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讓生命發光的人生哲學

讓生命發光的人生哲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在我國的哲學思想領域,孔子學說和莊子學說,是互爲映照、又分歧井然的學說。在前人對其的衆多闡釋解析中,有不少是百姓聽不懂的。近日讀《史記·孔子世家》《秋水》和《後漢書·郭太傳》,我略獲心得——即得出一個最易懂、又最能說清楚的“孔莊”思想差異的說法。

讓生命發光的人生哲學

我們就取人生中的“活着”和“死去”的哲學命題來說事兒。舉歷史上一個簡單的例子:《後漢書·郭太傳》記載有孟敏的故事:一天在路上,孟敏不小心把身後挑着的罐子掉在地下,摔得粉碎。可他頭也不回,看都不看一眼,繼續向前走了。信奉孔子思想的郭太(字林宗)見了感到奇怪,就問他爲何摔碎了東西連看都不看?而信奉莊子哲學的孟敏則回答說:“罐子已經摔破了,看它又有何用呢。”在對待生命(一個物體也是代表着一個生命體)的存在價值上,孔子主張珍惜生命的“活着”,能補救的一定要補救,而不是一味地放棄。罐子既是被摔碎了,也應該回頭看看,還能不能補救復原;而莊子對生命個體的態度恰恰是相反的,他認爲,一個生命體去了就去了,像罐子,被摔碎了也就碎了,這是天意,再看它還有何意義?這個故事明顯體現出了“孔莊”思想的根本區別:孔子拿得起,莊子放得下;一個積極,一個消極。

不過,從他們思想的社會歷史流傳再看他們的思想,則又是“拿得起的悲壯;放得下的悲涼”。

中國人從來就講究“圓滿”和“善性”。特別是“至善”幾乎成爲數千年來,深入中華民族靈魂和骨髓的哲學命題。孔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之所以在幾千年的社會發展史上一直被人崇尚,其根本就在於,他的至善思想一直撬動着中華民族的心靈,並且他的處世思想符合我們民族的處世趨向——積極的,而不是消極的。

孔子周遊列國時“子畏於匡”的典故就很說明問題。《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外出遊說時被匡地的人們圍困。面對死亡威脅,孔子則說:“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體現在我的身上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這種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而他的弟子顏回面對死亡則說:自己怕死,如果自己就這樣死了,身上肩負的道義該怎麼傳承下去……

在這個故事裏,孔子和他的得意門生顏回都有上乘的表現。孔子不怕死,顏回不敢死,面對猝然而至的生死抉擇和考驗,他們想到的,不是一己之生死,而是道統之傳承。孔子不怕死,是因爲自以爲鐵肩擔道義,道義既然不會絕滅,承擔道義的自己亦自然不會無端而死,即所謂吉人天相。對自我安全的信心來自於對文明不絕的信心,自我的強大來自於道義的強大。而顏回不敢死,是因爲道義尚未實現,自己當隨老師推而廣之、擴而大之、肩而行之,絕不敢一死了之。對自我生命的珍惜來自於對道義的珍惜、對責任的擔當和對老師的承諾。死,其實容易;活着,其實很難,仁以爲己任,顛沛必於是,造次必於是,顛沛造次而不能放手,不亦重乎!

孔子也好,顏回也罷,他們都能把一己的生命和一個“活着的責任”對接起來,從而獲得對死亡的超越。這實際上就是儒家對於生死問題的看待。回到現代,爲了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我們中華民族經過了百餘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那些先我們而去的革命先烈和先賢們,他們的生命價值觀,其實都可歸到“生爲責任,兼濟天下”的價值觀上。而且,我們的生命價值觀,是在孔子思想價值觀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推進的民族的“至善、爲公、責任”的生命理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中,讓自己的生命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