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讀書名言 > 2021年簡單的讀書的名言集錦48句

2021年簡單的讀書的名言集錦48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14K 次

書籍激昂了我的伶俐和心靈,它輔佐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出來,假如沒有它們,我就會滅頂在那內裏,會被愚笨和鄙陋的對象嗆住。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的名言48句,歡迎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1年簡單的讀書的名言集錦48句

1、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周立《飲酒》

2、凡學之道,嚴師爲難。——《禮記學記》

3、你的周圍有一個浩瀚的書刊海洋。要非常嚴格慎重地選擇閱讀的書籍和雜誌。愛鑽研和求知慾旺盛的人總是想博覽一切,然而這是做不到的。要善於限制閱讀範圍,要從中排除那些可能會破壞學習制度的書刊。一霍姆林斯基

4、每讀一篇文章就整整齊齊地抄一遍,一邊抄一邊在心裏默誦,抄完後讀一遍就燒掉,重新再抄,再默一遍,這樣重複七八次,記憶得很牢固。——張溥

5、博覽羣書實屬沒有必要,應當找那些能消除你心中的疑團的書來讀。

6、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示。——朱熹

7、在我們的時代,需要學習和知道的事情是這樣的多,一個要想積蓄點知識的人,如果只靠精讀,而沒有泛讀的話,如果每天不"吞食"它幾萬字的話,知識是很難豐富起來的。單靠精緻的點心和維他命用來養生,那就未免可笑。——秦牧

8、目錄之學,學中第一要緊事,必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凡讀書最切要者,目錄之學;目錄明,方可讀書;不明,終是亂讀。——王鳴盛

9、古代有人對於必須精讀的東西,採取抄寫的方式來學習,抄它一次、二次、三次。這樣謄抄其實也是一種精讀的.方式。對重要著作,讀一本而能充分理解吸收,比讀三本五本而印象浮光掠影,模模糊糊還是要好得多。——泰牧

10、當然書本里也有敗類,那是瘟疫之神,死亡天使,當與世人共棄之。——柯靈

11、雲際虛瞻處士星,案頭多負讀書螢。——元好問

12、知識是取之不盡的財富,實踐是用之不竭的 寶庫。

13、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4、讀書志在聖賢,爲官心存君國。 ——清:朱用

15、舉一反三者,博學;舉己得三者,多學。書摘

16、學者貴於行之,而不貴於知之。 作者:(宋)司馬光

17、唯有專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學問上,才能事半功倍。——蔡元培(近代教育家)

18、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爲鄰。

19、讀了好書之後,應當從中得到希望、勇氣和喜悅,開闊視野。—— [日]池田大作

20、在讀某些書時,我們的腦海主要爲作者的思想所佔據;而在讀另一些書時,我們卻沉浸在自己的思想裏。—— [蘇]愛倫堡

21、一日學一日功,一日不學十日空。 作者:諺語

22、弗學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23、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24、讀書與磨劍,旦夕但忘疲。——李中

25、我認爲,下個世紀將是複雜性的世紀。

26、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裏,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瞭解人。——佚名

27、僅次於選擇益友,就是選擇好書讀。

28、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尚書》

29、你看那些毫無意義的書,對你有什麼好處,又有什麼作用,看那些不健康的書,會使你純潔的心靈變得骯髒起來。

30、讀書不是爲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爲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爲了思考和權衡。培根、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

31、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絕不能平平庸庸,馬馬虎虎的虛度此生,只要我努力拼搏,銳意進取,我就不是凡人。

32、作家會在反覆審閱自己所寫的東西的過程中發現他想寫什麼。

33、好書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34、不讀書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殘缺的家庭。

35、世界上有大成就的人,對人類有特殊貢獻的人,幾乎都是愛讀書的人。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36、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作者:袁牧

37、讀書有三到,謂眼到,口到,心到。——朱熹

38、閱讀的意義不是說一定讀一本書明白一個道理,有那麼多道理好明白呢?明白那麼多道理幹嗎就不犯錯誤了嗎?——梅子涵

39、美麗和對知識的渴望應該成爲一家。

40、書籍幫忙我從一片爛泥塘裏站了起來,如果沒有書的幫忙,我會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41、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作者:克尼雅日寧

42、學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作者:朱熹

43、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4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勤學也已。

45、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功夫不行輕。

46、常識就是氣力,氣力就是常識。——培根

47、唸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

48、萬般皆下品,唯有唸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