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讀書名言 > 暢銷書《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品鑑賞

暢銷書《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品鑑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K 次

暢銷書《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品鑑賞

暢銷書《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品鑑賞

導語: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幸福也不是隻有一種幸福。要學會規劃自己的人生,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毅然前行。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分享這本書的內容鑑賞,希望大家對它能有更深的見解。

暢銷書《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作品鑑賞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珍妮特·溫特森的半自傳性小說。全書以主人公珍妮特的童年回憶作爲主線,以許多則自編童話、寓言故事、傳奇故事和聖經故事作爲副線,講述了珍妮特在家庭、信仰、學業、正常等等束縛中的掙扎,以及她的成長、交往、出走乃至與過去和解的經歷。正如作者所言:"是做正常的選擇,還是追隨自己的心呢?我很高興地看到,這本書確實幫助了許許多多的年輕女性。"小說流露出了大膽的、不同尋常的、光芒四射的精神力量,也許扭曲的童年陰影、生命中的那些陰霾從不會真正離去,但當我們做出抉擇,也就分離出一個屬於過去的自我,過去依然存在,但新我得以重建,我們也就找到了救贖。《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離家獨自生活、重新追尋愛的真理的主人公,就是我們自己。

人物介紹

珍妮特

珍妮特有着懵懂而波折的成長經歷。起初,珍妮特是一個狂熱的宗教信徒,後因愛上另一個女孩被迫離開教會。珍妮特不同尋常的性取向導致其與母親決裂,並離家出走獨自闖世界。在從事一系列不同的工作之後,珍妮特最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小說結尾處,珍妮特返回家鄉,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與母親的和解。

作品主題

英國當代女作家珍妮特·溫特森的處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書寫女同性戀題材的作品。這部半自傳體小說用第一人稱的手法敘寫了女主人公珍妮特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對自我同性傾向的認同而遭受到了來自教會、家庭以及男權社會的壓制,爲追尋自我和真愛最終走上了與家庭、教會決裂的道路。本文從性別政治的視角來探討女主人公珍妮特如何在宗教教義森嚴、男權文化霸權的環境中,大膽地認同自己的性別傾向,最終實現自我追尋的艱難之旅。

在女性主義浪潮的推動下,女性不再參照男性給定的標準,而是擁有自己的話語權和獨立的價值觀。隨着二十世紀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女性小說家力圖對小說的題材和創作手法做更徹底的實驗和改革。珍妮特·溫特森便是通過創新的手法探討愛情、身體和政治等話題最具想象力的一位作家。以女性主義的視角,剖析溫特森在其處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如何通過作品的整體結構、敘事模式以及題材選取等方式挑戰以男性爲中心的傳統價值觀、顛覆男性霸權,具有深遠的意義。

藝術特色

後現代主義敘事特徵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部在題材和創作手法上非常大膽的作品。小說取材於作者本人的成長經歷,卻又融入了神話傳奇、童話寓言等虛構的成分,從而模糊了傳記與小說之間的文類界限。同時,通過寫實性敘事和自我反思性敘事這兩重聲音的交叉和並置,溫特森揭示了小說的虛構本質和敘事性質。除此以外,小說還通過戲仿和互文的技巧對傳統、歷史和現實價值進行批判、質疑。所有這些都凸顯了作品的後現代主義敘事特徵,顛覆了傳統敘事策略和讀者角色,體現了溫特森在文學範式上的創新以及對主流文化意識形態的批判。

一、互文性敘事結構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以《聖經》舊約前8篇的篇名作爲小說每一章的標題。通過與《聖經》的互文,形成了對這部集權主義、父權主義、西方文明重要文本的後現代反諷,挑戰了事實與小說之間的區別。《聖經》文本本身已是錯綜複雜,既不是完全的歷史事實,也不是完全的虛構小說,而是一種事實與小說的統一體。溫特森重述這一文本,質疑了其價值和意識形態,藉此改變被壓迫和邊緣化的女同性戀者的地位。

溫特森通過對《聖經》的後現代戲仿,將女性主義意識貫穿於敘事之中,將《聖經》改寫爲一部以女性爲主體的半自傳成長小說,體現了小說敘事本身的可塑性,批判了異性戀的主導敘事模式,由此達到解構男權中心的目的。

二、嵌套性敘事結構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框架敘事是女主人公珍妮特的成長曆程,在小說的第二層,嵌入了寓言、亞瑟王傳奇和童話,形成了一個嵌套式的敘事迷宮。旨在採用多種敘事方式將嵌套敘事與框架敘事融爲一體,從不同角度實現與框架敘事相通的主題:女主人公在成長中,不斷努力掙脫強權母親的束縛,反抗單一父權話語的壓抑,追尋真正自我的艱難歷程。嵌入的寓言、童話故事和傳奇等虛構敘事展現了年輕女主人公所親歷的幻想,代表着年輕女孩成長過程中不斷變化着的身份,由此表現主體具有複雜的心理需求和多側面的自我。

作品影響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於1985年獲得惠特布萊德首作獎,被評選爲英語系學生必讀的經典讀物,入選《衛報》死前必讀的1000本小說,並被改編爲BBC熱門劇集,榮獲戛納最佳劇本等多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