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人生 > 勵志人生 >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影評推薦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影評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篇一: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影評推薦

9月19日,賈樟柯導演電影《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在全國公映。影片共分18個章節,通過4位作家馬烽(已故,由其女兒回憶)、賈平凹、餘華、梁鴻來講述1949年以來的中國往事,莫言、格非、蘇童、阿來、歐陽江河、西川、葉兆言、李敬澤等文學名家也有出鏡。

2019年7月,賈樟柯導演曾帶劇組工作人員來餘華故鄉海鹽拍攝部分場景,因此該片在上映之前就收穫了嘉興、海鹽等地影迷的關注。如今,電影終於上映,影迷們觀影情緒高漲,評論同樣熱烈。

元濟高級中學語文老師範萍常常發起影片點映,多次在張元濟圖書館開展電影賞析沙龍,她坦言比較喜歡《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後半部分,影片中“當代作家羣體出現時很壯觀,彷彿又翻開了那本《當代文學史》。餘華一出來,整個影院的氣氛就被調動起來了,不僅是海鹽人的偏好,他就是整部片子的笑點和亮點。他對於海鹽的回憶雖然都早已瞭然於心,但從他用帶着海鹽口音的普通話說起來就這麼好玩。”

資深影迷鄭重其嗜在朋友圈轉載了一批《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關聯文章和視頻,並附言道:“十顆星全給餘華!餘華太逗了,新脫口秀人才。”

“餘華爲什麼受歡迎?”影迷王曉蓉關注這個問題,“餘華無疑是最受歡迎的,他不修邊幅、表情豐富,語言生動話題新奇充滿幽默,他的段落總是笑聲不斷,最後餘華出現在海塘上總結性點題時,大家精神一振:餘華又出現了!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我想跟這部電影是拍給誰看的有關。我以爲,這部電影固然是給年長者緬懷,但更大程度是拍給年輕人們看的。餘華將自已成名前種種挫折化爲輕鬆的講述,對未來的期盼意氣風發,可能更適合現代人‘折而不墮’的積極向上心態。”

網友“芭蕉”對影片名字印象深刻,“一看片名,就感覺既有詩意,又韻味悠遠,浩瀚無垠的大海上,藍天白雲,讓人浮想聯翩,心馳神往。”全程觀影下來,她說:“海鹽人肯定最熟悉餘華了。影片中的餘華談吐詼諧幽默,充滿睿智。因爲不滿牙醫這份工作而投身文學創作,從不懂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到一次次地投稿,從沒氣餒,終於寫出了驚世佳作。這正如他自己說的那樣——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朝着自己選定的方向不斷前行,那麼終能到達成理想的境界。”

影片中,位於海鹽海濱西路的大柵橋、觀海園的魚鱗石塘、杭州灣的燈塔,以及百姓的市井生活紛紛出鏡,引起了海鹽觀衆的親切共鳴。

這份親切共鳴更來自於《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一片名,電影最初的名字叫《一個村莊的文學》,爲何改名?賈樟柯導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道,“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拍攝餘華老師的時候,他講到了自己小時候游泳的故事。說他小時候看見大海是黃色的,課本上卻說是藍色的,所以夢想能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地方,我們就把影片名《一個村莊的文學》改爲了《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是一個非常有詩意的名字,‘一直’代表着歷經挫折,‘遊’代表着持之以恆,‘海水變藍’代表更加美好的理想社會。我跟同事講,如果經典的‘愚公移山’是一個關於山的故事,那這是海水版的‘愚公移山’,它們在精神內涵上是一致的。”

目前,《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仍在熱映中。

篇二:

9月13日,賈樟柯導演新作《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北京首映禮。現場吸引了來自首都文學界百餘位名家,除了87歲的著名作家王蒙,樑曉聲、李洱、徐則臣三位最新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到場的文學界嘉賓還包括評論家張清華、學者戴錦華、青年作家班宇等。

中國當代文壇,頭一次不是爲了一部小說,而是一部電影聚在了一起。而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略顯清冷的中國現代文學館門前,難得地迎來了久違的人頭攢動。

首映禮映後對談。左起:賈樟柯、樑曉聲、戴錦華、梁鴻、歐陽江河。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導演賈樟柯、監製趙濤,片中主要人物梁鴻、段惠芳,藝術顧問林旭東、歐陽江河、廉毅銳,腳本作者萬佳歡,錄音指導張陽,剪輯指導孔勁蕾等主創以及各出品方代表來到現場,與觀衆見面。

“這不僅是一次電影首映禮,更是電影和文學的一次親友相聚。”賈樟柯導演說。

回到家鄉,四代作家回顧中國往事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在呈現形式上,多少類似於導演之前的電影《海上傳奇》,劇中人物以受訪者的身份坐在鏡頭前,講述過往個人和家庭的歷史。賈樟柯顯然也是個很好的訪談者,他將受訪者放置在熟悉舒服的環境裏,並且憑藉着個人對鄉土中國的熟稔,鏡頭裏從來不乏熱騰騰的人間煙火。

