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人生 > 勵志人生 > 《葉問4》觀後感800字

《葉問4》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葉問4》觀後感800字

《葉問4》觀後感800字

導語:葉問系列電影口碑一直都很好,《葉問4》加入了一條葉問與兒子葉正之間的父子線,父子關係從最開始的緊張到最後完成和解。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800字《葉問4》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葉問4》觀後感800字

篇一:

先說說滿意的地方吧,武打戲的層層遞進,安排的很合適,李小龍的巷子鬥颯爽朝氣,葉問萬師傅屋內切磋鬥有種王戰王的老練厚重感,鮮明對比,感覺很好。不過後面升級打怪鬥讓我有點疲憊,沒啥特別感,只有單純打的很好,鼓掌鼓掌鼓掌的感覺。不過能做到這個已經很好了,跟對方來來回回一招一式打的都很真,都有掛彩,比手撕鬼子的尬打好太多了。

還有可能因爲我本人不是很喜歡甄先生,所以前面幾部都沒看過,但是看完這部,立刻理解了爲什麼葉問可以拍這麼多部,因爲確實值得一看,甄先生演技確實不錯,演的很葉問,打戲打的很師公

尤其打戲那麼精彩,居然還沒影響文戲的戲份,火候掌握的真好,幾個場景的轉換立馬明白了很多背後的意義,比如李小龍想展示中國功夫擴大中國功夫的影響力,卻被內排擠不理解,同時被外鄙視處處打壓,這種水深火熱的感覺兩個場景生動的讓人感受到了。其它就不多劇透了。

接着說說令我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太主角光環了!

拉出來一排掌門,都是幾下就做了炮灰。好吧,這就算了,你不肯多給他們戲份能理解。那麼這個祖宗幾代開發唐人街的太極頭頭萬師傅,幹嘛先搞的那麼個牛氣,切磋鬥都能鬥了個不相上下,咋個後面就那麼慫,都給跪了。

用裏面的臺詞感嘆句:詠春就能代表整個中國功夫?!

起碼你可以加段萬師傅在被抓時受到虐待之類的,影響到後面的發揮被跪了,這樣多讓人好接受啊。

還有關於M國的臺詞,自大到好蠢的感覺。有必要拉仇恨到把敵人寫成弱智嗎。

還好這些小尷尬點,只有很少部分被尬到,大部分基調看的很痛快。

篇二:

12月20日,《葉問4》登陸院線。原本有消息稱該片要改檔,結果還是強勢來襲。本以爲《葉問》拍到第四部,應該是提不起觀衆的興趣了。沒想到影片一經上映,不僅口碑爆棚,就連票房也創下佳績,甚至於同檔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票房都不及《葉問4》。有網友看完後,評價稱第四部是系列最佳。同時還力贊甄子丹的武打戲依舊很燃,成爲全片的看點。相比前面三部,打鬥戲不斷,沒有拖泥帶水,節奏緊湊,堪稱年末的大驚喜。

《葉問》第二部和第三部分別邀請到洪金寶和張晉,第四部則有吳樾加盟。論功夫水準,她不比甄子丹和吳京差,甚至還可能略勝一籌。《葉問4》能取得好成績,主要功勞在三個人身上,葉偉信、甄子丹和吳樾。一個好導演,兩個武打巨星,聯手打造出一部功夫佳作。整部影片的風格仍舊燃到爆,氣氛渲染得到位。雖然劇情太過平平無奇,但它做到一部優秀動作電影,所具備的各種元素。不誇張地說,《葉問4》的武打場面,比第一部的一個打十個,更加能打動觀衆的內心。

在小編看來,甄子丹和葉偉信給《葉問》系列,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從第一部到第四部,甄子丹從來沒令觀衆感到失望。誰能想象得到,即便是56歲了,甄子丹依舊很能打,他的票房號召力依舊還在[]。《葉問4》能取得成功,主要因爲影片的貼合本土文化。這就跟《星球大戰》在美國大火,而在中國卻遇冷的情況是一樣的。沒有星戰回憶的中國網友,對於《天行者崛起》的追求自然就沒那麼高。而《葉問》系列是一代人不可磨滅的記憶,所以就算口碑不好,都會去到影院支持。

