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人生 > 勵志人生 > 《何以爲家》觀後感精選

《何以爲家》觀後感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26K 次

《何以爲家》觀後感精選

《何以爲家》觀後感精選

導語: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男孩贊恩,起訴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四篇《何以爲家》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何以爲家》觀後感精選

觀後感一:

“真主想讓我們做腳下的地毯,生活就像一堆狗屎,比我腳下的鞋還髒。”這是得有多麼悲傷,纔會說出的話啊,更難想象的,便是這話出於一個十二歲孩子之口。

贊恩是一個十二歲的男孩,他受唾棄,遭着父母的嘲笑,可是生活並未因此而停下。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中,贊恩已學會了比同齡任何一個人都要成熟,他的眼裏總是飽含憂鬱,可他卻並未因生活的不公而自暴自棄,正因爲如此,他纔在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世界裏,用小小的身軀扛起一份又一份責任;他抱着生活的艱辛,卻還不忘自己的夢想——去念書,去一個平安幸福的國度唸書。

贊恩就如一朵蓮花,不是嗎?人們總是懷着陳舊的思想去束縛他,可是他仍保持着自己最初的信念,於是他用一個畸形如7歲孩童的身軀,毅然離家出走,去尋找自己的夢想。他雖然表面冷酷,卻還仍是個孩子,他會被遊樂場所吸引,因爲那是他從未擁有過,卻渴望擁有的歡樂、溫暖和來自家人的親情。

他又一次被自己的善良做出了選擇,面對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嬰孩,他付出了自己的責任。面對嬰孩時,他是那麼親切,亦或許孤獨的人最親切,悲傷的人笑得最歡,因爲他們不想讓別人經歷他們所承受的。就像贊恩希望自己能給弱小的嬰孩更多一點溫暖,再多一點有人關懷的時間,不要又如自己一樣,成爲一個被人唾棄的孩子。

所以,贊恩喊出了“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爲他們生下了我”這樣令全世界震驚的話語。

生活從未因任何一個人而停止,生活太快,讓一些身於苦難中的孩子,還未來得及去追趕,就已被唾棄,被擲倒,最終被自己放棄,心安理得繼續在世界的黑暗面生活,成爲又一個可憐人。正因爲如此,堅強的贊恩才更顯難得,不是嗎?我們沒有誰,能像他那樣做一朵生於地獄中,不畏風寒的白蓮花,引得生活回頭,重又注意到。

我們不可一味哀嘆。

要做一朵蓮花,在過快的生活中,蓮心猶存,纔不會忘記初衷。

觀後感二:

昨天和朋友看了《何以爲家》這部影片,到電影散場時,我的情緒久久不能跳脫,特別是電影結尾時的彩蛋看完後,我的眼淚就更是抑制不住,甚至有一點情緒崩潰,這對於我來說,有些不可思議,畢竟我也是經歷過很多片子洗禮的人,這麼失常也着實讓我有些驚訝。所以決定寫下當時腦海中的畫面!

在決定下筆之前我再次去了解了這個影片的相關信息,依然能從這些信息裏面觸發想象,回想裏面的故事,然後再次被一些莫名的情緒填充。

首先這部影片的海報中,最顯眼的那句“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爲他們生下了我”,同樣也是影片的引子。基於這個片斷,引出了故事全部脈絡.我不想劇透裏面的過多細節,但是我想說下影片的背景和拍攝故事,雖然度娘可查,但很多人也許不會這麼細緻的去了解。

它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影片的片名“迦百農”是聖經中的地名,《何以爲家》是中譯片名。導演納迪·拉巴基將該片介於紀錄片和小說之間。爲了讓觀衆意識到這個殘酷的現實和所講故事的真實性,她選擇了一批真實生活於迦百農類似的人出演影片,演員必須經歷過這樣的生活。影片中的贊恩飾演者並不是職業演員,而是真實的敘利亞難民。被導演發掘時,當時12歲左右的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何以爲家》製作時間長達五年多,前期三年光是實際調查就進行了3年的時間,在這其間劇本逐漸形成,更啓用真實生活在影片背景中的人擔任演員,真實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現狀。在完成了六個月的拍攝後,最終得到了超過520個小時的素材。後期剪輯又花費了整整兩年的時間。

