖似一枚箭鏃。鏃尖正貫海心,又怕什麼風狂浪急?

錢鏐王強弩射江潮,潮頭爲之畏避,千古英風,傳爲佳話。這枝四百四十公尺長的銀箭,鎮壓得大海不敢揚波,豈不足與錢王故事媲美麼?

月兒還不上來,海風更涼了。我們雖攜有薄外衣,仍怯於久立,只有和這仙樣的虹橋作別,回到一個凡人應該回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