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爲什麼戀愛中大多是男追女?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男女情感

爲什麼戀愛中大多是男追女?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男女情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27K 次

爲什麼戀愛中大多是男追女?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男女情感

從經濟學角度看,爲什麼戀愛中大多是男追女?

作者:盧安迪

夫唱婦隨、生兒育女的家庭制度,已成爲人類文明的核心基石,除此之外的任何其他制度似乎都不堪設想。但假如我們千萬年來實行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社會制度,我們也會覺得家庭制度是異想天開。那麼究竟有沒有一個客觀的原因,使家庭制度比其他制度優越呢?

人類社會制度的絕大部分災難,都是源於所謂“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當一項資源屬於“全民共有”的時候,便沒有人有動機去愛惜它,結果使它受到過度消耗和糟蹋。蘇聯的房屋短短几年就變得殘破不堪,正是由於這個原因。

在有家庭制度前,人們以“多夫多妻”的雜交方式繁殖後代,生出來的孩子屬於全社會,但這也相當於不屬於任何人(柏拉圖也提出過類似的建議!)。養育每個孩子的成本都由全民分擔,因此產生了“公地悲劇”,導致孩子的過量生產(overproduction)。於是人們逐漸發展出婚姻制度,由每個家庭負責撫養自己的孩子,以控制人口數量,並讓每個孩子得到父母的悉心照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個女子跟多個男子交配,在擁有現代科技前,將難以判斷誰是孩子的父親,這會爲撫養權責的私有化增添困難。但只要一女只侍一夫,即使一夫多妻,仍可確定孩子雙親的身份。可能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可以解釋爲何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都把女性的忠貞看得比男性的專一更重要。當然,本文無意評論這些觀念的優劣,而是分析其成因。

如何避免出軌?

要建立穩健的家庭制度,還需防止夫婦“出軌”的情況(否則仍會出現不知孩子父親是誰的問題!)。當年柬埔寨的共產政權爲成年男女強行配對,結果政權倒臺後出現了大量婚外情和離婚。在自由戀愛的社會中,通常由男方主動追求女方。事實上,這個機制的好處是會產生較穩定的婚姻組合。爲什麼呢?

讓我們首先考慮一個簡化的“男追女”模型。假設社會中有n個男人、n個女人。每人對於所有異性有一個偏好次序(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口味)。他們用以下方式配對:

每個男人追求自己最喜歡的女人。每個女人在追求自己的男人中,選擇最喜歡的男人爲男朋友。

在第1輪找不到女朋友的男人,追求自己第二喜歡的女人。每個女人在現任男朋友和正追求自己的男人中,選擇最喜歡的男人爲男朋友(如果此人不是現任男朋友,則甩掉現任男朋友)。

在第2輪找不到女朋友(或被女朋友甩掉)的男人,在自己還未追求過的女人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女人追求。每個女人在現任男朋友和正追求自己的男人中,選擇最喜歡的男人爲男朋友(如果此人不是現任男朋友,則甩掉現任男朋友)。

如此類推,所有人都會在有限時間內找到男/女朋友。此時,每對男女朋友都結婚。

我們可以證明,這個機制可防止任何已婚男女私奔:假設男人A和女人B要私奔,那麼A喜歡B多於自己的妻子C,而B喜歡A多於自己的丈夫D。但根據上述機制,A在追求C之前,必定追求過B:如果當時B選了A爲男朋友,隨後不可能甩掉A而跟自己更不喜歡的男人(包括D)拍拖和結婚;如果當時B拒絕了A,這代表B有了一個比A更喜歡的男友,隨後更不可能跟D拍拖和結婚。綜上所述,如果有任何男女要私奔,邏輯上必會出現矛盾。

2012年,Lloyd Shapley和 Alvin Roth分享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因爲Shapley和當時已故的David Gale在1962年首次證明“男追女”機制會產生穩定的(即不存在私奔的)婚姻組合,而Roth則把這個理論應用到其他各種事情上,包括實習醫生與醫院的配對、學生與公立學校的配對、器官捐贈者與病人的配對,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