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向死而生,纔是我們最積極的人生態度

向死而生,纔是我們最積極的人生態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無論辭不辭職,嫁不嫁人,女生30歲前最好寫過這張清單

向死而生,纔是我們最積極的人生態度

作者:孫晴悅(原央視駐外記者)

摘自公衆號:大大的世界和小小的人兒(dearqingyue)

上週意外參加了一個葬禮。一個小時候相熟的爺爺過世。

我上一次參加葬禮還是我四五歲的時候,我外公去世。

依稀有一點印象,但終究是小孩子,對於出生,死亡,還有命運,都是半懵半懂。只知道外公好像是離開我們了。

大人們在哭泣。

小孩子在想,那麼外公離開了我們了,他去了哪裏,他什麼時候再回來看我呢。大人們不會和小孩子過多的解釋死亡。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我們對於死亡,對於這些悲痛的字眼,我們是傾向於迴避的。

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我們傾向於不說出伏地魔的名字,我們用“那個人”替代。但是那些足夠強大的魔法師,比如鄧布利多,比如哈利波特,他們從不畏懼,他們不叫他“那個人”,他們敢於直呼伏地魔的名字。

我們如同畏懼伏地魔一般,畏懼死亡。甚至畏懼談論它。

長大以後你纔會懂,我們歡呼慶祝新生,也沉痛悼念逝者。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又一個的輪迴。死亡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要坦然面對的問題,並不會因爲我們迴避它,我們不說出它的名字,它就永遠不會到來。

上週走進靈堂,悲痛的親人,朋友,那些嚎啕哭泣,還是小時候關於葬禮的印象。

我一句話都沒有說。我不知道這樣的時刻,如何去安慰至親的人,如何去分擔各自的悲傷。

靈堂裏掛着一副輓聯。

“一生善良忠厚,終生辛勞勤儉。”

我盯着看了很久。我突然在想,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走到最後的時候,是不是都會以這樣一副輓聯作爲結束。

那麼,我們每一個人究竟又會以什麼樣的輓聯結束,上面會寫着怎樣簡短的字句,來總結我們的一生。而我們,又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又希望我們的一生被什麼樣的字句來劃上句號。

嗯,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問題。

想到以後,更覺得心裏發慌。

會不會我們到垂垂老矣的時候,我們假設我們八九十歲,躺在牀上回顧我們的一生,如果竟想不出半點值得紀念的人和事,如果我們的輓聯上只能寫上,此人,碌碌無爲地過完了一生,那竟是多麼的悲涼。

當然我知道,並沒有這樣的輓聯出售,根本也不必擔心。但我想,你們懂我想說的意思。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假設在彌留之際,都會被一生碌碌無爲的自己給嚇醒吧。

我從來沒有站在生命末尾的視角,來觀察過我們如今的生活。

假設我們已經是九十歲的高齡,我們回望自己的一生,我們希望這一生是什麼樣子?

我們希望我們在二十歲的時候浪費時間,胡亂學習,敷衍工作,在三十歲的時候匆匆嫁人,錯過了N個真愛,最終嫁給了爸媽都說還不錯的人,潦草度日。

在四十歲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危機,喘不過氣來,然後我們漸漸五十歲了,我們再想要掙扎,再想要從頭開始,再感慨時光流逝,好像都於事無補了。

然後,我們就老了。

我們要的是這樣的一生嗎?

不,我有好多好多的願望。

我想要看清大勢,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揮灑青春,努力奮鬥,我想要去更多更遠的地方,看看世界的物理邊界,我想要攀登乞力馬扎羅山,我想要去南極,我想要更貼近這個地球的山川和大海。

我想要出版更有影響力的作品,我想把更多價值觀相似,目標一致,既有理想也又遠方的女生們聚集在一起,我想要think big,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也還有很多小願望。比如聽一場梁靜茹的演唱會(十年裏由於各種奇葩原因錯過了三次),比如在滑雪場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麪,比如在一個葡萄牙小酒館裏聽莫桑比克的女歌手唱一曲法多,在幽暗的酒館裏寫一張明信片。

我們年輕的時候,是很忌諱的說什麼遺願清單的。我們總以爲我們還有大把的時間,總會有時間去做這些我們想做的事情,去我們想去的地方。

我們以爲,時間還多着呢,以後有的是機會去,我們用這些藉口安慰着自己,然後心安理得地蹉跎着時光。

最後卻什麼也沒有做成。

因爲,我們從來都沒有踏實地坐下來,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認真地思考,

你在死亡之前,到底此生有多少願望,想做多少事情,想去多少地方。

你在生命的盡頭,究竟想要如何評價你所度過的獨一無二的一生。

我們總是被一些現在眼前的瑣碎煩惱所困擾,20+發愁我們要不要辭職,30+我們發愁我們要不要嫁人,很多人會在後臺給我留言,訴說自己非常具體的煩惱和瑣事。

其實,每個人的境遇是如此不同,適合我的生活方式未必適合所有人,其實,我本無意指導任何人的人生,也完全沒有這個資格,我只是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文字,幫助大家找到那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辭職,嫁人,擇城,都是非常personal的選擇。如果你一時執迷於這些問題中被困住,那麼不妨換一個角度來想。

你眼下這個決定,是否能夠幫助你成爲那個你想成爲的人,是否能夠到生命的終結回望,依舊會爲自己的這個決定驕傲。

這件事,是否在你的遺願清單裏,是不是更接近完成你的遺願清單,是不是能夠死而無憾。

其實就很清楚簡單了。

因爲,你想過死,反而更能夠好好熱愛生活。

你在非常年輕的時候,你在30歲前,認真思考過死亡,認真寫下過遺願清單,你會發現,“活着本身是如此值得慶祝,而我們竟然是如此年輕,還有很多機會去到任何地方,做成任何事,成爲任何人。”

向死而生,纔是我們最積極的人生態度。

正因爲,我們想過生,想過死,想過遺願清單,想過我們在這個世界的願望,我們才能好好度過此生,不虛度,不荒廢。

寫下這張清單之前,世界對你來說是模糊的,你是在被動得等待機會降臨,等待美好的事情發生。但是你要知道,其實我們的生命是如此短暫,爲什麼要被動等待,然後遺憾。

爲什麼不能主動寫下這些願望,然後努力一一去實現。

我和琳達在巴塔哥尼亞看到壯麗冰川的那一刻,感受到一種在bucket list上打勾的圓滿。

伊心說,“如果你不去真的試一試,邁出第一步,寫下第一個句子,買到第一張車票,開啓第一次未知的旅程,你永遠不知道,那個所謂的遺願,可以實現得多麼無悔,以及壯麗。”

王瀟說,“請你飄到你的墓碑前,想象你墓碑上的一行字,那應該是你對自己的終極期待。我墓碑上的字是,這個人,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了一生。”

你看,她們都想到過死亡,她們都寫過遺願清單,她們的如今卻過得越來越豐盛。

你想到過死,向死而生,纔會在每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候,對酒當歌,肆意而歡,在每一個失意的時候,適當悲傷,重頭再來,因爲你知道,一切終將結束,一切也終將到來。

所以,無論你辭不辭職,嫁不嫁人,30歲前你最好寫過這張清單。

寫完以後,你纔會明白:

“人生再苦再短,於你我而言,每天都當盛裝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