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好好學習》作者成甲的讀書感悟:讀書學習,還有用嗎?

《好好學習》作者成甲的讀書感悟:讀書學習,還有用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好好學習》是2017年2月纔出版的一本分享學習方法的書籍,作者成甲,主業是做景區設計諮詢,2009年聯合創辦了北京京都風景生態旅遊規劃設計院,並擔任常務副院長。曾多次受邀在清華MBA、第九學院、多角度沙龍、中國惠普、埃森哲、中國人壽集團等機構團隊進行演講,做關於個人時間管理、知識管理方面的課程和分享。爲什麼讀了這麼多書,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是很多讀書人一直在糾結的問題。

《好好學習》作者成甲的讀書感悟:讀書學習,還有用嗎?

今天推薦一篇《好好學習》作者成甲分享的讀書學習感悟:

如何從“低水平勤奮”到“爆發式成長”

作者:成甲(《好好學習》作者)

早上醒來,摸出手機的時候,又看到微博私信裏有人給我長長的感謝信:《好好學習》這本書深深地影響了他對學習的認識。

我特別感慨。

我曾經也在努力、勤奮中迷茫,我相信天道酬勤,可是心裏卻不確定未來會怎樣。

上大學那會兒,我給自己定目標,每天讀完 30 頁書,半夜困得要死也咬牙堅持讀下去。可是,我卻從來沒意識到,勤奮不一定成功,甚至1 萬小時的勤奮也不一定成功:我們可能掉入了低水平勤奮的陷阱。

我們參加微課,報名培訓,買來各種學習材料。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一年參加近 200 門在線課程,簡直是瘋狂。可是,我們除了在聽課的時候有那麼一瞬間“恍然大悟”的認同感外,一個月之後,你發現自己還是一樣焦慮,生活照舊。

我們學的越多,越覺得焦慮,也發現學了的很多東西記不住。

學習,讀書,還有用嗎?

我的答案是:有用。

早些年,年輕人進入社會能夠出人頭地的條件是要有一個好文憑。可是到了今天,文憑本身已然價值不大。在通往社會更高階層的路上,官二代、富二代、高顏值都是靠“生出來”的,對於我們普通大衆而言,最可靠的出路便是: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自己值錢。

讀書學習是最低成本讓我們快速增值的方式。在這條路上,已經有無數人走了出來,遠的不說,就說這幾年:羅永浩、羅振宇、李笑來等等大神,哪個背後不是一麻袋,一屋子的書做支撐?羅永浩當年一窮二白仍揹着幾麻袋書;羅振宇就是通過說書建立起羅輯思維節目的;李笑來的公衆號就叫“學習學習再學習”。

可是,在無數靠讀書學習改變命運的案例背後,我們不禁要問一個問題:爲什麼更多的讀書人沒有崛起?

我們也努力了,他讀的書我也讀過,怎麼我就沒有發現書中的黃金屋呢?

我也曾被這個問題困惑,我自己也走了各種彎路,嘗試了各種方法,終於,我發現:原來不是讀書和學習沒有用,而是我根本沒發現讀書和學習的正確方法。

那些學習更多帶來的無力感,其實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缺乏一個指引我們學習的原則支柱,所以努力再多,也仍然不能建立一座自己的知識大廈。而那些通過讀書學習快速崛起的人,表面上他們運氣很好,但背後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有意無意從各種渠道掌握了學習的祕密,瞭解了高級的學習方法。

羅輯思維 CEO 脫不花在給《好好學習》這本書的推薦序中寫道:“很多掌握了高級學習方法的人,並沒有時間或者意願把他們的祕密透露給更多人,幸運的是,成甲願意。”我不敢說自己一定是掌握了高級學習方法,我的方法也未必是最好的,甚至一些認識可能是有錯誤的。但是,確實我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裏,憑藉着我學習到的方法快速成長,享受到讀書學習帶來巨大紅利。

我厚着臉皮舉幾個所謂的成績:

1、我用自己的讀書方法,不僅可以利用業餘時間一年閱讀大約 150 - 200 本書,還能精選出其中 80 本左右的書,在羅輯思維得到 APP 上製作成說書節目。

而這個成甲說書的節目口碑還很好,在去年羅輯思維年終盤點時,得到「每天聽本書」節目銷量 TOP10 中,成甲說書佔了 3 成。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聽衆的支持與厚愛,我想我採用的知識學習和輸出方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2、我花了一年時間,把自己過去 7 年摸索總結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寫成《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結果,大家給的評價反饋也不錯,很多人告訴我,他們通過這本書對學習有了全新的認識。而我作爲一個新作者,第一本書上市20天就賣了4萬冊,遠超我的預期,一度成爲京東、噹噹新書榜排名第一的書。這讓我相信,我過去對學習方法的摸索,對很多人而言是有意義和價值的,能夠幫助他們少走我過去走的彎路。

3、同時,我還創立了一家爲政府和景區提供旅遊發展建設諮詢規劃設計的公司,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管理方法,幫助客戶解決商業問題,幾年時間把這個公司打造成這個行業細分領域的標杆。

我能取得上面這些小成績,自然有運氣成分,但背後高效學習的方法也確實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作爲一個普通人,我很感謝這個時代,能夠有機會通過學識和能力改變自己的命運。只是,要抓住這個機會,僅僅勤奮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正確的方法——那些少數人知道,但真正有用的方法。

所以,我覺得把這樣的知識分享出去,可能會幫助到那些在成長路上不斷努力,但還沒有找到自己節奏、原則和方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