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夢與人生,究竟何者爲真?

夢與人生,究竟何者爲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K 次

夢與人生,究竟何者爲真?

多彩人生與黑白判斷

作者:羅志田

多年前和一羣朋友一起讀弗洛伊德,“夢”常常是談話的主題。一位後來進入電視行業的朋友曾提出一問:夢裏的景象是彩色的還是黑白的?大家恍然發現,竟然沒有人能給出肯定的答案。我後來夢醒之時,也常努力想要回顧夢中場景,試圖解答上面的問題,結果總是勞而無功。這時候才領悟到,《莊子》提出的夢與人生究竟何者爲真,確實難以遽斷——那幾乎就是兩個似乎關聯卻又相距甚遠的世界。

今日的年輕人或許不能理解上述關於夢境的提問,在當年,那問題還真帶有幾分影視圈的專業思考。色彩斑斕的影視畫面,其實也就是近幾十年的事。年齡稍大的人,都經歷過從看黑白電影到五彩電影再到多彩電影的轉變過程(電視亦然)。在畫面是黑白的時代,影視與人生彷彿也有點像兩個世界。人生中不乏“面帶豬相,心頭明亮”的事例,影視中演員的美醜與角色的正反則基本成正比。或許正是黑白的影視促成了黑白分明的類似思維,且延續了很久——形象一般的“實力派”演員大出風頭,也就是近十多年纔出現的新潮。

小時候看電影,最喜歡分辨好人壞人;見到爭鬥的場面,總欲立刻見個輸贏。這大概是小孩子的常情。著名出版家高鳳謙曾回憶說:他在家裏讀書看報,身旁的小女兒總是問“某與某孰賢?某事利害何若?”而他也總要引孔子之言,說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小孩子的類似提問,常被大人和老師指正。而高家這樣的提問和回答能多次重複,可見要改變小孩子的見解,也非易事。

通常書讀多了,說話就更有分寸;很多時候,確實需要像胡適所說的那樣“展緩判斷”。然而在遇到“皇帝的新衣”一類狀況時,兒童的見解就比成人的更可貴。人生在世,有時也需要某種確定的判斷。黑白分明的思維自有其好處,即直截了當。其不妙之處也同樣明顯,就是太過簡單化。

現在的人都愛說越是民族的越有世界性,但五四後提倡世界文學的,正要削除文學的地方色彩。聞一多就曾警告說:將世界各民族的文學都歸併成一樣的,等於把各種顏色合成一種顏色,恐怕文學要失去好多的美。他強調,“一樣顏色畫不成一幅完全的畫”,要建設一個好的世界文學,只有各國文學充分發展其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