篇三:

對於葉問這個人,給我的感覺很沉穩,但是很無趣,整個電影他的臺詞沒幾句,笑容也不多,也許大家會說電影這麼演纔有韻味,而且這麼演也印證了你說的沉穩,是,無可厚非,這些僅代表個人觀點。

現在生活在強壓下的80、90、00後,大家是不是更喜歡輕鬆的劇?但是不得不承認,葉問這個電影教會我們太多太多了,第一,對於最喜錢的小編我,那個校長說的話太震撼了,通俗說,就是要想孩子在學校上學,推薦信不行,一萬塊錢就OK,所以努力賺錢纔是王道。第二,印象比較深的是若男(中華總會會長閨女)被美國人欺負,他爸爸還讓她忍,這次是剪頭髮,下次指不定就是削腦袋了,天下怎麼會有這種父親,還不說,還真就有,還特別多,很不幸,小編就涉身其中,不過沒辦法,父母是孩子不能選的選擇。第三,就是承接第二了,若男父親終於不再忍了,跟美國總教幹起來了,雖然輸了,但是後面葉問贏了啊,其實輸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敢於反抗,尤其是現在的小孩,應該沒有一個父母是讓自己孩子忍氣吞聲的,現在的教育應該都是沒事別找事,遇事別怕事。第四,一代人一個思想,父母總是給孩子規劃好出路,殊不知孩子並不喜歡,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愛好,而且現在的孩子夠犟,大人是拗不過的。第五,葉問得癌症!我的親孃嘞!不多說!

篇四:

《葉問4》上映了,小編去二刷了,一刷因爲遲到了二十分鐘,沒看到前面,一進去就是葉問和萬宗華把玻璃桌子震碎了,可以看出國學功夫之精妙。

二刷之後,看完整部電影,還是激動萬分,打戲爽、燃、快,每一場葉問的心境變化都體現在招式之上,最喜歡的還是詠春大戰太極,第四部的葉問功夫更加凝練老道,吳樾把慢拳太極的實戰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兩人衣衫分黑白二色,拳走剛柔兩極,堪稱巔峯級別的中國功夫審美!

《葉問》的前三部,有過不好的評價,有人說甄子丹是在炒冷飯,故事的單調性,讓劇情都是爲了打而打,稍微好看的一部就是葉問和張天志的對決。

作爲一代宗師,葉問是傳奇,之前總想着葉問能夠一直拍下去,但看完《葉問4》之後,突然有點感傷,國產功夫片還會有嗎?看過《葉問4》的人,大抵都被裏面精彩的對決所吸引,而且這部電影的評分也是居高不下,可那麼好看的《葉問4》,就沒資格上微博熱搜嗎?

不是沒資格,而是年輕人對於功夫的意識逐漸薄弱,你會在微博熱搜上經常看到情感類問題的討論,也會看到各種網紅的消息,但對於正統的功夫,一些00後提不起興趣,他們看慣了功夫片中的特效,絕對不知道真正的功夫是需要“丹田運氣”的!

說完熱搜的事情,咱就就來探討一下國產功夫片的未來吧!在每個90後的孩童時代,都會被各種功夫明星所吸引,李連杰、洪金寶、成龍,再不濟也有李小龍的傳說,他們的功夫電影拳拳到肉,永遠都看不膩,可現在呢,已經很少有讓人看得痛快淋漓的功夫電影了!

甄子丹說,拍完《葉問4》之後,他就不再拍功夫片了,因爲拍功夫片要玩命,這些年,他拍過《詠春》、《戰狼傳說》、《殺破狼》、《導火線》,還有前面的三部《葉問》,每一部都是經典,從滿頭黑髮到頭髮花白,從腰桿挺直到微微駝背,不得不感嘆一句,甄子丹終究還是老了!