電影以章回體展開敘事,每個章節的小標題起得也很簡單,受訪者聊到什麼話題,索性就拿來作爲標題,甚至受訪者的名姓也可以作爲標題。在十八個章節中間,間或會出現由素人朗讀詩歌的橋段。三種表達方式相得益彰,使整部紀錄片有了非常清晰的主題和故事性。

電影中第一位出現的作家是馬烽(1922-2004),由於老作家已經離世,他這部分主要由其他作家和當年賈家莊的村民回憶講述。敬老院中一位耄耋老人回憶起1949年之前賈家莊的境遇,那時人們普遍吃不飽飯,“苦菜柳葉蘆葦草是賈家莊的三寶”。作爲中國當代文學史上重要流派山藥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馬烽的到來逐漸改變了這裏的面貌,“他提出治鹼(鹽鹼地)先治水……”

50後陝西作家賈平凹是第二個出場的人物,他坐在家中“白眼觀世”的書法自況下回憶過往。講到自己在一度迷茫後,回到了家鄉商洛地區,“每天騎着車去鄉鎮各處閒逛,吃睡都在路上”,那是作家本人“最痛苦也最快樂的一段時間”。他在故土寫出了不少散文,更寫出了自己的成名作長篇小說《浮躁》。

首映禮現場,賈樟柯笑言鏡頭前的賈平凹就像個說書人,“而餘華則像是脫口秀節目裏的明星,梁鴻就好像是我們身邊的閨蜜。”隨後出場的浙江作家和河南作家承包了餘下電影中的笑點和淚點。

50後作家餘華在家鄉海鹽一家掛着綠色塑料門簾的小餐館接受訪問。他原本是牙醫,卻一心想去縣文化館工作。作家毫不諱言自己剛開始投稿時的“嫌貧愛富”,“我野心很大,一上來就先往《人民文學》和《收穫》寄,退(稿)回來以後,再投檔次低一點的《北京文學》和《上海文學》。最後實在不行,像是山西呂梁的文學雜誌我也寄。”這話在黑黢黢的會場引燃了一陣爆笑,《北京文學》當年的副主編王蒙就坐在觀衆席間。

70後作家梁鴻在河南鄧州老家的一家裁縫店接受訪問,她提起母親時不禁哽咽,說如果她能對此侃侃而談,那纔是真正的放下。當採訪梁鴻的兒子時,賈樟柯還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話做自我介紹。而梁鴻的兒子從小生活在北京,作家現場一句一句地教他複述——對於下一代來說,鄉村從此便成爲了上一代的故事,很難再去重新體會和經歷。

多撲騰幾下,游到海水變藍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片尾,餘華站在蔚藍的大海邊說,“在我小的時候看着這裏的大海是黃顏色的,但課本上說大海是藍顏色的。小時候經常在這裏面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遊一直遊,我想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話不僅點題,也映射了片中的作家們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村走向都市成名成家的人生經歷。

映後觀衆交流環節,青年作家班宇站起來說,“我看這個片名,就想到我寫過的小說《冬泳》。希望我自己和我的同輩們多撲騰幾下,游到海水變藍。”87歲的王蒙是當天到場年紀最大的作家,“我年紀大了,平時一看電影我就打盹,這個電影我從頭到尾都沒有打盹。”他表示,“這個電影是敢幹的,別處都靠刺激、靠特技、靠明星,(這部電影)專門不靠這個。”

在對談環節,樑曉聲說:“由三位作家同行,以和自己的成長、和自己的文學成熟緊密相關的、絕對可信的敘述,來把這段歷史講給現在的年輕人聽,這是這部電影的意義和價值。”戴錦華表示,自己對影片中梁鴻的故事深有感觸,她同時認爲,觀看這部影片需要了解片中作家、文學,有一定的門檻,這一觀點激起現場討論。

導演賈樟柯分享了此次拍攝的初衷,“這部影片不單是關於鄉村,不單是關於文學,我希望這個電影像索引一樣,讓大家回憶起一些往事。”

影片主要人物梁鴻、段惠芳都是首次“觸電”,談及拍攝感受,段惠芳表示,這次拍攝讓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更進一步地認識了父親馬烽。

梁鴻認爲,宏大的歷史敘事在私人情感面前就是一個概念,對個人和家庭來說,歷史全部是由他們的情感經歷和個體感受構成的。

“一定要去看這部電影,就像我們投入生活體會生活一樣,投身生活的大海去游泳,才能真正發現海水是如何變藍的。”歐陽江河說。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將於9月19日全國公映。

篇三: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賈科長的新片。

雖然看到片名的時候,心裏咯噔了一下,這名兒起的也忒文藝了吧,比起那些《小武》,《站臺》,《世界》之類帶着地氣兒混合着泥土味的小鎮風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第一眼並沒有讓我把它和汾陽縣聯繫在一起。雖然現在賈科長早就不是那個你以爲的小鎮青年,但是人類的第一印象總是如此的頑固,這個有時候還真的是挺討厭的。

不過話分兩頭說,頑固的第一印象有時候倒也不見得全都是麻煩。

比如電影院裏的觀衆,就明顯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很多,而且顯然很多人是特意跑來看的。作爲國產電影導演中還能夠連續穩定輸出高質量內容,且始終忠於自己內心,而且做到踩着鋼絲跳舞,像模像樣的同時還能把錢掙了,大家心裏還是很尊敬的,貢獻一張電影票就是我等草民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之餘小小的不成敬意。

