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有關孔子的故事(通用18篇)

有關孔子的故事(通用1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K 次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孔子的故事,歡迎閱讀。

有關孔子的故事(通用18篇)

孔子的故事 篇1

孔子是歷史上一個很有名氣的人,他一生桃李滿天下。我很崇拜他。今年,劉老師讓我們買了一本《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介紹了孔子一生的歷程,使我們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孔子了。

這本書中最讓我回味無窮的是;孔子從政的那部分。孔子剛開始當中都宰,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條。接着,魯定公又讓他做司空。任司空時,他和他的弟子一起調查農業生產情況,還興修水利。司空沒做多久,孔子又被升任爲司寇。任司寇時,他實施一些法律,還創了最早的陪審團。他斷父子互訟案,智救大野澤,又在夾谷和齊國會盟取得了勝利,又誅殺可正卯,還抑三桓墮三都。孔子爲政的時候,民心歸服,一派政通人和的景象。

我合上書本,閉目沉思:孔子可真是個清官呢!他忠心中力爲老百姓辦事,用一顆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不百姓財產,他可真是個清官。孔子曾經說過:“做官就要身體力行,爲老百姓做出模範,還要勤政愛民,永不懈怠。”只要這樣做,纔算得是個好官。

可是有些官卻不這樣做,比如衆所周知的,他身爲一名國家高級幹部,本應爲民謀利,爲民造福。可是貪婪的私慾導致他,肆無忌憚地收賂,謀取非法利益,而且數額特別巨大。像這樣的人就是貪官,我們不可以學習他。鄭培民說過:“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爲先。”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應該記住: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我們應該永遠爲人民服務,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讓我們從小學好文化知識,爲長大後爲人民服務打下紮實的基礎。

孔子的故事 篇2

子夏問於孔子曰:“顏回之爲人奚若?”子曰:“回之信賢於丘。”曰:“子貢之爲人奚若?”子曰:“賜之敏賢於丘。”曰:“子路之爲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賢於丘。”曰:“子張之爲人奚若?”子曰:“師之莊賢於丘。”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四子何爲事先生?”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信而不能反,賜能敏而不能詘,由能勇而不能怯,師能莊而不能同,兼四子者之有以易吾,弗與也,此其所以事吾而弗貳也。”

評議:這段話寫出了孔子在堅守與揚棄之間自由出入的境界。與他的四大弟子偏於一隅不同,孔子亦信亦反、亦敏亦詘、亦勇亦怯、亦莊亦同,無所不守,卻又無所堅守。

管仲的主子被齊桓公殺死,管仲不能死節,還反過來輔佐齊桓公。子貢懷疑管仲不仁,孔子爲他辯護,說如果管仲像“匹夫匹婦”那樣株守小信,在溝渠裏自殺殉節,那麼大家早就披髮左衽成爲蠻夷了。這就是孔子的“信而能反”。

子路是孔子得意門生,“好勇力,志伉直”。孔子既感慨“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又批評他,“由也好勇,無所取材”。公元前480年,衛國內亂,子路時爲衛大夫孔悝邑宰,捲入權力鬥爭,失敗死難。衛國國君父子爭權,關卿何事?用故事四里的話,“死而無益,可謂狷矣”。這是子路的“勇而不能怯”。

孔子提倡道德,仁義禮智,信敏勇莊,都是他想要的,但是孔子不是爲道德而道德,而是想着道德後面的效果。在孔子眼裏,道德是活的,如何實施,要看面對的具體情況。在很多時候,“爲反爲詘爲怯爲同”更能體現生活的智慧。

顏回同學體會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他的孔老師幾乎是神出鬼沒的武林高手。孔子評價甯武子,“其智也可及,其愚也不可及”,孔子自己的“爲反爲詘爲怯爲同”,或許正是弟子們捉摸不透進而死心塌地追隨他的原因?

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道德天地裏自由馳騁,正是“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高度駕馭生活的能力寫照。

結語

《家語》是一本有爭議的書。《四庫提要》雲:“反覆考證,其出於肅(王肅)手無疑。”近人張綿周從書中儒道參合、德法並重的思想判定“《家語》非孔子之書也”。通讀《家語》,這些結論大概是可信的。

或許《論語》中的孔子更接近原始孔子的面目。但是《家語》中的孔子形象仍然有意義,至少可以說,後人這樣裝扮孔子,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思想訴求。《家語》中,孔子被賦予了對待原則的揚棄態度,究竟是不是更可愛更進步,我的朋友們自可做出判斷。

孔子的故事 篇3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爲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評議:這段故事的關鍵詞是“孝”。曾子的懵懵懂懂與孔子的睿智深刻相映成趣。顯然,曾子對於“孝”的理解比較膚淺。在孔子看來,孝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爲,而是一種人際的關係。就是說,您不能孝到父母受不了或社會不允許接受的程度。

馮夢龍《古今談概》裏有個故事,就是把父親“孝”得受不了:常熟周木嘗朝叩父寢室。父問誰,曰:“周木問安。”父不應。頃之,又往曰:“周木問安。”父怒起,叱之曰:“老人酣寢,何用問爲?”