這是一部阿拉伯語片(影片詳情裏這樣寫,實際我也聽不懂是哪國語言),但是語言不阻礙情感表達,而且影片中的對話除了幾個衝突性比較大的鏡頭外,其餘的臺詞都不是很密,所以給了情緒醞釀和理解的時間。上面說到它是介於記錄片和小說之間的拍攝方式,所以節奏是真實而緩慢的,情感也是隨着矛盾的激發而自然產生,這樣的方式,更像述事,然後讓人自我反思,消化的怎樣都看你自己內心產生了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如果你思考的深邃,你就會發現很多激發點,這些點都有一個特點,引起共情和悲憫。對於我來說,有幾個點極爲深刻:

小男孩12歲,已經開始忙於生計,還要照顧弟弟妹妹,在這些事件裏,他從未笑過,他有些叛逆,但依然做着這些事。我們誰沒有迫於一些原因去做過那些自己不喜歡或討厭的事。很多年前我也曾爲了生計,做着12小時的工作,拿過微薄的工資,只是爲了應付便宜的房租。這觸發了過往的一些記憶,讓觀影更加感同身受,只是他遭受的是苦難,而我僅是生計,所以這就生出另一種感受,悲傷!無奈的悲傷!

小男孩爲了保護自己最愛的妹妹,和家人抗爭,最後激憤離家。那個爭執的長鏡頭裏,我看到了兩種人的縮影,他們堅硬的碰撞,卻無力改變。縱想整個影片,任何一方的理由,你都能找到一定人性的點。他們只是力量微薄,無力反抗。然後愚昧的一代代的傳承,也因此,讓小男孩11歲的妹妹死於孕期大出血。在法庭上,那個商人說,我的岳母也是這個年紀出嫁生孩子,他不知道會變成這樣。當時我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語的情感,當鏡頭切給男孩母親時,她雙眼含淚,眼神低垂,我發現這不是這個女人的錯,她只是一個縮影,一個社會的縮影。當你發覺,整件事情,它是一種無形的“傳承”時,僅僅只是這一個原因,就已經讓人無比動容了。

這個12歲的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想要逃離這種生活,他經歷了種種事件,努力生存,他能自己想辦法掙錢,也能拿起石頭砸門,還能和父母反抗鬥爭,同時也能用鍋打節奏,唱歌哄埃塞俄比亞女人的孩子,並且不到最後一刻他都沒有放棄那個因爲媽媽被抓而留下來的小孩。他用鏡子的反射看別人家的動畫,他好幾次看着校車上的孩子,投去一種渴望。影片的很多細節,都看得出他靈活,聰明,大膽,善良,最重要的是即使生活這樣不堪,他依然對未來報有希望。所以因爲人物的特性,讓現實的殘酷突出的額外明顯。他的年紀本該享有教育的權力的,生活如此沉重的負擔,不該他來承受。

埃塞俄比亞移民女人,她在工作時一直把孩子放在購物車上,住在一間用塑料和碎石搭成的小棚子裏,正努力攢錢試圖買一張僞造的身份證。小男孩想去夢想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回家拿身份證明,卻什麼都沒有,從而激發了他和父母的第二次大型衝突[]。一個身份代表了太多東西,他們活在世上,卻連一個身份都沒有,難民就只能因爲貧窮無限奔波,每天還要擔心被抓後遣送回國。正當的活着就已經是一個夢想了。

小男孩得知妹妹死後拿刀砍傷商人入獄後,他媽媽去看他時,他心裏的一些東西爆發,在電視裏得知了申訴的渠道,點出了海報中的那句話。他說,他的生活比地上的地毯還髒。法官問他,你想要什麼。他說:我要我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法官說,他們不會了。小男孩反問:那現在肚子裏的那個呢?法官默然。這段對話,纔是最直面哀傷與無奈的鏡頭。它將情緒做了一個蔓延。讓劇外的人一直在情緒裏思考、想象和反思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

還有很多觸動人心的畫面,我不想再冗長的一一說明,在故事結束時,我只是覺得有些傷心和難過,以及有一些讓人深思的東西。但當我看完第一個彩蛋時,知道這個故事裏大部分的事件都是這個主演的小男孩親身經歷過的,我的眼淚就無法忍住了,這個時候的感受,加上剛剛經歷過影片中發生的一切,只要再稍微回想一下,你的難受就像達到一個頂點。但是讓我情緒崩潰甚至出現抽泣時,卻是因爲看到第二個彩蛋,因爲小男孩在現實中,已經有了自己的身份,就是海報中那個笑臉的照片,並且已經開始接受教育了。情緒的失控,只是因爲找到了一種安慰,就像是熬過苦痛後看到曙光,人們很容易喜極而泣,難以自抑。

去年休息時,我看了很多國際新聞諮訊以及旅行視頻,曾看到過一些關於難民的文章以及有些博主去一些比較貧窮落後的國家,展現過當地的風俗及社會面貌,那種震撼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你看過那些視頻和照片,再聯繫上這個片子,你的情感一定是連成一條線的,國家戰亂,家不再是家,四處奔走只爲生存的例子,這世界很多。還有一些比較敏感的國際問題,這裏不便深入說明。

看完影片後,我只想寫下:

願,世界和平。

願,世界公平。

哪怕只是多那麼一點點!

