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三字經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三篇

三字經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三字經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三篇

三字經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三篇

導語:《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啓蒙教材,對兒童很有教育意義。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三字經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三字經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三篇

篇一:

【原文】

有古文 大小篆 隸草繼 不可亂 若廣學 懼其繁 但略說 能知原

【註釋】

古文:這裏指甲骨文和金文。

隸:隸書。

草:草書。

廣學:多方面廣泛的學習。

懼:害怕、恐懼。

繁:多。

略:大略、大概。

原:根本、原由。

【語譯】

我古代的文字類很多,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和草書,在學習時,一定要把這些文字認清楚,以免混淆補情。

在整個宇宙裏,知識實在太豐富了,如果你想廣泛的去學習,那是很不容易也無從學起的事。不過,如果能夠大略的做個研究,還是能夠了解其中基本的道理的。

【故事】

中國文字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不斷演變而成的。

在沒有文字之前,聰明的人類要記事或表達意思,多以結繩及繪圖的方式來代替。

據說,到了皇帝時,史官倉頡覺得沒有文字十分不方便,就以日月鳥獸的形狀所到來的靈感,照着樣子畫出來,成了最早的文字。

後來要了解文字的演變過程,可以靠古代的書籍器物,得到概略的瞭解

像刻在牛骨和龜殼上的文字,是現今所挖掘到最古老的文字,由於是用刀刻的,所以“甲骨文”的最大特色是轉折處多成方角,如“丙”在甲骨文中,便是寫成:“四”(下面沒有橫)。

金文,是刻在金屬上的文字,文字的線條比甲骨文複雜寫。後來,有了較進步的大小篆,大篆的結構方正,左右對稱,小篆的字體已略具國字的雛型了,線條簡化勻稱,如“馬”字,在小篆中就寫“馬”。

到了隸書、草書時代,中國文字已經到了定型的階段了。

篇二:

【原文】

凡訓蒙 須講究 詳訓詁 明句讀 爲學者 必有初 小學終 至四書

【註釋】

訓:教育指導。

蒙:小孩剛開始讀書識字叫蒙。

訓詁:研究字的意義。

句讀:一句爲句,半句爲讀。

爲學者:做學問的人[]。

小學:指研究字形、字音、字義的學問。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語譯】

凡是教導剛讀書識字的學童,必須正確的講解義理,考究實事,不可以馬虎從事。首先必須讓他們瞭解每個字的意義,接着再教他們瞭解句讀,使他們懂得如何斷點及朗誦。

研究學問,一定有起頭的地方,把小學讀完了,便可以開始念《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四書了。

【故事】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好的開始,求學問也不例外,打好了基礎,才能追求其他更高深的知識。

研究字形及句讀可以說是研究學問的基礎。

就句讀來說,雖然稱不上什麼高深的學問,但是如果不認真學習,把標點符號放錯了位置,可能會造成許多麻煩呢!

從前,在唐朝有個員外,有一天,他請了一位新的管家,由於天性吝嗇,就和新管家約定,限制他每日的伙食如下:“無雞鴨也可以,無魚肉也可以;青菜萬萬不可少,酒也不可。”

但是員外立下這個條約時,條紋中並沒有標點符號。

一年之後,管家在辭職時,向員外要求補償他的伙食費。員外理直氣壯的把當年立的條約拿出來,而這個管家立即拿筆將他改爲:

“無雞,鴨也可以;無魚,肉也可以;青菜萬萬不可,少酒也不可。”

這下子,員外無話可說,只好賠錢了,這故事充分說明了句讀的重要。

篇三:

【原文】

論語者 二十篇 羣弟子 記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講道德 說仁義

【註釋】

論語: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編的書。

記:記載。

善言:善言善語。

孟子:孟軻所寫的書名。

止:與“只”相同 。

【語譯】

《論語》這本書,共有二十篇,是空子的弟子和再傳的弟子,把孔子或是孔子弟子曾說過的善言善語,記載編輯而成。

而《孟子》這本書,共有七篇,整本書的主旨,是在談道德仁義的道理。

【故事】

《論語》和《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 最重要的書籍。而孔子和孟子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學問家,關於他們的故事非常多,因此我們在這裏只舉一個來說。

有一次,孔子在教弟子們道理,弟子們照例圍坐在孔子的身邊,年僅二十四歲的增參也坐在其中,他是個自省能力很強的學生,所以孔子很欣賞他。

席間,有弟子問孔子:

“老師,爲什麼您講的道理都那麼複雜呢?”

孔子聽完這個問題,看看這爲弟子,又望望曾參,然後回答說:“我的道理是渾然一體,而能貫通任何事物的。”

說完,便離開了。

滿頭霧水的弟子們圍着增參,曾參微笑着回答他們:

“老師所說的道理,就是我們能推己及人,一切以誠心最重要。”

雖然是簡單的兩句話,但是,真要做好,還不太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