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勵志名句 > 爲了逃避自我而旅行

爲了逃避自我而旅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當我第一次站在香港國際機場,產生了世界盡在掌中的幻覺。
  
  那裏像是一座製造夢境的城堡。天花板的明亮燈光反射在地板和玻璃上,斑斑點點,相互應和,向着開闊的前方延伸。建築物的巨大尺度讓我遺忘了對狹窄的、被一道道牆壁隔斷的日常生活空間的記憶。而井井有條的秩序感,以及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分散了我對“自我”的注意力,緩解着焦慮。
  
  候機大廳內的顯示屏上,進出港航班信息不斷更換,熟悉的、陌生的地名蜂擁而至,引發無限想象。似乎只要跟隨着去往各個登機口的指示箭頭,就可以抵達擺脫庸常現實的出口。
  
  “遠方的誘惑”是常見的主題,它會令人對着一條枯燥的鐵軌產生思接千載的遐想,寫出無病呻吟的文字。我們樂觀地認爲,通過攜帶着只有一米多高的肉身行走,就能使靈魂鋪滿各地。
  
  他人的遊記與見聞,不斷騷擾着朝九晚五的城市人,催促他們早早定下年假,花上幾天幾夜策劃自己的偉大行程,深夜懷想着照片上的異國風情入眠。每年總有一筆工資,是要花在異國他鄉的。
  
  旅行已經如此重要。幾乎每家書店裏都有旅遊專區,那些權威的旅行指南規定了我們去哪裏、吃什麼,以及將要看到些什麼。我們按圖索驥,參觀那些被指導者設定好的關鍵性景物,對別人曾感興趣的事物大感興趣。我們想要僞裝成當地人,穿上他們的服飾,去吃最正宗的美食。我們拿出相機,爲已被反覆曝光的景點再來一張。
  
  奔波填滿了日程,在喘息的間隙,我們上傳照片,附帶寫上一連串的異國地名,暗示觀衆我們已將它們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中。雖然我們沮喪地知道,在這個時代,出行已不能再發現一片新的大陸,修正一張古老的地圖,或是帶回新發現的動植物標本。但率先抵達朋友們尚未領略過的風景,依然有地理大發現般的喜悅。
  
  或許在某些瞬間,我們也曾感到荒謬——那些人性深處的自鳴得意和浮誇依然如影隨形,而生活中的困境也仍守候在“將來”,等待着我們歸去。可我們又是如此自憐,不忍心逼迫自己去面對荒謬,想要享受一年換來的一個“暫時”。
  
  我時常困惑,旅遊一次和去影院看一次商業大片有什麼區別,不過都是在一場消遣中躲避自己。悲哀就藏在“忙碌而充實的生活”背後——快樂來自於對自己暫時性的遺忘。而當我們無法忍受與日常的瑣碎、虛無,以及孤立無援的存在本質相處時,就想起了要去遠方。行走曾經幫助人類認識世界,但現在它卻成爲了拒絕認識世界的工具。
  
  熟悉的生活似乎還會阻撓我們改善自我,因爲它們自身不發生改變。我們錯誤地以爲,宏大的思考需要身處壯闊的景觀。
  
  很多年前,一位朋友曾在上海爲一家農民工子弟活動中心的孩子們做了一堂講座。他告訴他們:如果你此生沒有機會旅行,就去讀一讀偉大的著作,跟隨書籍走遍世界。
  
  在技法高超的作家筆下,如恐懼、嫉妒、恨意,人性中的微妙幽暗都會讓我們在認識自我的途中深感震撼——這正是匆匆忙忙的旅行者們所要努力避免的。優秀的作家們是在拆卸一把子彈上了膛的槍,也是在旋律迴旋的音樂廳中開火,讓人驚恐,無處躲藏。
  
  或許真正的壯美並不存在於外部世界,而在認識自己的勇氣之中。我們站在原地,就可以有更深刻的生活。

爲了逃避自我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