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名人讀書的典故或事例

名人讀書的典故或事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名人讀書的典故或事例

名人讀書的典故或事例

導讀:書是我們的知心好友。當淋浴在燦爛的陽光中,膝上攤開一本書,聞着紙上散發着的油墨清香,旁邊放上一杯水,聽頑皮的風娃娃吹開書頁的美妙聲音,我的心裏充滿了快樂。在我孤獨的時候,書陪伴着我,使我感到溫暖;在我傷心時,書使我感到快樂,讓我感覺世界是多麼有趣。下面是小編爲你精選的名人讀書的典故或事例。

名人讀書的典故或事例

名人讀書的典故1.車胤讀書:囊螢映雪

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爲此十分苦惱。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裏默默回憶着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裏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

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裏,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藉着螢光苦苦地讀書。

名人讀書的典故2.蘇東坡讀書故事

東坡學識淵博,他有一種“各個擊破”的讀書法。他認爲一本書每讀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個問題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讀,就能達到事事精通。一本書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瞭解某一個方面。

比如想探究歷代興亡治亂的原因,那麼就從這個角度去讀;要探究史實典故,就換另一個角度,再讀一遍。這個方法雖有些笨,但這樣讀過之後,各個方面都經得起考驗。

名人讀書的典故3.懸樑刺股

在東漢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政治家,他叫做孫敬。孫敬在年輕的時候特別勤奮好學,經常把自己鎖在屋裏面不停地讀書。每天他從太陽剛升起就開始讀書,一直讀到天黑,有的時候還會廢寢忘食連飯都不吃了。孫敬每天讀書的時間特別長,有的時候特別疲憊了也不會休息,但是時間久了身體也扛不住。每天一到晚上的時候就特別困,但是他不想早早的去睡覺,害怕影響自己學習,於是就想出了一個很特別的方法。衆所周知,在古代時期,男人的頭髮都跟女人一樣特別長。於是孫敬找來了一根繩子,把繩子的一頭綁在房樑上。這樣一來,每次只要他讀書讀的又累又困,忍不住打盹的時候,頭只要稍微低一點頭,這根綁在房樑上的繩子就會立馬狠狠地牽住頭髮,把頭皮扯的很痛,就像快扯掉了一樣,這樣他馬上就會清醒了可以繼續學習。

在古代的戰國時期,有一位政治家很有名氣,他叫做蘇秦。蘇秦在年輕時學問並不高,所以他去到好多地方做事都沒有受到重視和重用。在外闖蕩的路途不順利,於是蘇秦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後家人對他極爲冷淡,就像當他不存在一樣。家人的態度對蘇秦的刺激特別大,因此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發奮讀書。蘇秦開始學習之後經常讀書讀到半夜,特別疲憊很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可以讓自己頭腦清醒的辦法,他準備了一個錐子,只要稍微一打瞌睡,他就會用這個錐子特別用力的在自己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的話,蘇秦就會突然間感覺到疼痛就會清醒起來,繼續讀書。

名人讀書的典故4.鑿壁偷光

在西漢時期,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大學問家,他的名字叫做匡衡。匡衡從小就非常喜歡學習讀書,可無奈的是家裏條件很差,根本買不起蠟燭,於是一到晚上天黑的時候他就沒有辦法繼續看書,沒有光實在是什麼都看不見了,因此他經常爲這個事情而發愁。有一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家裏的牆壁上似乎有一些些亮光,於是他便起牀想看看是怎麼回事兒,原來是因爲牆壁裂了一個很小的縫,鄰居家亮亮的燭火恰巧就從這個小縫中穿了過來。

匡衡看完之後立馬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家裏面找來了一把鑿子,把牆壁裂縫的地方鑿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孔,這個時候立馬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從此以後,每到夜晚匡衡就藉着這道燭光看書。

名人讀書的典故5.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爲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爲了早早起牀,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牀,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牀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牀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爲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名人讀書的典故6.顧炎武讀破萬卷書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點奪走了他的生命。雖然他體弱多病,但是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顧炎武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鑑》,終於成爲一代大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