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5K 次

《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每個人都是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一部英文小說,於2003年出版,連續兩年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在美國銷量超過700萬冊,全球銷量超過2000萬冊,已經被翻譯成42種語言。《追風箏的人》講述了兩個阿富汗少年關於友誼、親情、背叛、救贖的故事,小說不僅表達了對戰爭的控訴、還對阿富汗種族問題和宗教問題有深刻的反映。這部小說在評論界獲得廣泛好評,但同時也在阿富汗國內引起巨大的爭議。

分享一篇趙曉璃的《追風箏的人》讀後感文章:錯誤的愛,是他人的泥沼

清冷的夜,靜靜讀着《追風箏的人》,聽見依稀傳來的抽泣聲。

打開窗戶,順着聲音的方向,看見不遠處的窗子,亮着燈光——這戶人家,住着普通的一家三口,女人爲了上學的孩子,全職在家。

“我都是爲了你,爲了你!”聽不清爭吵的內容,只這句,字字分明,響徹在耳旁。

偶爾,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會見到這家的女人,對着身邊的孩子嚷嚷:“我爲你付出了那麼多,你怎麼一點也不省心吶?”

晚風陣陣,漆黑的天空,沒有星星;恍惚間,書中的風箏,就這樣在眼前生動了起來。

這是一窪愛的泥沼。

書中兩個孩子:阿米爾,自幼喪母,在他童年小小的世界裏,父親無疑是他的天,他的地,他說出的第一個字是“爸爸”;哈桑,說起來是僕人阿里的兒子,實則是阿米爾同父異母的手足兄弟,是父親年輕時與阿里妻子風流後的結晶,鑑於種種原因,他們從小是不知道這層關係的。在哈桑小小的世界裏,阿米爾無疑佔據着重要的位置,他說出的第一個字是“阿米爾”。

阿米爾的父親同時也是哈桑的生父,而他對哈桑心懷愧疚,加之哈桑身上有着他極爲欣賞的擔當與果敢,所以對哈桑表現出異常的關愛,這刺激到了年幼的阿米爾,由於阿米爾從小並沒有如父親所期望的那般具有男孩的樣子,甚至一點兒也不像他,於是阿米爾感受到的,多是父親的冷漠與忽視。

一場愛的爭奪戰,就這樣悄悄拉開了序幕。

阿米爾要爸爸全屬於他一人,爲了獲得父親的歡心,他把賭注押在了風箏比賽上。年幼的阿米爾深切體會到:“每逢樹木蕭瑟,冰雪封路,爸爸和我之間的寒意會稍微好轉。那是因爲風箏。爸爸和我生活在同一個屋頂之下,但我們生活在各自的區域,風箏是我們之間薄如紙的交集。”

那次風箏比賽,他終於獲得了勝利。哈桑義無反顧地替他追一隻藍色的風箏——阿米爾的戰利品。可厄運就此降臨,阿塞夫意圖奪取這隻藍風箏,可哈桑不給,於是,便強姦了他。而此時,阿米爾就在旁邊,卻一直不曾試圖營救哈桑。

“那迫在眉睫的厄運,是爲了某個高尚的目的......”每次看見綿羊被宰的場景,阿米爾腦海裏會冒出這樣的想法。

是的,獻身,以愛的名義,將自己獻身。

哈桑被阿塞夫欺凌,表面上是爲了保住阿米爾的戰利品,實質上哈桑覺得這樣做,有一種心甘情願的付出,在哈桑的世界裏,也許阿米爾,就是他困頓的時光中,不可多見的溫暖。

“哈桑盤腿坐着,陽光和石榴葉的陰影在他臉上翩翩起舞。我念着那些他看不懂的故事給他聽,他心不在焉地摘着地上雜草的葉片。”對哈桑而言,阿米爾如何能不讓他着迷呢?

毫無疑問,阿米爾身上有着哈桑觸碰不到的憧憬。或許,出身低賤的他在現實中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但好在命運之神,給了他一個阿米爾。

是的,阿米爾,確切說來,像是哈桑在這個世界上,一個理想的投射。

阿米爾身上有太多哈桑望塵莫及的東西,譬如高貴的出身,譬如淵博的知識,加之和他親密的玩伴關係,這樣一個人,讓哈桑是那樣,不顧一切地在他身上投射着,自己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

所以,從這一層面上來說,哈桑遭遇阿塞夫的凌辱而誓死保護那隻藍色風箏,一顆耿耿衷心之下,是對自己深切的迷失與絕望。

顯然,他希望阿米爾快樂,勝於他自己的生命。

哈桑因着阿米爾,似乎看到了一個,深深渴望成爲的另一個自己。

而阿米爾的眼裏只有父親,一個“隨心所欲打造身邊世界的人”,他的眼裏,只有黑與白。

當父親發現,阿米爾不像他,厭惡之情溢於言表。

“孩子又不是圖畫練習冊,你不能光顧着要塗上自己喜歡的色彩。”拉辛汗對這位父親說的話,並沒有引起這位父親的警覺。他依舊隨心所欲地,對這個沒有運動熱情、只知道看書寫字的男孩,一如既往地表現出失望與冷漠。

小小的阿米爾無法知道,原來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弟。在他的眼裏,父親對哈桑的熱情,令他心生嫉妒。於是,就在他目睹哈桑受到侵犯的時候,竟然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爲了贏回爸爸,也許哈桑只是必須付出的代價,是我必須宰割的羔羊。”

哈桑爲了深愛的阿米爾,什麼都可以奉獻出去;而對於阿米爾來說,這種“真誠的奉獻”,只能讓他揹負沉重的心理包袱。

生命,遵循它的軌跡,輪迴。

多年之後,哈桑及妻子死於非命,留下一個兒子叫索拉博;而阿富汗,被塔利班入侵,索拉博如同當年的哈桑,被阿塞夫欺凌;得知真相的阿米爾重返阿富汗,拯救索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