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平語近人》觀後感

《平語近人》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平語近人》觀後感

《平語近人》觀後感

文/呂治國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10月8日起播出《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觀看以後受益匪淺,感受深刻。通過觀看節目,既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思想,又學習了中華文化的經典。可以說習近平同志既是人民領袖,又是我們學習中華文化經典的良師。通過思想解讀人的解讀和現場訪談、互動問答以及經典誦讀等環節,生動闡釋了總書記以人民爲中心的理論實踐,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通過經典釋義人的解釋,使我們對經典的出處、含義有了明確的認識。既是一堂政治課,又是一堂生動的歷史、文化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觀看節目,使人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那些古典名句彷彿就是古人對今人的教誨和告誡;這些因習總書記引用而廣爲人知的典故或者詩文,有的出自較爲生僻古奧的典籍。總書記古爲今用,且用典準確,賦予古典新時代的精神內涵,可見總書記博觀而約取的智慧和匠心。一部古典就是一座文化富礦,閱讀之闡釋之引用之,就是在“不忘本來”中體現“不忘初心”,就是在“古風猶存”中彰顯“文化自信”,就是在“精神家園”中凝聚“力量源泉”,總之,《平語近人》是新時代彰顯文化自信,弘揚文化傳統的最美的“中國聲音”。

視頻第二集《治國有常民爲本》中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主持人問觀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誰說的?觀衆回答是唐太宗李世民說的。這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之前一致的認識。然而,經典釋義人則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最早是出自《荀子·王制》,其原文是:“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個細節告訴我們,廣爲人知的典故,只是文化之“流”,倘若追根溯源,則能翻出更爲厚重的典籍。中華文化煙波浩渺,洋洋大觀。今天,“以人民爲中心”的執政思想,與數千年前“君民舟水觀”一脈相承;“不忘本來”即是“不忘初心”,紮根傳統文化,汲取歷史智慧和文化營養,推動文化復興即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觀看《平語近人》,有一種濃濃的古典風韻。諸如“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都凝聚着歷史的智慧和箴言。結合總書記引用古語典故的語境,通過經典釋義人的講解和思想解讀人的闡述,會發現這些古語典故又充滿了新時代的精神內涵。馬克思說:“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從這個意義上講,古典能夠在新時代充滿生命力,正是“古風猶存”彰顯出的“文化自信”。古典文化能淨風化俗,潤物無聲。

“精神家園”凝聚“力量源泉”。當今社會,人們常常爲物質攝取而疲於奔波,卻忽略了更爲重要的精神的家園。而古典文化便是難得的豐富的精神家園。縱觀“平語近人”,無論是“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情懷還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守;無論是“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實踐,還是“只留清氣滿乾坤”的精神,均流露出精神家園的精神魅力與情感的張力。

古典文化是古人學習與實踐的經典表達,經過幾千年文明長河的淘洗和積澱,早已成爲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由這些古典構築的精神家園,足以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而習近平就是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領袖,必將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走向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