孝子是忠臣至少是良民的伏筆,“孝”確實很必要。但是,如果不是從更廣闊的層次上考慮“孝”,“孝”就很可能走向“不孝”,甚至犯罪。正如孔子所說的,“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孝”,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孔子的故事 篇4

孔子之郯,遭程子於塗,傾蓋而語終日,甚相親。顧謂子路曰:“取束帛以贈先生。”子路屑然對曰:“由聞之士不中間見,女嫁無媒,君子不以交,禮也。”有間,又顧謂子路。子路又對如初。孔子曰:“由,詩不云乎:‘有美一人,清揚宛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今程子,天下賢士也,於斯不贈,則終身弗能見也,小子行之。”

評議:古語云:“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就是孔子與程子故事的註腳吧?“傾蓋而語終日”,相得何其深也!喻程子爲美人,相知之樂溢於言表;而念及“終身弗能見”,又禁不住憂從中來:孔子就是這樣一個既講原則,又懂得變通、富有感情的人。

堅守原則固然可敬,揚棄原則顯示的靈活性,則更彰顯出人內心的豐富活躍,以及除舊佈新的創造力。

孔子的故事 篇5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精通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是一位知識淵博、才華出衆的哲人。在他長達14年周遊列國的生涯中,他曾率領弟子到過衛、陳、宋、曹、鄭、蔡、楚七國,四處遊說,但卻始終沒有得到諸侯的重用。晚年的孔子,集中精力從事教育,其教學內容以仁學爲中心,以周禮爲規範,着重培養忠、恕、孝、悌等倫理道德。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使許多過去根本無權受教育的平民子弟首次獲得了接受教育的機會。他還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因材施教、啓發誘導、注重複習、言教身教並重等。

逆境中勤學不止

孔子幼年喪父,受盡磨難,卻一直有慈母顏徵守護在身邊,儘管環境困苦,母親卻一直都教導孔子要做一個心存理想、不斷進取的人。

母親日夜爲家務操勞,終因體力不支,病倒了。可是,就在母親臥牀休息的第四天,孔子就被母親逼着上學去了。但每天放學後,他都會早早回家,一進門就忙着刨地、澆園、墊豬舍、餵雞、燒火、掃地,夜間則和養病的母親一起編草鞋。母親責怪他學習沒有以前用功,孔子微笑着解釋說,在鄉校裏讀了一天書,腦子裏混得像一盆糨糊,現在正需要休息,再說,幹着活也能思考問題,也能背書。

孔子雖然年紀輕,但幹起活來非常細緻,幹什麼像什麼,速度有時比那些經常做家務的老手還快。母親的重擔被孔子接去了許多,得到休息的身體也一天天在恢復。

母親顏徵在病中也未閒着,常常打起精神支撐着坐起身來,給兒子做了一件新上衣,準備過年穿。這天傍晚,新衣服做成,孔子放學回家,剛想抓起扁擔去挑水,顏徵就扯着兒子的手進了裏屋,喜形於色地說:“來,丘兒,試試娘給你做的這件新上衣合身不?”

孔子見母親今天特別高興,乘機告訴她說:“娘,從明天起,孩兒不再上學了。”

“這是爲什麼?”顏徵吃了一驚,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

“鄉學裏的先生盡是些迂腐老頭,”孔子解釋說,“滿腹空空,教起書來比娘也相差很遠……”

“胡說!”母親顏徵打斷了兒子的話,“小小年紀,就這樣驕傲自滿,竟然連先生也不放在眼裏。”

“就是嘛,先生還特別懶,根本不讓提問,你一問,他就吹鬍子瞪眼睛。自打進了鄉學,孩兒什麼新知識也沒學到,盡是自己溫故而知新。”小小孔子不服氣地辯解着。

母親不相信孔子的話,於是找來鄰居家的孩子曼父,詢問鄉學教書先生的事情,曼父也不喜歡鄉學裏的教書先生,就把學校裏的情況講給顏徵聽,顏徵於是相信了兒子講的話全是實情。

即便是這樣,母親也不同意兒子的請求,她心平氣和地對孔子說:“不上學怎麼能精通‘六藝’呢?不精通‘六藝’,將來何以能出人頭地呢?”

