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句 > 讀書名言 > 時代楷模發佈廳觀後感摘抄

時代楷模發佈廳觀後感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時代楷模發佈廳觀後感摘抄

時代楷模發佈廳觀後感摘抄

導語:青春無悔,中年無怨,到老無憾。時代楷模你當之無愧,你把青春獻給了祖國,留在山川大地都是滿滿的愛。把畢生所學,奉獻國家。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時代楷模發佈廳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時代楷模發佈廳觀後感摘抄

篇一:

其美多吉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郵政分公司長途郵運駕駛員、駕押組組長,20_年來,他在川藏郵路甘孜—德格路段上頑強堅守,曾無數次穿行在俗稱“鬼門關”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 20_年的郵政路上,他用鮮血捍衛郵件的安全,用熱情挽救上百陌生人的生命,用信仰爲高原的老百姓送去滋養精神世界的報紙和家書,他克服極端卑劣環境和自然災害,美滿完成每次郵運任務。

今夜,凝聽其美多吉、甘孜州郵政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顯華,其美多吉的小兒子扎西澤翁,道班工人曾雙全5位報告團成員從不同角度,用真摯的感情、質樸的語言和生動的事例,講述 “其美多吉雪線郵路”的先進業績和寶貴精神,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當其美多吉老師講到他被歹徒坎刀重傷,與死神搏鬥,如何面對康復率幾近爲零的希望,接受“破壞性康復療法”和愛妻澤仁曲西無所不至照顧時,我想對其美多吉老師說你是最幸福的,您有一名美麗仁慈的妻子,您有一名帥氣懂事的兒子。那一刻現場觀衆報以熱烈的掌聲,我的淚水也不由一次次奪眶而出,一場心靈的洗禮讓大家得到了精神上的淨化,激起了奮鬥的豪情,我們大家接受了一次深入的教育、心靈的洗禮和思想的昇華。

今夜,當其美多吉的小兒子扎西澤翁講述他阿爸故事的時候,我的淚再一次傾但是下,我想對扎西澤翁說:您是最榮幸的,您的阿爸克服了死神,今天仍然站在您的眼前,您還可以叫阿爸,而我的阿爸卻離開我已5年了,在這5年裏,阿爸在我的夢裏從未離開過,有時我感慨人生不如一場夢,夢裏我是多麼的幸福。

久背的稱呼——阿爸,那一刻其美多吉老師的小兒子扎西澤翁講述他阿爸故事的時候,他所說的每句話都震動着我的心絃,他講述的故事與我經歷的甚是類似,只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才能感遭到,我想此刻也只有我才能理解到他講述的那驚動人心的他們家人的故事,那時我在讀大三,每天習慣給家人打一次電話,但是有一段時間,我打電話給阿爸都是阿媽接的,後來才知道我阿爸病倒在牀上一個星期,連打電話的力氣都沒有了,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我的心悲痛萬分,那一刻我只想回家,但是經過阿媽的勸說,阿爸也康復的較好我沒有回家,當時離放假也只有一個月多,誰知凶訊將再一次降臨在我的身上,已完全康復的阿爸終究還是被死神帶走了,只留下我阿媽和我們四兄妹,阿爸走了,我連他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我只是遇上了49天那一天。 當扎西澤翁說:我是其米多吉的小兒子,也是我阿爸同事的時候,我非常羨慕他,我覺得他就是世界上最榮幸的人,一名被歹徒刺傷17處,經歷三天三夜搶救的阿爸,今天照舊在站在他身旁,並與他同行,當您生病時您才知道健康的寶貴,當您失去親人時,才知道思親的痛苦。

其美多吉的先進業績,感動我們讓我學習的不單單是其美多吉老師在雪線郵局上的經歷和付出,還有他們家的家庭美德。

篇二:

我不曾一次看到過那些在疫情一線的最美逆行者。

他們大多是黨員,也有一些自願參加的志願者,他們全部都是好樣的。

常常能看到那些醫護人員工作在抗疫一線,那厚厚的防護服、隔離服,是完全不透氣的,常常能看到他們的衣服都已被汗浸溼,已經溼透,汗滴溼了他們的衣服,也滴痛了我們的心。那些防護服,只要脫下就代表着廢了,醫護人員們常常在工作前都不能喝水,在診療時也不能吃飯,他們這樣做,就是爲了他們身上的那件防護服,那份使命,他們毫無怨言,總是默默地完成着任務。他們也是最美逆行者,他們也是好樣的。

