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一)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

皎潔的月光穿破窗戶無聲息地灑在睡意朦朧的我的臉上,我緩緩的睜開眼,一輪有着蛋清般顏色,又大又圓的明月印入我的眼簾,整個屋子被照得如白晝。伸開手指彷彿就觸及月亮,感受它的凹凸不平。冷冷的月光將我的手掌,臉龐也塗得一般的淒涼,慘白。“啊,今天好像是中秋節啊”隱隱地想。可惜,月圓人不圓。正如蘇軾的那句真真切切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只不過是虛假但卻美好的想象罷了。

月光驅散了我的睡意,依舊睜着眼,靜靜的感受着窗外的一切。風吹樹梢,樹葉掛在枝頭在月亮的一角搖搖擺擺,偶爾落下一兩片來。清風夾雜着一點惆悵拂過我蓬亂的髮絲,一種久違的感覺蕩上心頭……

別了,純真的童年,你曾是那樣令人沉醉。

中秋節總是我們一年中難得的快樂時光。中秋節前幾天,媽媽早早的準備好月餅,待到八月十五月圓之夜時,在院子裏擺一張大桌子,把香噴噴的月餅整齊地擺在盤子裏,放在桌子上,這在我們老家叫“敬月亮”,然後又鑽到廚房裏做飯,而我們姐妹兩往往盯着月餅,生怕被月亮“吃”了,等到媽媽做好飯吃飯時,脫下黑乎乎的圍裙一聲令下,便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嚥起來,爺爺奶奶還有別的長輩們看着我們的吃相,總笑眯了眼。那時,我也不知道爲什麼那麼喜歡吃月餅,但現在,對那東西實在不感興趣。

除了中秋,小時候的點點滴滴都是我要珍藏一輩子的回憶——

“媽媽,月亮好大呀,那裏面有什麼?”

“你說呢?”

“妹妹真笨,我們老師的故事書上說,裏面有嫦娥姐姐,很漂亮的,還有一隻可愛的小白兔,還有,還有一個砍樹的人,”姐姐在一旁插着嘴。

我們一會伏在媽媽的膝上,一會爭着坐媽媽的腿,那時的我總爭不過姐姐,委屈地向媽媽求助。然後媽媽用一雙厚實溫暖的大手摸着我的頭,像摸小狗一樣,安慰我,對我說:“你以後要多吃飯,纔有力氣贏姐姐,知道嗎?”我乖乖地點着頭。然後,跑到樹身下,用小石頭在樹身上劃下自己的身高,賭氣地說:“姐,我一定會長得比你高的。”我們坐在門前的大樹下,濃密的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樹下插着的風箏也快樂地轉起來,聽媽媽講着嫦娥后羿的故事,盯着雲層後害羞的月亮。等着爸爸幹活回家,然而,常常不知不覺在媽媽甜美的小曲子中美美地睡去。睡夢中,滿身泥土的爸爸小心翼翼地把我們放到小牀上去。

就這樣,時光偷偷留下回憶獨自離去,那時的我,總喜歡跑到樹下比比身高,在我記憶裏,好像自己的頭頂始終沒高過那條線,殊不知,樹的年輪正一圈圈增加啊。

那些是永不漫滅的回憶呵,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父親呵,

我願意我的心

想你的佩刀,

這般的寒生秋水。

此時,冰心的小詩這時成了我內心深處最真的呼喚。爸爸媽媽,中秋節快樂……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二)

月——團圓,月——遊子,月——回憶。

——題記

有時黃昏後,明月幾時有,眼看月如鏡,已到團圓時。月從柳枝透過一絲光,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家人坐在圓桌旁吃月餅賞月。月到中秋格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一起的一家人嗎。月團員--悅團圓。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自己和家人團員時,一定也有人身在異鄉而不能與家人團聚。蘇軾的“把酒問青天”和李白的“舉頭望明月”的無奈和思念。月思念--越思念。

月光下我們快樂,因爲月光有我們同走過的足跡,月光同我們一起歡笑,一起難過,所以我們很快樂。小時候我們一起在明月下捉迷藏,玩遊戲,曾想會這樣一直快樂下去,一直擁有小時候的快樂,不想越長大越孤單。我們曾以爲難過,這個學校,這個班級有一天我們會分離,會向對方說再見。月光下我們曾一起邊走邊看小人書,然後撞到了牆,異口同聲說出的:“有沒有怎樣。”最後相視而笑。月回憶--夜回憶。

月光下,我有太多太多的回憶,而現在卻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在月光下遐想。


  月光下的遐想作文(三)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月圓之時,適賞月,月缺之時,適想月。

颯颯晚風,在我身旁纏繞,又慢慢拂過。一輪冰盤般的素月恬靜地倚在那深邃的蒼穹中,傾瀉着它那淡淡的光芒,那樣的朦朧,那樣的誘人。薛濤曾仰望天空而道“魄依鉤樣小,扇逐漢機團。細影將圓質,人間幾處看?”月影萬變,逃不出陰晴圓缺。世事也同月一樣,總在輾轉反側間,勾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深深思念。

月下光,射入我的視線,點點滴滴燃起千絲萬縷的思緒。從古至今,無數的詩人因望月,觸景生情,涌出無限感慨,作下千古名篇。而今,天不變,月還圓,我早已思緒萬千。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一種孤寂直送心頭。寧靜,安謐環境了周圍,孤獨無奈將我佔有。在月下,我想擁有朋友。這是心中從不上鎖的朋友,能夠敞開心扉相互交談的朋友,這也就是知己。身邊的朋友,雖能解除暫時的煩悶,但卻帶不來永久的快樂。歲月在流逝,年齡隨遞增。便越來越渴望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的知音。

雖說“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我總渴望着,期盼着,夢想着,能有一位,在悽悽月光下,冷冷月色中,讀懂我心,送來溫馨的知音。

在月下,“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這樣令人無盡遐想的月夜,除了有傾言訴聽的知己,還是會有幾分迷惘。這是爲何?只嘆息人生路漫,若一切寧靜祥和,只使得生活像素描般單調。因此我們從小就學會了目標,尋找與之相對的對手。這種挑戰式的生活,充滿了無限可能。穿越時空,我目睹了清王室中皇親國戚,爲權相互紛爭。每個人都是敵手,因而他們總充滿力量,勇於奮進,從不退縮。在其中,雍正皇帝式這些人當中的佼佼者。即使當他做了萬衆之上的君主,他依然未曾鬆懈,每天八千多字批寫奏摺,也勢必要將國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很難想象,在一個沒有“鬥爭”中的世界裏,人會有何理想。而在競爭中跌絆前進,達成目標實現理想,有困難,有失敗,還有可能會有悲觀。這也正是月不常圓,而常缺的原因。但是,一旦有了確立的目標,和對手,我便會更加積極進取,更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合意志力,從而感到滿足。

即使“樹雜日易隱,崖傾月難圓”,我仍想要有競爭的氛圍與敵手,有能與我一同奮鬥,一同努力,一同前進的人。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衷情於月,寄託於月,依稀地透過深邃的夜空,好似看到蘇東坡深情凝望着吟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月,你把光撒在我身上;月,你把夢注入我心房。在你的陪伴下,我無盡遐想,願求知音共濟,欲得敵手共進。

月光下,沉浸了,安寧了,遐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