孔子告訴母親,自己可以跟曼父哥學趕馬車,跟吹鼓手學音樂,到校場去練習射箭。這些纔是實實在在的本領,不像在鄉學裏,先生盡是紙上談兵,什麼也不會幹,連長鞭都甩不響,更不用說駕馭烈馬了。他還打算到叔孫氏家裏去放牛,因爲他們家裏有好多好多的藏書,可以借來閱讀。白天的時候,把牛趕到牧場裏,讓它們吃草,自己就可以以草地爲課堂,讀書學習。曠野裏的空氣新鮮,又沒有同學吵鬧干擾,學習效果將比在課堂上好得多。再說,從事這些活動,也可以體驗人生哲理,爲將來入世做事奠定基礎……

顏徵靜心地聽着兒子的講述,心底泛起了一股熱浪,眼圈溼潤。她知道,兒子這是爲賺錢餬口,爲自己分擔憂愁,使自己今後少吃苦,纔將輟學說得這樣天花亂墜——兒子長大了,知道體貼疼愛母親了,她心裏感到無限欣慰……兒子的話確有道理,如果這樣做,自己的處境,這個家庭的狀況,將會有所改變,有所好轉。然而,這是斷然使不得的,她說:“丘兒,娘知道你這一片赤子之心,可是,咱不能那樣做。咱孔門是貴族出身,雖說後來敗落了,可你父親還是個陬邑大夫,他的兒那樣做。咱孔門是貴族出身,雖說後來敗落了,可你父親還是個陬邑大夫,他的`兒子怎麼能去幹那些卑賤之事呢?孩子,只要你將來能成大器,娘再苦再累,心裏也甜呀!……”母親邊說邊扯起衣襟擦那溼潤的眼角。

孔子的故事 篇6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爲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衆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論語。先進篇] "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憑藉強力欺負弱小。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的故事 篇7

孔子在學習方面是很虛心,尤爲刻苦。有一次孔子隨師襄子學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說“可以了”,孔子說:“我已經掌握了這個曲子的彈法,但未得其數”。

又練了很多日子,師襄子又說“可以了,你已於其數”可是孔子仍說“不可以,未得其志”。又過了相當的時間,師襄子認爲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認爲自己沒有彈好這首樂曲,於是,反覆的鑽研,體會琴曲的內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樂曲中表現出來了,才罷休。

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師襄子,直到現在,孔子的名言“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整理的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孔子的故事 篇8

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

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爲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孔子的故事 篇9

孔子在遊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着的小孩爲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

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

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裏面,爲什麼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

孔子非常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於是讚歎他說:“你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着母馬行走。

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孔子的故事 篇10

有一個叫子西的人,做事總是先看中名譽,甚至於沽名釣譽。孔子對弟子說:“誰能夠去勸導一下子西,使他不再沽名釣譽?”

弟子子貢說:“我能勸他。”

於是,子貢就去勸說子西,子西也好像因此而沒有什麼疑慮了。

孔子說:“不受功利所左右,才能胸懷寬廣;保持本性而不動搖,才能保持住純潔的品行。內心不正直,做事也就不能正直;內心正直,做事才能正直。子西恐怕還是難以避免災禍。”

後來,楚國發生內亂,楚國的大夫白公逃到了吳國,後來子西把他召回楚國了。不久之後,子西發動叛亂,結果被殺。

孔子的故事 篇11

顏子要到西部遊學,臨行前來詢問孔子說:“怎麼樣才能安身立命呢?”

孔子告訴顏子說:“只有四個字:恭敬忠信。”

顏子說:“敢請夫子詳細說一下。”

孔子說:“恭就是把自己的心真誠地拿出來去對待別人,這樣也就能避免被衆人排斥;敬就是要使自己避免苟且而尊重別人,這樣也就能得到人們的喜愛;忠就是從本心出發而且有分寸地去說話做事,這樣也就能使人們願意合作;信就是真誠而且講信用,這樣也就能使人覺得可以靠得住。能夠得到衆人的喜愛,人們願意跟你合作,人們覺得你能靠得住,就一定能避免禍患了。”

顏子說:“弟子銘記在心,今後就以此爲座右銘來安身立命。”

孔子說:“做到這四個字,去治理一個國家都可以,何況個人的安身立命問題呢?”