這是一部紀錄片,還是一部在電影院公開上映的紀錄片,對於熟悉國內院線生態食物鏈的朋友們來說,這個值得細細品,沒有兩把刷子,那是想都不用想。小衆的題材,小衆的形式,小衆的主演,配上餘波嫋嫋,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賈科長,我敬你是一條漢子。

然而,勇氣歸勇氣,電影歸電影,鮮明的個人色彩註定了一部作品的命運只能迎合一部分人的同時,必將遠離另外一部分人。至於哪一部分人是哪一部分,丁是丁,卯是卯,涇渭分明,絲毫不差,就和吃大蒜和恰咖啡的朋友如果硬是要坐在一起,那還真的是也好好磨合一下。

作爲一名看過賈樟柯所有作品的擁躉,如果在評價影片本身中夾雜了過多的個人情感,似乎是一件難以避免又順理成章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索性由着性子,說到哪裏算哪裏吧。

影片的主線選擇了四個具有時代特色的作家,他們的自述構成了影片的基石。

馬烽,大概這是對於電影院裏觀衆最陌生的作家名字了,而熟悉他的人,又基本不會進入電影院去看電影,所以我想導演選擇他作爲開局,大概還是因爲故土難捨的熱烈情緒。這樣一種情緒其實從始至終貫穿了賈樟柯的創作,同樣是他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人們總是會被一些看上去要被自己忽視,但其實早已深入骨髓的東西所影響,比如時不時會從嘴裏冒出來的方言口音,就像身體內部被突然打開的祕密通道。

如果想多瞭解一下馬烽,推薦去看看《呂梁英雄傳》,《韓梅梅》,如果還有更多的興趣,可以再去搜一搜趙樹理,丁玲,西戎等人,看看作家自己的歷史有時候比看他們的作品更加令人回味。

賈平凹,同樣名聲在外且著作頗豐的大人物,個人覺得他個人講述的部分還是很有時代特色的,包括他的語言本身,隱隱約約帶着些關中秦腔的味道,就和那兩道一不留神就會立起來的眉毛一樣。

不過他的女兒一出場談到自己馬上就要出版的第二本以及第三本詩集時,全場響起的笑聲,還是非常喜感的。今天的觀衆已經不是那個可以靠灌輸就可以征服的羣體了,誰要是還想這麼做,那麼他們就會把你從神壇上拉下來,變成了自己最後的祭壇。

餘華,作爲作家的他,似乎再花過多的筆墨顯得有點矯情了,但是你認識一個被耽誤的脫口秀演員嗎?他也叫餘華耶!事實證明,一個好的作家,一定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一個情感豐富到極其細膩的人,以及一個非常有趣的人,不管他的生活是不是真的有趣,他都能把它過得比一般人更加有趣一些。

餘華作爲全場的高光時刻,貢獻了本片最妙語連珠的臺詞,最神采奕奕的表演,最觸動心絃的思考,當然,還有本片的片名,爲什麼叫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而不是一個村莊的文學。

他的每一本書,都值得好好看看。

梁鴻,如果說餘華在不露痕跡之間實現了與觀衆的互動,那麼梁鴻更多的是坐在了自己的世界裏,講着自己的故事,我的悲歡離合與你們無關,它是我一生走不出的圍城。這一點倒是和她的作品《出樑莊記》大不相同,那時的她更像是一個把自己嚴嚴實實包裹起來的觀察者,冷靜而又疏遠的描述着自己看到的一切,即使偶爾的私人情感泄露出來,初見的驚訝褪去之後,會發現太多刻意的痕跡,所以與之相比,倒是電影裏的她,顯得更加真實一點。

那麼作爲一部紀錄片,賈樟柯到底講了些啥?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們看到了那些細微乃至瑣碎的生活細節,吃啥,喝啥,是不是生病了,錢夠不夠用,冬天冷不冷,以及,你是不是有點不開心?

我們看到了一個個人的變化,從普通的一位變成了不普通的一位,他們經歷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他們是怎樣變成了今天的樣子;

我們看到了個人境遇背後的時代洪流,每個人都在被它裹挾着奔涌向前,管你願意不願意,巨浪襲來,是隨波逐流也好,是中流擊水也罷,坦率地說,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概率個體事件,而且我們都沒有辦法回頭。

就和科長過往作品裏面一直時隱時現的一條脈絡,回不去的故鄉,回不去的我們。

影片中最不喜歡的部分,莫過於不同章節之間的串場詞,生硬,醜陋,裝模做樣,不倫不類,讓人想起了老謀子的《山楂樹之戀》,那是PPT, 不是電影。

影片中最喜歡的部分,就是那種把時間放慢之後,撳下了人生的倒帶鍵,讓我們可以在這樣一個下午的時光裏,靜靜的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就當是看看也好,免得一個人走得太快,終究還是會忘記很多東西。

當電影結束,燈光亮起,起身離去,該幹嘛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