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人生 > 勵志人生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大全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5K 次

篇一: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大全

原本《我和我的父輩》定檔是在9月30日上映的,但是突然就提前了三天開始點映。

而我也是偶然看到小區旁邊的電影院正好有晚間場,立刻就買票進去看了一場點映。

本來我以爲這部《我和我的父輩》,會和前作《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維持一樣的風格,那就是以喜劇元素爲主,但是在我看完全片以後,卻發現這次的《我和我的父輩》,和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熬夜看完《我和我的父輩》,我心情複雜地寫下了這篇影評!

1,戰狼還是那個戰狼!

所有人都知道,《我和我的父輩》是由四位導演,四組人馬共同拍攝完成的。

而這部電影開篇,選擇了讓吳京的單元迅速將觀衆帶進節奏,確實夠震撼的。

這一次吳京拿到的角色是一個騎兵團的團長,在帶領部下突圍的途中,他們偶然發現了一個村子裏還有幾十口來不及轉移的人。

原本爲了部隊安全考慮,騎兵團的人是不準備帶這些老百姓撤離的。

直到那一幕出現:

一個小男孩拿着窩窩頭,走在泥濘的道路上,朝着不遠處的屋子裏喊着媽媽。

而下一秒,鏡頭一轉,吳京他們發現有一個村婦死在了路上。

就是這個瞬間,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帶這些老百姓轉移的騎兵團人員,立刻就堅定了要帶他們轉移的信念。

畢竟他們不帶老百姓走,最後他們的下場就是一個死。

而在同時吳磊飾演的兒子,決定帶着電臺出去找人。

吳磊和父親吳京約定好,一旦吳京這邊渡河,發了信號槍,他們就會立馬趕回來,花不了多少時間。

這邊吳京帶着大部隊帶老百姓轉移,恰好就遇見了日軍的大部隊,原來他們監聽到了吳京他們帶的電臺,日軍一直跟着他們的電臺在追。

正常情況下,比如像《戰狼2》裏面,吳京這匹戰狼,遇到這種情況,都是一個人就衝上去幹了。

可是這是抗日電影,不是抗日神劇。

所以在吳京看了一眼身邊的幾桿破槍,身後的幾十口老弱病殘的時候。

他忍住了沒有動手,反而是命令手下人發了信號彈。

當時看到吳京這個舉動的時候,我還有點不懂。

可是後來我看到日軍撤退的時候,我就明白了。

原來吳京這麼做,是在和日軍打心理戰,他知道日軍監聽了他們的電臺,而吳磊他們說好了,只要一見信號彈,就會立刻發電報。

也就是說吳京發信號彈,吳磊就發電報,而日軍就會監聽到吳磊的準備位置,於是日軍回撤去圍堵吳磊,而吳京就可以順利帶着老百姓轉移。

這一次,戰狼沒有出手,而是親手摺斷了自己的獠牙,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犧牲了自己戰馬。

看起來有點殘忍,但這就是吳京這個角色能夠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沒有戰狼,只有一個爲了拯救更多人,而犧牲自己兒子的父親,可以說光是這一個決斷時刻,吳京拍的這個單元《乘風》已經足夠超神了。

而戰狼畢竟是戰狼,所以吳京最後還是給觀衆安排了一場熱血沸騰的戰鬥場面。

幾千匹戰馬從草叢裏殺出,最後吳京舉着軍隊的戰旗,衝進日軍的陣營。

騎兵對步兵,只有最直白的砍殺,只有最簡單的搏鬥。

這部《我和我的父輩》用吳京的《乘風》開場真的絕了!

2,章子怡驚豔、徐崢中規中矩!

吳京的《乘風》結束以後,這部電影立刻進入了接下來的兩個單元。

一個就是章子怡的《詩》的單元,另外一個就是徐崢的《鴨先知》單元。

熬夜看完《我和我的父輩》點映,我心情複雜地寫下這篇影評

說真的,初看章子怡的這個單元,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在看張藝謀《一秒鐘》的錯覺。

因爲確實太像了,同樣是黃沙漫天的背景,同樣是60年代的故事。

而且最後的結局都同樣扎心。

特別是當我看到黃軒把手中的一張紙交到妻子章子怡的手中,告訴他這上面就是他寫的詩,而章子怡嬌羞的對遠走的丈夫說了一句:“晚上見”的時候。

我確實被這個鏡頭弄哭了。

黃沙、自行車、一個再也回不來的丈夫,這個畫面我很難相信是章子怡這個第一次拍電影的新人拍出來的,更像是張藝謀這種大師的風格,更像是張藝謀這種用色調去表達情緒的處理方式。

當然章子怡的這個單元,還有更扎心的一幕,那就是爲了避免兒子知道自己的父親已經死去了。

作爲妻子的章子怡站在丈夫的葬禮上,請求領導幫忙隱瞞這件事。

而領導告訴手底下所有的男員工,讓他們最近如果沒有事情,就儘量不要回家。

這樣所有的父親都在加班,而章子怡的孩子就不會多想了。

領導說完,章子怡立馬走了出來朝同事們鞠了一躬,這是一個妻子的偉大,也是一個母親的偉大。

說真的,單憑章子怡的這個單元,我就有種夢迴《我的父親母親》的時代,章子怡確實足夠驚豔!