孔子的故事 篇12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魚鱉不能遊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裏泅渡過河。孔子擔心,趕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後遊了出來。孔子感到奇怪,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麼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意思是說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託着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前進一樣,所以能遊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孔子的忠信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於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裏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律,順勢而爲,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並在爲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後,孔子經過那裏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進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子貢拉着繮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讚,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爲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牆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爲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很清閒,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子路爲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

孔子的故事 篇13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爲弟子三千、名揚四海的聖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餘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鑽入被窩後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於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可這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後一個字,聽着他那均勻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覈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麼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幹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着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後,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孔子的故事 篇14

一天。孔子帶領着子路、子貢、顏淵等幾個門生外出講學。師生們來到海州,天空忽然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大作。當地的一個老漁翁把他們領進一個山洞避雨。

這山洞面對着大海,是老漁翁平常歇腳的地方。孔子覺得洞裏有點悶熱,便走到洞口,觀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覺詩興大發,吟成一聯: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坑。

老漁翁聽了忙道:“先生,你說的不對呀!難道海浪整頭整腦只有千層,沙坑不多不少正好萬點?先生你數過嗎?”

孔子覺得老漁翁的活有幾分道理,便問道:“既然不妥,怎樣才合適呢?”老漁翁不慌不忙地說,“咱生在水邊,長在海上,時常唱些漁歌。歌也罷,詩也罷,雖說不必真魚真蝦,字字實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傳神。依我看,你那兩句應當改成這樣:‘風吹海水層層浪,雨打沙灘點點坑。’浪層層,坑點點,數也數不清,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衝着老漁翁說:“哎哎,聖人作詩,你怎能亂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無禮!”

老漁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說:“聖人有聖人的見識,但也不見得樣樣都比別人高明。比方說,這魚怎麼打法,你們會嗎?”

一句話,把子路問了個啞口無言。

老漁翁瞧着子路的窘態,也不答活,飛身奔下山去,跳上漁船,撒開漁網,打起魚來。

孔子看着老漁翁熟練的打魚動作,想着他談海水、改詩句、議“聖人”、責子路的情形,猛然間發覺自己犯了個大錯誤,於是把門生招攏在一起,嚴肅地說:爲師以前對你們講過‘生而知之’,這句話錯啦!大家要記住: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說罷,順口吟出小詩一首:登山望滄海,茅塞豁然開;聖賢若有錯,即改莫徘徊!

孔子的故事 篇15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纔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纔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孔子的故事 篇16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衛國從政期間,曾經對一個人用個砍斷腳的刖(yue)刑。

衛國君臣發生動亂的時候,子羔要逃走,來到城門,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了。守門的人就是那個曾經被子羔砍斷腳的那個人。

那人說:“在那邊城牆上有個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從缺口過去。”

那人說:“另外那一邊有個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說:“君子不能鑽洞逃走。”

那人說:“這裏有一間房子可以躲避。”

於是,子羔進入了那座房子。追兵過去之後,子羔要離開,對那個受刑的人說:“我不能損害國君制訂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斷了您的腳。我現在逃難,這是您報仇報怨的好時候,您爲什麼還會幫助我逃避災難呢?”

那人說:“砍斷我的腳,本來就是因爲我犯了罪,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初您審判臣的時候,一開始先根據法律尋找減輕臣刑罰的方法,是想要讓臣免於法律的懲罰,這是臣很明白的;在審判完了定罪的時候,要確定刑罰了,您很莊重傷感,都可以從表情上顯現出來,這個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爲私情而要對臣徇私舞bi,只是因爲有天生的仁人之心,纔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做。這是臣要使您逃避災難的原因。”

孔子聽說之後說:“善於做官吏的人,盡力樹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於做官的人,總是會多構成怨敵。用公正之心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說子羔做到了。”

孔子的故事 篇17

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裏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爲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裏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爲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纔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裏。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爲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爲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爲“手”。“手”是被批判的,因爲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着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現那個影子出現得越來越少了。

說明孔子是個虛心接受別人批評和建議的人。

孔子的故事 篇18

《荀子·宥坐》記載“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爲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爲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日: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樣,勸說、勉勵的意思,坐同座。古時候的人沒有桌椅,只能坐

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邊,所以,座位右邊是經常關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銘。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個特點:空虛時只能歪斜地

放着,即“虛則欹”;當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擺放,就是“中則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滿,水太多了,它又會自動側翻倒,把水都倒了出來,這就是“滿則覆”。欹器是對它的俗稱,當人們利用它的特性賦予了文化內涵後,又送它一個雅號叫宥坐。

孔子博聞多識,他在魯桓公廟雖然第一次見到宥坐,卻早已知道它的特點,且立即讓學生當場實驗和講解施教。這件事不僅反映出孔子知識淵博,同時映了孔子重視實踐教育,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