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讀書名言 > 讀書會的收穫和啓發3篇

讀書會的收穫和啓發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K 次

導語: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讀書會的收穫和啓發3篇,歡迎閱讀。

讀書會的收穫和啓發3篇

萬物復甦,春風煦暖,又是一個讀書的季節,書香瀰漫……爲迎接“五四”的到來,學校爲廣大共青團員舉行了盛大的讀書會。作爲一名共青團員,加了這場盛會,並從中受益匪淺。

在所有讀過的書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歷史書。看似與共青團員扯不上什麼關係,卻是我潛移默化的領悟到一些道理。同時極大的拓寬了我的知識面,這本書就是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

平日裏,當我們感嘆歷史書籍浩如煙海,博大精深之時卻又因其艱澀難懂,枯燥無味而退避三舍,不願探究。而當年明月以幽默風趣的文筆讓我們輕鬆的瞭解了明朝歷史。在他的筆下我們清晰的看到了明朝的每一個階段和衆多的文人志士,如朱元璋,朱棣,于謙,劉伯溫……而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弗亂其所爲”,這句話用在朱元璋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出身於一個貧苦的農家,父輩們都是佃戶,靠租種地住的地維持生計,生活自然過的相當艱難,卻也相當平靜,那時的朱元璋還不叫“朱元璋”,而是“朱重八”。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做皇帝,原因很簡單:沒必要。他只要做個普通人,平平靜靜的過完一生。但現實不饒人,元朝末期,統治者仍以爲自己是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的後人,變得驕縱昏庸,再也不能創造金戈鐵馬時代的繁榮,取而代之的是江河日下民不聊生的破敗景象。元朝江山,岌岌可危!在這種情況下,受害的往往是最下層的勞苦百姓,朱元璋便在其中,他的父母先後餓死,他卻無錢下葬,只得草草埋下。他本人爲了生計跑到寺廟當了和尚。在那兵荒馬亂的時代,能淡靜的當個和尚活命也好啊,可是事與願違,當他發現自己連和尚也做不下去的時候,他再也無法忍受了。失去雙親之痛和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讓他產生了對元朝的恨。他要爆發了!他要去討伐這個讓他失去摯愛雙親,自己也不能活命的時代!從此他開始了他輝煌的一生。

縱觀朱元璋的一生,有輝煌,也有悽慘,尤其在開國之前,他所經歷的種.種磨難絕非常人可以想象和承受的。當他面臨“苟活”與“反抗”的抉擇時內心痛苦的掙扎;當他置身於死敵陳友諒所設的幾乎可以徹底消滅他的圍攻時,他心中極度的恐慌和質疑;當他一次又一次穿上鎧甲去面臨一場場不知結果的戰爭時……種.種艱難造就了他剛強的意志。當然,他之所以取得成就還與他天生的領悟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密不可分,以至於作者當年明月成他爲“軍事天才”。所以朱元璋稱得上是英雄。所謂英雄者,雄才大略,敢爲人之所不敢爲,敢當人之所不敢當,堅強剛毅,屢敗屢戰。

或許我們不能像朱元璋一樣耀眼輝煌,但是他身上的的精神在當今時代仍值得我們學習。或許有人會說:和平年代,何來金戈鐵馬,橫戰沙場,稱雄一方?我想,我們要學的不是難以複製的形式,而是價值的精髓:精神。

作爲共青團員,尤其如此,要時刻記住自己的使命,在實踐中充實自己,磨練自己的意志和心態,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在這其中,我們定會遭受坎坷和挫折,而這些挫折帶給我們的往往是一些並不快樂的體驗:躊躇,失望,難過紛至沓來,讓人不得安寧。但請相信:我們在成長,成長之中必有不如意,正是這些磕磕碰碰,我們纔會明白:實現自己的目標是多麼的不容易,因而更加珍惜自己的每一分付出,決不輕言放棄!

這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給我帶來的感觸,我被朱元璋的精神所感染和折服,同時也爲自己能夠看到這樣一本好書而慶幸。

書像滲透過來的陽光,時時刻刻帶給人溫暖,充實和快樂。我讀書,所以我快樂!