還常常能見到,那些穿着志願服的志願者和黨員,站在各個小區門口、各個街道中央、各個樓道中間、各個城市中心,常常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那是多麼累啊,可他們不下崗,堅持不下崗。我還在新聞裏見到過:七十一歲的老黨員堅持參加巡查、不小心摔壞腿的老黨員怎麼都不肯下崗,他們都堅守在抗疫防疫一線,甚至不能回家,過年不能見到家人,不能吃團圓飯、年夜飯,可想而知,他們要揹負着多少啊。

我們看到後,都會不禁淚目。我們都知道,他們是冒着被感染,冒着死亡的風險踏上一線的,可看起來,他們毫無畏懼,甚至能看出他們的表情都已是麻木,麻木當中透着溫柔的樣子。

還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最美逆行者的孩子,有兒子,有女兒,他們都知道爸媽正在從事的是什麼職業,是有生命危險的世界十大高危職業之一,但他們不怕,他們知道,他們的爸爸媽媽也都不會怕,他們也都是好樣的,他們承擔着孤獨甚至是喪父喪母,可他們好像繼承了他們爸媽的無畏、無懼,每次都能從他們的臉上看到兩點:1。毫無畏懼2。擔憂他們的父母,我覺得,他們這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跟他們的父母一樣,全部都是好樣的。

這些最美逆行者,都在我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給了我們無比的溫暖,他們的汗水,是爲了抗疫,他們的承擔,是爲了抗疫,他們的兒女,也終將成爲最美逆行者。讓我們再次喊出:

“你們都是好樣的!”

篇三:

在大家眼中,朱有勇是雲南省農業系統唯一的工程院院士,是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但在瀾滄縣蒿枝壩村,提起朱有勇,拉祜族羣衆會抿嘴笑着告訴記者:“他是來幫我們種洋芋的。”

“農民院士”朱有勇身上到底有什麼氣質,讓拉祜族羣衆覺得那麼親?一切還得從他早年立下的志向說起。

讓農民過好一點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雲南紅河州箇舊市卡房鎮,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娃。兒時農田舊景,是最吸引他的景色。廣闊的田野使他對土地與農民產生了難以割捨的眷戀和熱愛。

高中畢業後,朱有勇與8位同學回到農村當了知青。當他看到自己和農民們辛勤耕作一年,得到的卻只是難以餬口的收成時,朱有勇在心底埋下了自己的初心:“一定要努力,讓農民過得好一點、農業變得強一點、農村變得美一點”。

1977年恢復高考,朱有勇如願考入雲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1996年,在完成悉尼大學分子植物病理學有關項目研究後,朱有勇不假思索地謝絕了悉尼大學教授對自己的挽留,毅然回到了雲南農業大學。和國外、國內先進發達地區相比,在雲南搞科研或許會有一定侷限性,但云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卻是其他地方不能比擬的。

朱有勇緊盯農業科技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難題,創新性開啓了不用農藥控制病蟲害的探索之路[]。他的“遺傳多樣性控制水稻病害”技術在全國10個省區市推廣了6000多萬畝,並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科研一等獎,“物種多樣性控制作物病害”技術在國內外應用於3億多畝旱地作物。這兩項技術讓農藥使用量減少60%,並能增產20%-30%。由於長期與農民和土地打交道,少數民族農民羣衆親切地稱他爲“農民教授”“農民院士”。

手把手帶着老鄉幹

剛接到瀾滄縣扶貧任務時,雖有“扶貧就要到最窮的地方去”的思想準備,但到了瀾滄蒿枝壩村,朱有勇也被這裏深度貧困的狀況震驚了。

瀾滄主要生活着“直過民族”拉祜族,這裏自然資源豐富,但因爲沒有技術、沒有產業,當地羣衆素質型貧困問題極爲突出,農業科技成了這裏最大的短板。

“越是艱難,科技扶貧就越有大作爲。”通過調研,朱有勇帶領團隊利用專業特長,科學制定了將資源優勢轉變爲經濟優勢的發展措施,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在當地建立了“科技小院”。

