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從太極拳理論看企業管理

從太極拳理論看企業管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太極拳理論與企業管理

從太極拳理論看企業管理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源遠流長,習練太極拳,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陶冶情操、修身養性,還能從中夠領悟到太極拳理論與企業管理相通的很多內涵。剛柔相濟的太極理念,可以作爲很多公司發展企業文化的有力支撐。

一、剛柔相濟

“剛柔”兩字的結合來自於我國的傳統典藏。其中《易經》雲:“剛柔相推,崇德廣業。” 談古論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大到目標管理和“共同願景”規劃,小到執行力監控中細節監督、再到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西方的科學管理思想在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中不斷得到嶄新的詮釋。其實企業強調管理流程和制度的執行,這都是剛性的,而中國的企業中人的因素總是超越剛性流程,這也就使得國內企業管理中剛與柔的矛盾突出。

企業的管理者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流程,但事實上,再完美的流程恐怕也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許多情況下,我們需要在固有流程上加入很多人進來參與,也就是柔性管理爲什麼需要與剛性管理的結合原因。“剛柔相濟”更多地意指,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有機結合,這也是企業管理者希望實現的管理狀態。我們企業卓越績效管理和平衡計分卡管理的推廣,將企業大廈的鋼筋鐵骨拼合在一起,但也不可缺少人行爲控制的目的與其共同構建一個協同管理平臺,這就如鋼筋鐵骨不可缺少了螺栓和鉚釘一樣。在用流程和制度搭建起來的企業大廈骨架上,人性化管理則更呈現着濃厚的“家文化”氛圍。

任何一個組織的正常運作都需要工作流,簡單的說,在企業構建流程的時候有兩種要素:一種要素是流程已經固定,不能更改;另一種要素則是將“人”放在主要位置,以應對變突發事件,避免制度僵化。就拿平衡計分卡中的績效考覈來說,我們要因對象而異的靈活運用。具體而言,管理層(或其他非操作工)的業績分配採用同企業、部門和個人業績掛鉤方式;而操作工卻不能同公司、部門業績掛鉤,應直接根據個人業績計算業績工資。因爲操作工的任務就是保質保量的生產,而不用對因市場、交貨期等因素導致的公司業績負責,只要出色完成職責,企業就應該支付較高的業績工資,這樣更能激勵員工努力工作,而不會產生因“市場環境不好,再努力企業也不行”,而放棄個人努力的消極想法。管理層員工因爲對公司業績的好壞負有經營、指導責任,所以更應該同公司業績和部門業績掛鉤。這就是“人”的需求,也就是柔性的部分。

二、剛中帶柔 渾然一體

有人將企業的管理者稱其爲太極拳者。真正的太極拳功夫是經過練剛致柔、柔極生剛、剛極又生柔、剛柔成半、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的渾然太極境界。在太極拳的練習,第一步就要去僵求柔。在企業管理中追求的認證、標準,以及各種層面和體系的初衷就是希望固化流程、剛性管理。但過分的強調剛性管理可能就會出現工作效率降低的問題。

我們還以平衡計分卡的管理爲例,企業在導入和實施平衡計分卡的過程中,歸納起來大致有三點,即適用範圍、考覈週期和結果運用。很多企業存在這樣一種理解:全體員工都應該適用平衡計分卡,上至總經理,下至操作工,人力資源部應該督促他們每人都填寫一張卡片,而這張卡片應該包含平衡計分卡的四個層面。其實不然,平衡計分卡更適用於對公司整體業績的考覈,理由有三點:

第一、平衡計分卡是促進戰略執行的管理工具。公司整體業績高低,主要也就是體現在公司戰略的最終執行結果上,也就是體現在平衡計分卡四個層面的完成情況上。

第二、單個部門和員工的努力無法完成企業戰略,只有協作才能達成企業戰略,這從反面證明平衡計分卡更適用於公司級,而非部門級和員工個人。

第三,如果每個部門、每名員工都按照平衡計分卡的四個層面制定考覈指標,一方面現實意義不大,另一方面也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正確的做法應該首先各部門根據公司四個層面的考覈指標分解本部門的KPI,然後根據員工所在部門的KPI制定個人考覈指標。部門和員工的考覈指標應該來源於平衡計分卡,但是不應該侷限於平衡計分卡。人力資源部根據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可以適當補充考覈指標。至於員工個人考覈指標,授權各部門自行制定更爲恰當,人力資源部只用負責到部門一級。

因此平衡計分卡的管理,也必須做到剛中有柔渾然一體,才能應用自如。

三、化柔爲剛 韌勁十足

剛與柔是太極拳中的一個對立關係,是相對矛盾又統一的,並能相互轉化。按照陰陽學中無極生太極,太極分陰陽的原理,陰代表柔、陽代表剛,因爲陰陽是可以相互轉的,所以剛柔也是相互滲透的。練習太極拳強調先去僵求柔,然後再集柔成剛,而後始能剛柔相濟。拳論講:“極柔軟,方能夠極堅剛。”去除僵勁,是爲了達到經脈暢通、舒筋活絡的目的。使原來比較僵硬的動作變得比較靈活,協調性也較好,這樣,就產生了柔勁,同時就產生了內勁的感覺。到這個時候,就不能一味的求柔了。否則就要失之過柔,而是要求在鬆柔的過程中向堅剛逐漸過渡,就是“積柔成剛”的階段。

企業管理也是如此,引進的管理制度和理念是剛性的,其實也就是僵硬的死板的,要想爲本企業所用,必須經過與企業的實際相結合,使僵硬死板的理論變得靈活,但是靈活並不等於要脫離管理機制,是爲了更好地制定出符合自身的管理體系,以適合企業的自身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