昨晚有幸參加了讀書會的第一期活動,回校的時間已然太晚,又忙着準備女生節的事情,且第二天第一節有課,這篇記就拖到了今天。每次活動之後,總想寫點什麼留下,差不多像以前的日記習慣,不爲別的,只是想着以後看起來會記起點滴。

活動室不大,人卻都精神飽滿,我算是比較悶的一個,一是第一次參加,矜持說不上,不過是想多聽聽大家的看法,二是忘記帶水了,五點四十出門時只喝了一口,聽着大家的滔滔不絕,自己也有點口乾舌燥了,下次會記得。

這屬於我很喜歡的社團類型,談論感興趣的話題而且不會存在尷尬的冷場。每人推薦一本書,發散出來的話題必然會五花八門,我覺得讀書就是要隨性的,千篇一律反而沒意思,換另一種感覺來說,就是像老朋友座談一樣,很愜意。

散文寫慣了,初中時老師教的“形散而神不散”,我總是隻能做到一半——形散。所以看起來難免會語無倫次的,在日記中很好,天然加密了,拿出來也是給自己看的,就沒在意過。下面還是要切入主題的。

從推薦書目來看,每個人的讀書愛好都是不盡相同,這樣更能互通有無拓展延伸。一輪下來,發覺自己我讀的書還是太少了,所以更多的還是學習和借鑑。沒看過的,總沒法妄加評論,所以多聽多思考。引出來的話題有關於生活的意義,關於歷史,關於孤獨,關於愛,還有,關於木心……

關於生活的意義,每個人心裏都會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不見得都會深入思考。往大了說是哲學的範疇,往小了說是對自我人生的定位,其實,我覺得這也可以算作人生觀的一部分。首先,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講,人生存和其他生物一樣,爲了繁衍和進化,這顯然不是答案,因爲人有思想。是的,只有人才會考慮爲什麼而活着,“爲了活着而活着”。求生,是生物的本能,人不例外,很多人對死亡懷有巨大的恐懼,這也會成爲“活着”的原因之一。

作爲個體,我們讀書學習工作,不過是爲了追求一個舒適的物質生活,以及建立在它之上美好的精神生活,當然這句話部分正確,因爲人們追求的精神生活的層面不同,有一些精神滿足不需要建立在物質之上的(吃穿用基本保障除外)。回想過去,其實我們的生活是在一個個目標的指引之下進行的,比如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學,以至於不久將來的找工作。也許我們只在選擇的問題上猶豫過,卻也很少思考爲什麼要這樣,有人會說,就是這樣啊,因爲其他人都這樣,這似乎是一個較普遍的生活模式了,沒有那麼多爲什麼,可以說爲了一個又一個不斷出現的新目標而活。作爲社會羣體中的一員,我們也許要爲社會和諧,爲國家進步,爲全球發展做貢獻,這是所強調的人生價值和意義,很高很遠。人各有志,每個人的思考會不同,這是很難統一的,也許,都是爲了好好活而活。

關於歷史,我不是歷史專業的,所言所講都只是“一面之辭”。個人覺得,凡是文字記載,多少都會帶點主觀色彩,也難免會存在片面性。而真實的歷史如何,我曾經有過天馬行空的想法,幻想着能作爲一個旁觀者像看3D電影一樣,把歷史親身“走”一遍,也許會發現,很多的忠奸善惡並不像我們一直以爲的那樣。

20**年*月*日下午,我們參加了由本學院舉辦的第二次讀書會活動。會前,總覺着本次讀書會的流程與上回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親身參與上臺演講之後,通過我以及每個同學對本次閱讀的書《談美》不同情節的認知和理解,說出了各自內心的真實感受,確實感到定期組織這樣的讀書會活動益處是很大的。

這種活動不僅提高了同學們對讀書的興趣,對書籍的理解,對各類知識的積累,而且也滋潤了心靈,提高了境界,特別是增強了自信心,同時提高了同學們在公衆場合下思維、演講、表達的能力。使同學們更樂於參加集體活動和增強集體榮譽感。

本次讀書會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氣氛活躍,在活動進行中,同學們精美的PPT,不拘一格的演講以及班主任魏老師和導讀老師精彩絕倫的點評,都讓我與其發生了思想的碰撞,讓我以客觀角度來解析本次的書籍。

由此可見,讀書會活動不僅可以拓寬視野,還可以積累經驗,少走一些彎路,讓自己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