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智慧歷史小故事及感悟兩則

智慧歷史小故事及感悟兩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K 次

智慧歷史小故事及感悟兩則

故事1 漢高祖定軍心

漢高祖在洛陽南宮,從閣道上望見許多將領常常三三兩兩坐在沙地裏議論。漢高祖問道:“這是在說些什麼?”留侯張良答道:“陛下還不知道嗎?這是在圖謀造反啊。”高祖說:“天下剛剛安定,是什麼緣故還要謀反呢?”留侯說:“陛下以平民的身份起兵,靠這班人打下江山。如今陛下貴爲天子,而封賞的都是陛下親近、喜愛的蕭何、曹參這些老朋友,而誅殺的都是陛下平常怨恨的人。如今軍吏計算功勞,認爲天下之地不夠封賞,這班人既擔心陛下不能全部封賞,又害怕被懷疑到往日的過失而遭受誅殺,所以就聚集在一起圖謀造反。”高祖於是憂心忡忡地問:“該怎麼辦呢?”留侯說:“陛下往日憎恨的人,羣臣都知道的,哪個最爲厲害?”高祖說:“雍齒與我有舊怨,他曾經多次困辱我。我想殺他,因爲他功勞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說:“現在趕緊先封雍齒給羣臣看,羣臣見到雍齒受封,那麼大家對自己受封都會堅信不疑。”這時漢高祖便設置酒宴,封雍齒爲什方侯,並加緊催促丞相、御史論功行賞。羣臣參加酒宴後,都歡喜地說:“雍齒都能封爲侯,我們這些人就不必提心吊膽了。”

張良的謀略舉世聞名,但是因爲體弱多病,沒有直接的戰功,卻在很早就被封侯。劉邦的將領大都出身農民,目光比較短淺,所以愛發牢騷,但是也容易籠絡,張良建議將名聲最不好的雍齒封侯,一下就將他們的疑慮冰消瓦解。

【感悟】

抓住下屬的心理,巧妙地穩定他們的情緒,是領導者解決諸如職稱評定之類的難題的方法。利益均衡,不傷害屬下感情,又能提高自己的威信。


智慧歷史小故事及感悟兩則

故事2 範文正拔士

范仲淹任用士人,一向注重人品而不拘小節,如孫威敏、滕達道,都深受重視,范仲淹擔任西北軍事長官的時候,所選用的幕僚,大都是一些被貶謫而尚未復官的人,有人覺得這很奇怪,范仲淹說:“有才能而沒有過失的人,朝廷自然會任用他們。至於那些不幸被官吏評議而遭處罰的可用之才,若是不借機啓用他們,就會變成廢人了。”因此范仲淹麾下人才濟濟。

范仲淹作爲一代名相,其文學傑作《岳陽樓記》中發出的感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爲後來者所崇尚效仿。范仲淹身世坎坷,從社會的底層一步一步走到最高領導層,經驗和閱歷極其豐富,充分了解民間的疾苦,對基層的情況有深刻的認識,所以他任用人才的時候會注重人品,以簡樸而實際的眼光看待人才的取捨,並大膽使用被貶謫的官員。更令人感動和佩服的是,范仲淹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千方百計利用人才。避免人才流失,爲國家挽回了不少損失。

【感悟】

使用人才不拘小節,是領導者的理想境界。不過,實際操作起來始終難免世俗偏見的干擾。一些小事上不夠審慎的人才很可能會受到非議,而遭受處分的人才也可能因爲受到同事不公正的待遇而沉淪下去,這都是組織的損失。如果領導者不能在這一方面有所作爲,組織中的士氣總會受影響,畢竟人才不平則鳴,氣氛也難以活躍。

選拔人才應不拘一格,用人用的是員工的優點與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