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勵志名句 > 知識還是智慧

知識還是智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要知道如何充分過好這一輩子,需要的是智慧,而不僅是知識。智慧與知識不一樣,而且從根本上講智慧更爲重要。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裏,知識(即事實的數量)每六個月更新一次,但智慧卻存在短缺。知識是事實的積累,而智慧則是辨別重要事物與不重要事物的能力。要是不能發現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物,我們就無法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

知識還是智慧

  我的第一份職業是長老會牧師。時年20多歲的我有幸與不少臨終之人度過了大量的時間。通過那些經歷,我發現每個人去世時的狀態非常不一樣。有些人去世時,一生意義深重,遺憾寥寥。這些人在走到生命盡頭時,深感這輩子活得相當滿足。還有些人在去世時回望人生,爲錯過真正重要的事而感到悲苦。儘管自己當時還年輕,我還是意識到,有些人找到了人生的祕密,有些人並沒有。

  死亡於我而言從來都不是一個抽象概念。我父親去世時,年僅36歲。有天野餐時,他站起身來,然後就這麼去世了。他的人生遠稱不上完美,然而就這麼結束了,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我28歲時已經爲別人舉辦了數十場葬禮,照顧了許多臨終之人。我將與死亡的這種親密接觸視爲一份極佳的禮物。也許是這些經歷讓我一直尋找着使人生圓滿和有意義的祕密。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發誓說,在我的那一天到來時,我不會帶着遺憾回首人生,想着人生也許能是另一番景象。

  我妻子受訓成爲護士,她從年輕時候起,也見證了不少現實中的死亡。她的工作範圍包括手術室、兒科癌症病房和急診室。我們會定期談論死亡話題。我們努力地在生活中意識到死亡的存在。

  我妻子萊斯莉好幾次差點喪命。她出生時先天性心臟畸形,出生才幾天就做了好幾次大手術。不過,三年前的一次經歷再次提醒了我們,生命是多麼脆弱。

  當時,她去醫院進行例行檢查,做一次不會有生命危險的外科手術。直到今天我還記得,當時只有10歲的女兒西妮說:“媽媽,你不用真的去做手術吧?”萊斯莉再次安撫了女兒,第二天早上入院接受手術。

  接下來72小時發生的事在我記憶中仍是一片模糊。手術很順利,她有些頭昏腦漲,然後覺得有點不舒服。我和孩子們在醫院陪她到晚上。次日她感覺好一些了,所以晚上我很早就離開了她的病房讓她休息,跟她說我要去辦公室辦點事,第二天要中午才能過來。我們預計她一天之內應該就能出院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大約11點的時候,我給醫院打電話,但我妻子卻在胡言亂語,說出來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我趕到醫院才發現,昨天半夜裏,37歲的她發生了中風。她看東西出現重影,並被轉至神經重症監護病房。當日晚些時候,神經科醫生讓我做了至今爲止此生最爲艱難的一個決定。“你妻子得了中風,原因未知。我們現在必須決定是否使用血液稀釋劑。這可能救她一命,也可能使出血更嚴重,這得看中風的原因。現在你來做決定吧。”權衡我所掌握的信息後,我決定允許他們使用血液稀釋劑。接下來的幾天,我的心都繃得很緊,感到心驚肉跳。

  這種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有各自的體驗。我無法知曉我妻子的體驗,但對我而言,接下來那幾個月真是各種情緒交織混雜。我很忙,日子被各種會議和任務佔滿。哪怕是萊斯莉在家康復期間,我也還是繼續讓自己忙碌於諸多任務之中。回想起來,我意識到我很想陪在她身邊,但當時並沒有做到。我不斷地問自己:我這樣的生活方式真的對嗎?什麼纔是真正重要的事?

  我朋友吉姆·庫澤斯曾對我說:“逆境讓我們看清自己。”但我不確定我喜不喜歡我看見的那個自己。她緩慢地康復,我悲傷地看着她每天費勁地完成以往再簡單不過的動作,在此期間,我也掙扎着考慮我的餘生。她這次中風提醒了我們,生命有多麼脆弱,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那年年末,萊斯莉基本康復了,我對此深懷感激。我感覺我們獲得了緩刑。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的經歷粉碎了我們對健康和生命的肯定信念。生命短暫。我開始問自己:我真的已經發現生命中重要的事了嗎?如果我現在離開人世,我能夠說我已經找到人生的祕密了嗎?當時我年近五十,加上妻子的中風康復,我踏上了書中跟大家分享的這段旅程,這段發掘“人生祕密”的旅程。

  由於我想弄清楚何爲人生中重要的事、何爲有意義的幸福人生的祕密,所以這本書誕生了。隨着年歲漸長,我發現自己日益迫切地問自己那些我這輩子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什麼事才重要?走到生命盡頭的我會想些什麼?既然剩餘的時日有限,如何度過纔算明智?找到幸福、活出意義的祕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