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勵志名句 > 他叫“扎西”

他叫“扎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K 次

  張晞,男,漢族,中共黨員,國家能源集團龍源西藏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7年,張晞同志服從組織安排進藏工作。進藏工作13年來,他以甘於吃苦的奉獻精神、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推動了西藏新能源事業的發展,從地熱、光伏到風電,敢爲人先,開疆拓土。他帶領團隊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建設難度最大、國內第一個大型水光儲微電網電站;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的風電場,實現了西藏自治區風電項目“零”的突破。他心繫藏民,投身扶貧攻堅,幫助西藏自治區政府解決無電區17萬戶、70萬農牧民的用電問題,爲西藏的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多年來,張晞同志曾榮獲央企楷模、全國勞動模範、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中央企業首屆“最美央企人”等榮譽。
  
  不速之客
  
  故事先從2007年的一天說起——
  
  羅布次仁在拉薩開了一家複印店,這天傍晚,一箇中年人急匆匆地走進店裏,要打印一摞材料。中年人面色青白,一看就是剛來西藏的。羅布次仁有點不開心,馬上就要下班了,可那人手裏的材料非常多,只怕要加班了。
  
  中年人顯然看出了羅布次仁的不快,馬上賠笑說:“真對不起,我早上四點鐘就在忙這些材料,一直弄到現在,明天早上就等着要,給你添麻煩了,謝謝……”
  
  見中年人說得很真誠,羅布次仁不好說什麼了,兩人就一起加班。那些材料,中年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滿意了又重寫,寫完還要一遍接一遍地改……等他滿意地把材料整理好打印完成,已經凌晨三點多鐘。羅布次仁累得夠嗆,忍不住抱怨說:“人都快累散架了!”
  
  中年人連忙又是一臉真誠地道歉,再三表達謝意,那種態度,讓羅布次仁不得不消了怨氣,他想:看那人的模樣,也就是個普通職員,做不好工作,領導一定會批評他,所以只能努力把事情做好。
  
  第二天,羅布次仁還沒睡醒,中年人又來了,這次只要改動幾個字,打印好,中年人就走了。他走路急匆匆的,像要趕去救火似的。
  
  從此以後,中年人就成了羅布次仁複印店的常客,每次來,都是抱着厚厚一疊材料。有一次,中年人交代完複印事項,竟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羅布次仁偶然間一回頭,只見中年人滿臉憔悴,看來他一定每天忙於工作,沒好好休息過……
  
  就這樣半個月過去了,這天,中年人又來了,這一次,羅布次仁發現,他手裏除了厚厚的一摞材料外,還多了一個氧氣瓶!他的氣色非常不好,嘴脣烏黑,嘴皮乾裂,像一個重症病人。他一進門就癱倒在椅子上,吸了一口氧氣,又交代了一番。羅布次仁忙完了,把東西遞給他,他看看沒問題,想站起來,可頭一歪,暈了過去……
  
  羅布次仁嚇壞了,好在醫院就在附近,他忙叫來人,一起把中年人送進醫院。醫生說這是高原反應,需要趕緊送進急救室,輸液、輸氧。經過一番搶救後,中年人漸漸緩過神。
  
  這時候,羅布次仁才知道,中年人竟是國家能源集團龍源西藏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晞,他受集團公司委派,來拉薩推進新項目……
  
  跨越天路
  
  對張晞來說,這還只是開始,迎接他的,還有更大更多的困難。
  
  2013年,龍源西藏風電機的建設正式進入施工階段,光是把幾個風機運上“世界屋脊”,就是一項艱鉅的考驗。一臺機艙,重量就達80噸,從格爾木運來要經過九座橋。當時,張晞去西藏交通廳詢問該怎麼辦,對方說,這些橋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大的重量。青藏線承擔近60%的進藏物資運輸任務,要是把橋壓塌了,誰都承擔不了這個責任。
  
  面對嚴峻的情況,張晞說:“路,不能損壞,風電機也一定要登上高原!”經過調研,他決定把機艙分拆,減輕重量,終於安全地把“零件”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這是史無前例的挑戰,因爲所有機艙都是在廠房車間裏組裝完成的,沒有在現場露天組裝的先例。
  