再說回功夫片吧,我們不討論那些用特效做成的武打片,單單說國內流量的功夫,《葉問》展現的是詠春拳,成龍《醉拳》中的醉八仙,李連杰《霍元甲》中的霍家拳、《黃飛鴻》系列中的無影腳,還有吳京《太極宗師》中的太極拳,每一個功夫都有門道,他們演的角色也成爲了那個功夫的代表人物,可傳承下去的又有誰呢?

顯然沒有,吳京也不再年輕,而且他的重心也不僅僅是功夫片了,不知道下一部能夠讓人看得熱血沸騰的會是什麼電影?

當然,《葉問4》中還有比較讓人驚喜的陳國坤的出現,他演過李小龍,在電影中他依舊飾演李小龍,僅此一次的打戲,就讓人十足佩服,而且耍雙截棍時,讓電影院的人都忍不住鼓掌,還有,在影片中,陳國坤再現了當年空手道大賽上李小龍的表演,那段錄像相信很多李小龍的粉絲都會激動萬分,因爲和當年的場景太像了!

這麼多年來,中國的幾個動作明星屈指可數,動作演員不等同於商業演員,一些演員以爲在舞臺上哭哭笑笑就能賺到錢,可功夫演員,十年磨一劍,還不知道有沒有用,再說現在的很多動作電影,他們只需要幾招花拳繡腿,再加上特效,也能讓人看得很激動!

篇五:

首先,葉問是一個大型的、有效的香港電影IP。從主演到動作,基本上是香港團隊,打鬥場面一直是香港電影非常出彩的地方,從李小龍、成龍、甄子丹、李連杰,我從小到大看了太多香港電影出品的動作電影。精彩、血腥、連貫、勁道。但這部電影已經演到第四部了,隨着葉問老去,新一代人的出現,難免少不了有菜雞互啄的場面,但我只喜歡看大佬打架。總之,武打動作還是從前的味道。

第二,我一直感覺在刻畫小細節方面,香港電影可能還要再學學內地導演,作爲一部商業電影,必須轉承要連串,情感是起伏的。在人物關係和場面情況中,葉問四里表達得很生硬,甚至多了尷尬,讓我甚至有點感覺多餘。(特指勝男的部分)

第三,這部電影出現的時間點很巧妙,今年對岸出了不少事情,這部電影在最後一部分的時候回顧了整個葉問的一生,看似是人物的回顧,我感覺更多地是回顧民族歷史,尋找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歷程。葉問不過是民族自信的標籤。在這個時間點,我們整個社會需要強大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葉問四的上映無疑在此刻狠狠地敲打對岸的份子的內心,同時呼喚個人對民族對國家以及對自我身份的認可和理解。

第四,這一點是我非常私人的觀點吧。我自小是跟着爸爸看香港電影長大的。香港電影充斥在我人生的很多層面,它像是一個一個片段組成了我身體某部分的DNA,我熱愛、好奇、探尋和觀望着香港文化的發展。其實前幾年開始不斷就有香港電影已亡的說法,因爲現在太多香港電影內容太重複,講不好真正的香港故事,甚至在今年的某個檔期點,五分之四的電影都是同一個香港演員主演。從香港演員到香港題材,重複性太高,沒有新意,沒有活力。所以一旦出現一個好的熱門的IP就會被充分利用,葉問是例子,澳門風雲也是例子(我這不是說澳門風雲是好IP)。其實,縱貫我這幾年所關注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等,也有一些獨特的充滿當代香港視覺的電影組成我所認爲的新香港電影文化,比如踏雪尋梅,再比如過春天,天水圍的日與夜。過去的香港電影從高大上的金融中心到現在寫小人物,寫政治問題,寫新移民,寫援交,從某些層面來看,香港輝煌的、高大的文化形象和城市形象也許已經不復以往。關注人,關注他們的生活,訴說他們的疑問,尋找問題的答案,以及探究和探索這個城市的未來,這是香港電影的新出路。以曾國祥電影的成功經驗爲例,香港電影內地化或者說兩地文化融合也極有可能是其中的一個方向之一,這裏不止止於香港電影,也有可能是香港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