正當他們決定先拿冬季馬鈴薯作示範時,現實卻給了朱有勇當頭一棒,居然有很多村民不願意。原來,瀾滄早年曾種過核桃,因氣候、品種等原因,樹倒長得好,核桃卻沒結幾個,光竹塘鄉就有7000畝擺在那裏成了反面教材。這裏也有種過馬鈴薯的,但最終只收獲些小疙瘩。這個院士又來“種洋芋”,農民們擔心萬一再失敗,一家人一整年的收成就打水漂了。

朱院士能把“天拉長”,一時難以把村民的眼光拉長。院士這個名頭,在這樣一個偏僻村寨並沒有多大作用。“這比發期刊論文可要難多了。”朱有勇感慨。

在當地政府和村委會的支持下,院士團隊將新研發的冬季馬鈴薯品種種進了100畝樣板田。朱有勇同樣扛起了鋤頭,與少數民族農民羣衆同吃同住同勞動,把“家”安在了田間地頭。爲了和少數民族羣衆打成一片,朱有勇還學會了“你好”“吃飯”“幹活”等拉祜族語。

第二年,看到樣板田的好收成,原來持反對態度的村民劉金寶將家裏10畝地分出了2畝種馬鈴薯。每畝5000多元的收入,讓他第三年主動把全部地種上了冬馬鈴薯。

在瀾滄縣,農民種植冬馬鈴薯每畝收入平均可達9000元。在朱有勇院士團隊的努力下,目前瀾滄縣建立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等科技扶貧示範項目基地,還將依託中國工程院人才智力優勢,大力實施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冬早蔬菜3個“一萬畝”工程,全力創建全省科技扶貧示範縣。

“農民院士”扶貧有招

朱有勇深知,技術缺、產業弱,是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貧困的重要原因。從示範村蒿枝壩村的情況來看,農村技術型人才的多寡纔是帶動產業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能否如期完成的關鍵。

於是,朱有勇在職業學校開辦了院士班,這可是全國首創。這個技能培訓班,是朱有勇扶貧計劃中的更爲重要的一步。

其中短期培訓班不受年齡、學歷等條件限制,教學過程爲4個階段100天,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專家親自授課,採取邊學習邊生產的辦學模式,理論講授和田間實操緊密結合,用學員聽得懂的語言講解專業知識,用學員看得懂的方式手把手教授,課堂在田間,學習在地頭,考試評價看收成。

酒井鄉酒房村坡頭老寨小組的哈尼族農民培訓班,作業是種一畝馬鈴薯。畝產2噸爲合格,2.5噸爲良好,3噸爲優秀。去年3月,當馬鈴薯班的農民馬正發請全小組現場觀摩他的“考試成績”時,大家看到田裏收穫的碩大馬鈴薯,非常震撼。這一期,養雞能手張忠玲、林下三七技術員付美剛、馬鈴薯班農民馬正發等優秀學員受到表彰並獲得5000元獎學金。

在馬正發的帶動下,去年冬季,坡頭老寨28戶人家種植馬鈴薯100畝,其中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了37畝。今年2月,坡頭老寨的冬季馬鈴薯陸續收穫,平均畝產2.7噸,每公斤售價2元到4元,整個小組的馬鈴薯收入51萬元,人均收入3825元。馬正發種植了10畝,收入7萬元,在全小組最高。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朱有勇院士和團隊還開設了冬早蔬菜、茶葉種植、林業、豬牛養殖等培訓班,前後共計開設了24個技能班。

今年是朱有勇院士在瀾滄扶貧的第5年,他帶領團隊結合貧困地區實際,走出了一條嶄新而富有實效的精準扶貧之路,實現了從深度貧困的“民族直過區”到“雲南省科技扶貧示範縣”的跨越,爲全國科技扶貧做出了有力的示範。朱有勇說:“我承諾過,要把貧困山區的農民帶富。蹲在農村當個農民,帶着農民脫貧致富,心裏很高興、很有意義,也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