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白巖鬆同學聚會感言:每一次聚會使得親情進一步發酵

白巖鬆同學聚會感言:每一次聚會使得親情進一步發酵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91K 次

白巖鬆同學聚會感言:每一次聚會使得親情進一步發酵

關於同學聚會,網絡上有一段很經典的描述:

畢業5年後,我們成婚的一桌,未婚的一桌;

10年後,有孩子的一桌,還沒孩子的一桌;

15年後,原配的一桌,二婚的一桌;

20年後,酒量好的一桌,差的一桌;

25年後,國內的一桌,國外的一桌!

30年後,葷的一桌,素的一桌!

35年後,退休的一桌,沒退的一桌!

40年後,有牙的一桌,沒牙的一桌;

45年後,自己能來的一桌,扶着來的一桌;

50年後,說來就到來的一桌,說來沒來的空一桌;

55年後,能來的一桌,不能來的照片一桌。

60年後,已經湊不到一桌。

人生真的很短暫,過去的只能成爲回憶。如果可以,和同學們聚聚吧,珍惜每一次見面的機會!

來看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關於“同學聚會”的一些感悟:

人到中年,常聽到旁邊的同齡人自嘲:老了。

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化則是:過去的事情一清二楚,而今天上午做了什麼,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如果這就意味着老了的話,那自己恐怕早已老去,因爲每一次同學聚會,局面都大致如此。上學的事情,每一個細節都被挖掘出來,知道的不知道的都知道了,然而聚會前後那幾天怎麼過的,好像都忘了,因爲注意力都在聚會當中。

不知什麼因素,一種時尚正在快速地擴張,那就是同學聚會。兒子與同伴們十來歲已常有聚會,母親,七十多了,一回老家,最盼的也是老同學聚會。而我,也經歷過,昨天晚上剛剛和高中同學喝完大酒,今天上午十點,小學同學已經在家門口守候,中午喝之前,還要趁清醒提醒自己:晚上還有初中同學的聚會,萬萬不可被酒衝昏了頭腦,可酒杯一端,誓言煙消雲散。

一個班級,是否可以常常聚會,一來要看上學時期班級的氣氛和友情的密切程度,二來要有幾個熱心張羅的人,用他們的辛苦與熱情點燃那些半推半就欲走還留的同學,第三,還需要組織者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總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聚會的理由。

比如我的高中班級,十年一大聚,五年一中聚,有同學從外地回了老家就是一小聚。而在北京的中學同學,在日常聚會之外,還開創了每年九月一日必聚的傳統,因爲“開學了”。

有一次在飛機上,看雜誌上一篇對導演康洪雷的訪問。他和我一樣,也是內蒙人,每年,他都會回草原,和同學們在一起,不用說《士兵突擊》,不用說《激情燃燒的歲月》,大家就說過去,就是大口大口地喝酒,而且行也行不行也行,只要酒下得順利,同學們和自己都會很釋然:這小子沒變,還是咱們的那個老同學。

看到這裏,我熱淚盈眶,只好合上雜誌,再沒看剩下的半本。沒辦法,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