至於徐崢的單元《鴨先知》,講述的是上海小市民的生活。

說實話,還是徐崢一貫的喜劇風格,還是他一貫的喜劇包袱,笑點密集、大腕也挺多的。

但是要說出彩倒真沒有,只能說中規中矩,只能說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所以這裏就不再展開。

3,沈騰,永遠值得觀衆期待!

這部電影挺有意思的,用吳京這位百億票房先生的激情澎湃的劇情開場,最後又用沈騰這位200億喜劇人結尾。

一個讓人哭,一個逗人樂。

確實說明了這兩位電影人在中國電影圈子的重要性。

而沈騰這次也是第一次當導演拍電影,至於他拍的單元《少年行》,說真的,能看出沈騰有點生澀。

但是有“沈騰馬麗組合”的聯手、有艾倫、常遠、張小斐、辣目洋子這一票喜劇人的鼎力支持。

沈騰這部《少年行》確實壓住了這部電影的軸。

這次沈騰飾演的是一個來自2050的機器人,他穿越來到2021年,就是爲了證明時空旅行的可行性。

只是在2021年,他遇到了一個充滿了各種奇思妙想,遇到了一個各種問題的小男孩。

這個小男孩,撿到了沈騰的旅行球,反而給他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求沈騰扮演他的爸爸。

原因是他的爸爸去世了,同學們都笑話他沒有爸爸。

爲了拿回球,也是出於同情,這個機器人陪着小男孩去了一趟學校。

投籃,三分球顆顆命中,拔河,艾倫根本就拉不動。

幾乎沈騰這個假扮的父親,滿足了小男孩對於一個偉岸父親的所有期待。

可就在最後一個環節,那就是小男孩表演飛機起飛的時候,飛機失火了。

於是小男孩就跳出來要求沈騰證明他昨天有親眼看到自己的飛機起飛,可是沈騰的回答卻是:“我確實沒有看到飛機起飛,因爲我光顧着看你媽去了!”

同學質疑,假扮的父親不支持。

小男孩瞬間夢醒,眼前的這個機器人根本就不是他的父親。

最打動人的一場戲是,沈騰這個機器人拿到了時空旅行的球,準備穿越回到2050年,而那個小男孩一個人來到了海邊,準備再次試飛。

因爲之前確實沒有見到小男孩的飛機起飛,於是沈騰決定先看一眼小男孩的飛機起飛再走。

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飛機掉進了海里,而小男孩爲了救飛機,也掉進了海里。

爲了救小男孩,天生不能碰水的機器人,選擇了像一個真正的父親一樣,不顧一切地衝進了海水裏,即便身體破裂,也要將小男孩高高舉起。

說真的,沈騰這個片段確實炸裂了。

一個父親,一個真正的父親就是如此,永遠支持兒子的夢想,永遠是給兒子託底的那個人。

但是最絕的還是沈騰回到2050年後,那個小男孩已經成爲了一個青年科學家,知曉一切的沈騰走到那個青年科學家跟前說了一句:“你創造了我,其實你也是我的父親!”

其實把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的四個單元串起來看,就會明白爲什麼這部劇叫《我和我的父輩》了,因爲這部劇確實完美的詮釋了父親這個角色:

在吳京的單元中”父親“是那位犧牲自己的兒子,保全更多百姓的英雄;

在章子怡的單元中“父親”是那位爲了事業,爲了祖國甘願犧牲性命的烈士;

在徐崢的單元中“父親”是那位永遠最勇敢,永遠不懼困難的勇士;

在沈騰的單元中“父親”是那位能給你託底,也需要你來成全的男人。

總結起來看,晴晴願意給這部《我和我的父輩》打9分的高分,因爲這部劇確實在故事的講述上,在主題的昇華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特別是章子怡的單元和沈騰的單元,確實完美的詮釋了”父親“這個主題!

篇二:

由導演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執導的電影《我和我的父輩》近日釋出情感版終極預告。電影將鏡頭聚焦四個時代下個體與家庭的關係,從四個“小家”出發、描繪不同歷史座標中的父母形象。本片將於9月30日全國公映,接棒《我和我的祖國》與《我和我的家鄉》,延續“國慶三部曲”強大的品牌能量。

時代羣像建構集體記憶,父母青春展現奮鬥征程

在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中,吳京飾演20世紀40年代的抗日英雄,冀中騎兵團團長馬仁興;章子怡飾演1969年“長征一號”順利發射背後在“刀尖上起舞”的火藥雕刻師;徐崢飾演1978年乘着改革開放浪潮拍攝出中國大陸第一支電視廣告的“廣告狂人”趙平洋;沈騰飾演在2021年鼓勵孩子追求科學的“機器人老爸”。他們分別是各個時代的“奉獻者” “弄潮兒”和“追夢人”。影片預告以年代爲序,爲這四位父母貼上了時代標籤。四種截然不同的父母形象,代表了每個時代千萬父母的縮影。