觀後感三:

故事是以回憶性手法講述的,情節很緊湊,一步步的剝開,露出事情的真相,那悲慘的身世,與他那不屈的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從小的經歷讓他內心變得堅強,以至於後來發生的事都沒有令這個小男子漢流淚。

雖然日子過得窮苦,但是也樂得苦中作樂,就如用鏡子看動畫片那片段,加上自己的配音,活脫脫一部重製版的動畫,逗的娃娃不亦樂乎。一些小聰明也看得出他小時候經歷了多少事情,才成長的如同大人一般睿智,或許是狡猾。

我喜歡贊恩,喜歡他的擔當、堅毅和頑強。年僅12歲的他是個好哥哥,無時無刻都在努力保護自己的妹妹,我有個姐姐,大體能感受到那樣一種兄妹情;年僅12歲的他是個男孩,更是個未成年男人,面對如此殘酷的命運,沒輕易向命運低頭。即使一個人帶着約納斯也沒有輕易拋下約納斯。

觀影結束以後,我回想起自己12歲的時光。12歲的時候,我在爲可以合法的騎自行車上學而沾沾自喜;12歲的時候我心裏基本只有自己;12歲的時候我心中還有很多純粹的夢。

故事的結局相對完美,直到最後,贊恩在警察局拍自己的證件照,當鏡頭定格在了他的笑容時,我淚水止不住的流。

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現實中不知道有多少這樣活生生的例子,或許對他們無法直接施以援手。希望我們能夠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社會比他們不知道優越多少,願我們好好工作或創業,來回饋親人跟朋友的愛。

觀後感四:

得知了生活的魔難算不得明智,是我之前一篇文章的題目。其時,我深陷在對付自身怠惰與普通的迷惘之中。這是人類常常遭遇的事情,因爲慾望的無法滿足,或者其他。

所以,觀《何以爲家》的時候,我就想:那麼,認清邊緣人羣的魔難,又能幹什麼呢?難不成展露我們這些世界幸運兒,處於大多半人類地位的幸運兒流露出來的同情?對魔難產生同情不是一件壞事,但如果僅僅只有同情,同情帶來的憐憫與不自覺的過分關心,則只會顯得幸運人類狷介無比。就如同,17年人們風涌般誇讚範雨素的文章寫得好,但這些讚揚都是以範雨素是一名保姆作爲前提預設。“一名保姆,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可真棒,真不容易。”這樣話,如果不加斷定,似乎也沒啥差錯的。

可將話拆解開,讀者觀官們可能發明,圍看的人類是因爲同情而進行俯視,重新樹立一套文學標準誇獎範雨素。這種誇獎與同情在互聯網上傳佈由來已久,無法溯及過往。所以,觀見弱勢羣體、邊緣人羣時,在自然而然流露出同情以外,我們還得知道該如何該他們最大的尊重與體面,好不因爲他們的身份或者標籤而俯視、甚至是歧視他們卻還感覺本身是在獻出愛心。

以上只是我對《何以爲家》的第一層想法。第二層是,壞人或者說小孩們眼中的壞人是從哪裏來。贊恩眼裏的壞人是本身的親生父母,他們生了太多的孩子卻又付不起責任,還將本身的妹妹賣失落。然而,贊恩在影片中也選擇賣失落朋友的小孩,以獲取前往荷蘭的金錢與機會,奢想從此開脫敘利亞糟糕的生活。成爲壞人,或許便是生活命運在不經意間的支配,甚至當事人身處此中都沒有發覺本身成爲了一個利慾薰心賣失後進代的壞人。他們只是覺得本身遵循的是自古以來,長久生活裏的慣性。而並非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更爲殘酷的是,當小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甚至是有反抗精神的贊恩這樣的小孩子也不自覺地成爲了相似本身父母的人。

生活不停如此!有些惡,被大人承擔住了,而小孩只能觀到大人糟糕、不堪的一面,等到觀見生活帶來壓力、無奈、殘酷的另一面的時候,他們也就長大了。而且有些器械無法轉變,是徹徹底底時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