  在海拔4500多米的那曲,夏季毒辣的陽光直射頭頂,常人即使無任何負重地走路,都有些氣喘吁吁,可張晞帶領着四十多個技術人員,在這樣的環境中加班加點,組裝總重量達四百多噸的機艙……
  
  機艙的問題解決了,還有塔筒。國內風機的塔筒原本設計都是三段,特別長,也特別重。可青藏公路的道路狹窄,山角彎道又多,這麼長的塔筒根本運不進來。張晞請廠家重新設計,把三段改成了四段,不但長度減短了,重量也大大減輕,這才把塔筒運了過來。
  
  塔筒解決了,還有葉片。葉片是一次性成型的,不可能改短。它長48米,這種長度根本沒法通過青藏公路上的那些山角山崖。張晞經過多方諮詢、實地考察,終於在青藏公路管理局討教到了一個運輸方法——用兩臺特殊車子運輸。兩臺車子一前一後,一遇到山角,車子就停下來,把葉片像大炮一樣立起來,它轉彎時半徑小了,就能繞過山角,等繞過了山角又放下來,再前進。一個山角、一個山角地立起來、放下去,等把這些葉片運到目的地時,大家已經數不清到底繞過了多少個山角……
  
  經過這幾年的運行,在高原上建設風電機,經歷了一場設計、運輸、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的完整過程,積累了非常珍貴的數據。張晞和西藏龍源電力公司也從最初的地熱發電、光伏發電再到風力發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高原新能源開發、發展上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越,更是留下了輝煌的業績……
  
  心繫西藏
  
  在很多人,尤其是藏族同胞的眼裏,張晞還有一個名字:“扎西”,這在藏語裏是“吉祥”的意思。時至今日,張晞領導建設的西藏羊八井太陽能發電廠,從建成、投入運營,至今已經過去了七年,可當地人一提到他,總會說:“託這個廠、扎西的德福……”這種託福式開頭的講話帶有明顯的藏北人風格,常是因受到特別大的恩惠才這麼開頭。
  
  桑巴薩村二組的組長普布,性格很直爽,只要跟人說起話,就會指着家門口的一條柏油路說:“這條路確實是扎西修的,我們沒花一分錢。那時整個當雄縣別說是村小組,鄉上都見不到這麼好的路。”
  
  七年前,普布只是個勤勞樸實的拖拉機手,幫人運磚、拉砂石,沒什麼經營意識,賺不到幾個錢。後來,太陽能發電廠找人看守場地,普佈會說簡單的漢語,就去了。
  
  剛開始,普布跟羅布次仁一樣,總看到一箇中年人在幹活,沒一點架子,跟他們一起工作、一起聊天、一起吃飯。後來才知道,他就是這個發電廠最大的官——張晞。一次,普布和張晞聊天,張晞知道普佈會開拖拉機,就說:“我們馬上要開工了,要平整土地,有很多活,你去買臺小型挖掘機吧!”
  
  當時,普布雖然沒多少錢,但他相信張晞,就找親戚朋友借了三十多萬元,買了一臺挖掘機。一年下來,不算人工,賺了近二十萬元。買了挖掘機後,普布也學會了經營,有了本錢,又買了大型翻斗車,到別的工地上幹活,收入也翻了幾倍。
  
  最令普布和桑巴薩村村民感動的是,張晞非常尊重藏族同胞的勞作習慣,藏族人幹活中途要休息、喝茶、喝青稞酒。有些人看着覺得是在偷懶,但張晞一點都不這樣想,他說:“我們應該尊重藏族同胞的勞作習慣,活幹好了,喝個茶休息休息,都不要緊。”
  
  張晞剛到西藏時白白淨淨的,沒多久臉跟當地人一樣黑了,藏族同胞們又都叫他“扎西”,好多人以爲他是藏族人。他從不解釋,還經常笑着說:“我就是西藏人嘛!”  

他叫“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