《我和我的父輩》以每一個時代默默奉獻的父母一輩的形象,刻畫了傳承在中國人血脈裏濃不可破的家國情義,四位導演結合個人風格和情感,以觀衆最熟悉的模樣和方式,對四種父母形象進行了極致演繹。

吳京再拍戰爭題材,再現其血性方鋼的軍人氣場;章子怡通過其女性細膩的筆觸和情感,凸顯出她標誌性的堅韌;徐崢再次以中年小人物的形象現身,延續其最擅長的滬上市井幽默;沈騰繼續“開心麻花”一本正經搞笑的幽默本色,以喜劇的調性展現父子情。

在“傳承”的大主題下,四個時代個體與家庭的關係被四位導演細膩地呈現。預告以父親和母親的角度解釋了電影片名“父輩”的含義,巧妙串聯了電影的四個故事。影片以小人物的奮鬥見證大時代的風貌,同時也揭開了在“父母”身份背後,作爲個體的他們關於青春、關於生活的意義。

影片畫面致敬人民英雄,場景細節考究大獲好評

9月26日,電影《我和我的父輩》之《乘風》及《鴨先知》在北京舉行首輪放映活動。

《乘風》中戰馬衝鋒的磅礴場景、緊張刺激的兩軍對戰,令觀衆直呼震撼,也令軍事迷稱讚影片細緻考究、場面酣暢淋漓。

面對現場觀衆提問“影片中用機關槍阻擊飛機的場面是如何創作的?”吳京指出:“在查閱歷史後,發現八路軍新四軍運用這種攔阻射擊戰術打掉了日寇14架戰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抗戰史作家薩蘇更是爲吳京背書,點贊片中細節“機槍打掉敵機的戰鬥有史料留存,而冀中騎兵團也確實有跟鬼子拼大刀、拼馬刀的戰鬥,影片對於作戰場面的還原非常震撼,把藝術和真實二者結合到極致”。餘皚磊和白那日蘇也表示,拍攝時的艱苦更讓自己感受到先輩抵抗侵略守衛家國的不易。

徐崢攜《我和我的父輩》之《鴨先知》劇組來到中國傳媒大學,與傳媒學子共同交流中國大陸第一支電視廣告誕生的故事。充滿復古色調的上海弄堂裏,詼諧幽默的市井喜劇一幕幕上演,令現場觀衆不時發出陣陣爆笑。

在現場,徐崢表示拍攝中“最大的困難除了天氣炎熱外,還原1978年的上海街景很費心思,1:1還原的南京西路廣告牌、上海第一代出租車,老上海人看到後一定會覺得親切。”

“國慶三部曲”前兩部《我和我的祖國》和《我和我的家鄉》在2019年、2020年分別以31.7億、28.3億的票房完美收官。今年,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延續前兩部電影“以小見大”的敘事形式,同時主題表達上邁步向前聚焦“父母一輩”,觸發“父母與子女”“小家與大國”背後數代中國人的家國記憶,從親情視角打開新格局,以小人物事蹟喚起家國情懷和時代精神。

篇三:

我和我的父輩》這部作品的故事主要是:故事主要講的是家鄉的故事,講的是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這個作品是繼《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後,國慶三部曲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 。這個故事的敘述路線和以上兩個電影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分段地去講故事。這個電影自然也是分爲了兩部分去進行的。

作品故事講的是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同時也穿插了一些在自己家鄉發生的事情,但是發生的這些事都是和父輩們有關,都是圍繞父輩的故事進行展開的。至於這部作品的題材選擇的好處就是:家鄉故事真的是非常的感人,很多人對自己的家鄉都有一些特殊的情感及不捨,迴歸到觀衆的生活中,父輩們和家長是兩個永遠都不能沒有關係的話題,很多人對於家鄉的認知也是存在對父輩們的認知,所以這部電影也是反映了當代人們的生活和過去的辛勞。

電影沒有上映之前很多人對於這部電影的故事主線比較好奇,主要好奇的是張藝謀爲什麼拍這樣的一部題材的電影,另外一個是這部作品的故事內容是什麼爲什麼要用這樣的故事背景。首先。能夠吸引張藝謀拍攝的絕對是一部很好的作品,題材自然是符合現在人的觀看體驗。

我們再來說說這部劇的劇情設置的意義:這部電影主要將時間放在我國建設以及開放的新時代,在那個時代當中,國和家之間是不分你我的,父輩與子輩之間有着不同的經歷,但是血液和血液之間卻是血脈相連的,並且也有着精神的傳承,這部電影爲我們再現了那個年代父輩與子輩共同的努力。也是讓很多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忘記祖祖輩輩對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