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名人名言 > 郭德綱的坎坷經歷與勵志故事

郭德綱的坎坷經歷與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郭德綱的坎坷經歷與勵志故事

郭德綱的成名史就是一部經典的勵志大片,他的故事足以激勵當今爲夢想而奮鬥的年輕人!郭德綱出生於1973年,1988年離開天津第一次闖北京,報考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進入文工團後,只能做個臨時工,沒有登臺的機會,給了他個檢場的工作,其實就是打雜的。《我要上春晚》就是描述他那個時候的真實生活,那個時候的郭德綱每天入不敷出,在北京也沒人幫他,想掙錢,改善生活是那個時候郭德綱每天都在想的事,就是在北京要生存。

郭德綱的坎坷經歷與勵志故事

九十年代末,郭德綱又來到北京,在大興、通州、房山一帶的平房租房住,雖然房租便宜,但還是時常繳不起房租,經常被房東堵着大門罵,他躲在房裏不敢出聲。當時演出完人家不給工錢,兜裏連座公交車的錢都沒有,只好走回家;感冒的時候,沒有錢買藥,只好把BP機賣了買藥吃。郭德綱在走紅前糟了很多罪,但是機會是給又準備的人的。一個歷史性的機遇改變了他的一生:建國之後,侯寶林大師爲了能讓相聲登上大雅之堂,和老舍先生成立了相聲改革小組,把相聲裏有關倫理、男女之間和封建迷信之類的搞笑包袱一律刪掉,這樣相聲變得乾乾淨淨的,在社會主義文藝陣地紮下根,火了起來。侯寶林確定了這樣一條路線後,馬季、姜昆這一脈都是按這條路線傳下來的,是積極向上的,但是這樣一來,很多傳統相聲中很多很有生命力的包袱也就沒了。郭德綱由於在小劇場裏演,沒有這些禁忌,把傳統相聲當中一些經典段子做了改良,加進了現代的接地氣的一些包袱,迅速獲得了人們的喜愛,加上當時媒體和網絡的傳播,大家覺得相聲是貼近我們生活的,是可以給大家帶來歡笑的。這個歷史機遇使郭德綱在2005年後開始走紅。

我們再來看看郭德綱的人生經歷

郭德綱自幼學習相聲,爲了心中的夢想,曾經三次闖蕩北京城。1988年年僅15歲的郭德綱從天津來到北京,報考全總文工團的說唱團,結果待了不到一年,就被辭退。後來不甘心失敗的郭德綱第二次來到北京,但是因爲找不到收留他的單位,被迫再次返回天津。1995年,懷着破釜沉舟信念的郭德綱,第三次來到北京,這一次他從最底層做起,給劇團跑龍套、做劇務、當編劇、打雜、幹零工,只要給錢,什麼都幹。但是再苦再累再難,郭德綱一直堅持寫相聲。直到與李菁、張文順成立了北京相聲大會。

郭德綱在北京拜師學藝期間,吃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別人都早早回到溫暖的家,而他仍舊站在空蕩蕩的舞臺上反覆練習新學的段子,直到練得嗓子有些嘶啞,舌頭不住地打顫才停下來。那時的郭德綱整整一年,沒看過一場電影,沒逛過一次街,甚至沒好好睡過一覺。

郭德綱用這短短的一年,就能將600多個傳統段子收放自如地表演了出來。但也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郭德綱的努力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失敗一次次降臨,成功成了遙不可及的目標。默默耕耘、無人問津的日子過得異常苦悶。

郭德綱曾經爲了省公交車錢,步行從北京天橋回到大興的出租屋,也曾經賣掉傳呼機,買了兩個饅頭和幾包感冒藥,還曾經因爲重感冒被搭檔攙扶着上舞臺。但是所有的苦難,並沒有擊垮郭德綱,他硬是靠着這股倔勁,厚積薄發在競爭激烈的北京站穩了腳跟,並且在網絡上漸漸走紅。

幾年之後,當郭德綱得知侯耀文想收他爲徒的時候。他居然讓搭檔于謙打自己兩下。于謙扇了他兩耳光,他的眼淚忽地落了下來,兩個大男人緊緊抱在一起,孩子一樣放聲大哭起來。多年之後談起這些心酸往事,郭德綱已經淡然,他自言是下雨天沒傘的孩子,爲了不被澆透,只能拼命奔跑。陽光總在風雨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會成功,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一段心酸的奮鬥史,每一段奮鬥史也都是一部勵志大片。

這些年郭德綱經歷的是是非非,與很多人的口水戰和官司,大家都很清楚,孰對孰錯隨着時間的推移,真像也逐漸浮出水面。現在的郭德綱已經不是當時闖蕩京城的窮小子,功成名就後帶動相聲行業發展,培養更多的相聲人才,發揚相聲事業,郭德綱走在成爲一代相聲宗師的路上,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