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認識一個人越來越容易,成爲朋友卻越來越難

認識一個人越來越容易,成爲朋友卻越來越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認識一個人越來越容易,成爲朋友卻越來越難


認識一個人越來越容易,成爲朋友卻越來越難

作者:小木頭

(媒體人,寫作愛好者,出版有《會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兒都有愛》)

那天,有人在討論自己的微信裏有多少個朋友——幾百個都是算少的,上千的是普普通通,有一位說他一個平常不太用的微信號,上面都有過五千的朋友。

朋友這個概念,在如今被大而化之,卻又變成了輕飄飄的一個網絡ID。

我們覺得認識朋友好像越來越容易。

可實際上,我們卻很難,再跟別人成爲真正的朋友。

小時候,我們總是聽到“朋友多了路好走”這樣的話;長大後,有了一定的社交脈絡,人們喜歡端着酒杯拍着胸脯“以後認識了,咱們就是朋友”,又或者“你是某某某的朋友,那你就是我的朋友”……這樣的時刻,大約每個人都經歷過吧?

那時候你年輕啊,你熱血沸騰,你信以爲真,相信酒場上的相識、把酒言歡之後的掏心掏肺就是“成爲朋友”,可是隔幾日你在另外一個地方遇見他,熱情似火地打招呼時,他不過是把嘴角控制在有禮貌的弧度,不冷落你已經是很大的教養。

到如今,你認識的朋友更多,你們在彼此的朋友圈裏評論、點贊,你們好像很熟,看對方每天的吃喝玩樂,甚至能夠拼湊出對方的生活軌跡。可是這些照片和文字背後那個真實的有溫度的人,你一無所知。

你們,根本就不是朋友。

無論是在古人千里迢迢探望舊友的時代,還是在網上隨便搖一搖就能有一堆人跟你say HI的今天,在成爲朋友之前,你們有很長的路要走,否則就不會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的千古絕唱。

我所說的朋友,不是泛泛之交,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一種;當然也未必都是親密到可以說私密話題的那一種……

但至少,彼此心裏喜歡,或者帶點兒欣賞,有事兒沒事兒願意跟他吃飯喝茶聊天,他有事兒你會鼎力相助,而你有什麼難處跟他開口的時候也不會太難爲情,很久不見不會覺得疏遠,一週見三回也不會覺得膩煩。

區別於這種朋友的,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朋友,譬如職場上的朋友,保持着不疏遠也不親近的關係,心血來潮時會多聊兩句,平時就呆在各自的角色裏;作爲人脈的朋友,彼此的手中有對方需要、在意的資源,平時客氣禮貌地維繫着熟絡的情緒,需要的時候纔會被召喚或者召喚對方;認識基礎之上的朋友,你們可能在一個小區裏生活,或者曾經是同班或者同校的同學,或者曾經共事過,你們的人生之路再也沒什麼交集,可是因爲曾經認識,別人提起的時候,當然會說“哦,那是我朋友”……

大部分時候,他們只是我們人生的路人甲,當然,我們對他們也是同樣的功效。

在成爲朋友之前,你們之間有很長的路要走。

大部分人,都會在這條路上丟失,落伍,或者拐彎離開。

當然,沒有成爲朋友也挺好的,有些人適合以陌生人的方式在你的小世界之外,至少我這樣認爲。

認識,在這個網絡時代,已經不存在技術難題——微信號,QQ號,微博賬號,總之,你想要認識一個人簡直是再簡單不過了。從前我們想要認識一個“久仰”的人,還得厚着臉皮磨破嘴脣請人引見,又或者創造什麼樣的社交場合膽戰心驚地去結識一番;而現在,你只要找到他的網絡賬號,一切就“迎刃而解”。

哪怕他不通過你的朋友申請,也沒關係,即便是在從前的社交關係裏,被無情拒絕也是司空見慣的。

所以,我們討論的認識,是相互的,你們彼此給對方一個機會,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個人。

今天咱們認識了,以後就是朋友了——這樣的話,我向來羞於啓齒,當耳邊聽到有人說時,也會側目多看他兩眼,想着我們永遠都沒有機會成爲朋友。

認識,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是脾性、氣味相投。這是一件很難說明白的事情,兩個好人未必會成爲好朋友,兩個壞人也未必就看對方順眼,人是立體而複雜的,但若是要成爲朋友,就一定是有更多投機的地方佔據了身心——調香師們要調製出一種香水,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和諧。

我想朋友之間的問題也在這裏,兩個人的氣味湊在一起得和諧。有的人你多看兩眼或者交談幾句就會默默地做出“沒法做朋友”的判斷,這固然有點冒失和武斷,但也的確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裏。

氣味相投的兩個人,現在可以稱爲“陌生的朋友”了,因爲彼此之間的經歷、意識、想法等等完全模糊一片,不討厭的前提定下來,才能往前走。

下一個階段,大約是三觀的問題了。

雖然對於三觀的概念,現在有各種不同的定義,但是我想對於現實而具體的生活來說,人生觀,價值觀,婚戀觀似乎更貼地氣一點。在這些“觀”背後,是一個人對世界、對生活、對自己的看法,也會影響着他以後的做法。不存在三觀正不正的問題,只存在朋友之間的三觀是否相近甚至相同的問題。

灰姑娘和豌豆公主可能會成爲朋友,但是機率非常非常小,除了從小的成長經歷、生活環境不同,最重要的是她們在三觀上有着天壤之別,哪怕是氣味再相投的兩個人,哪怕是認爲可以克服小問題,做到包容別人觀點的人,久而久之也會有別扭、難受的感覺,因爲你需要放下自己的對世界的判斷,對人生的理解,轉而贊同甚至迎合你並不是那麼認同的那個。

對於一個睡在閣樓上飯都吃不飽的女孩而言,當她看到自己的朋友因爲無數層牀墊下面的一粒豌豆而輾轉難眠時,說她“矯情”都是客氣的;而這粒矯情的豌豆,在嬌生慣養的公主眼裏,實在是無法忍受啊!

這些年,人們漸漸認同了從前的“門當戶對”,而成爲朋友,在三觀上也真的要門當戶對纔好。

三觀都沒問題了,一定可以成爲很好的朋友了吧?

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