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運用知識賦予的權力,改善生活

運用知識賦予的權力,改善生活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德國詩人歌德的作品中,曾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運用知識賦予的權力,改善生活

一天,耶穌帶着他的門徒彼得出外遠行,途中發現了一塊破爛生鏽的馬蹄鐵。耶穌讓彼得撿起來,但是彼得懶得彎腰,假裝沒有聽見。

耶穌沒說什麼,就自己彎腰撿起馬蹄鐵,用它在鐵匠那裏換來三文錢,並用這錢買了東西繼續前進,經過茫茫荒野,耶穌猜到彼得一定走得口渴嗓幹,就讓藏在袖子裏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撿起來放進嘴裏。

耶穌邊走邊丟,彼得也就狼狽地彎了十七八次腰。

於是耶穌笑着對他說:“要是你剛纔彎一下腰,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地去彎腰。小事不幹,將來就會在更細、更小的事上操勞。”

歌德在文章裏把馬蹄鐵比作知識,怕彎腰的人,就撿不到知識這個寶。很多人從不在書上做記號,從不折書頁,也從不在經典段落下面做標記。他們即使有藏書,書也非常的新,就像剛從書店裏買回來的一樣,因爲他們很少看書。作爲知識載體的圖書,如果你不善於利用它,又怎能變得睿智,怎能有大的作爲呢?

大多數人都能設法找到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麼,你不妨經常從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些時間來讀書,來學習。如果一個人求知若渴,如果一個人常思進取,如果一個人嗜好讀書,他就會不斷給自己創造機會。

有許多身世卑微者,他們最初命運坎坷,但到最後卻通過自身的奮鬥使人生變得閃亮而精彩,這是爲什麼呢?這是因爲,他們會經常彎腰,將細小的知識當寶貝撿起來。

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事天才拿破崙,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中國的至聖先師孔子,英國名作家狄更斯等人,他們的童年都很不幸。正像西方諺語中所說:“幸運兒一出孃胎,嘴裏便含着銀匙。”可他們一出孃胎,同樣兩手空空,小嘴一張,也只是會發出哭泣之聲。但是這些人長大之後,哪一個不是滿腹經綸?哪一個不是勤奮學習的楷模?

聽聽法國著名的大文豪巴爾扎克成名後的故事: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着一本破舊的作文本找到巴爾扎克,並問道:“大作家,你給我瞧瞧,這小子有沒有天才,將來是不是塊作家的料?”

巴爾扎克接過作文看了看,搖搖頭說道:“看他寫的東西,我覺得他天賦不高,靈氣不多,憑這種東西就想當作家?沒門。”

老太太撲哧一笑:“好小子,我還以爲你們當作家的什麼都懂,沒想到你連自己30多年前寫的作文都認不出來!”

巴爾扎克並沒有生氣,而是微笑着說:“我沒說錯呀!我所以有今天,靠的全是後來的讀書求知,苦熬苦學,並不是靠所謂的天才和靈氣啊!”

心在哪裏,哪裏就有寶藏;志在哪裏,哪裏就有時間。我們要學會在生活中抓住最重要的東西,而捨棄次要的東西,把眼光放得長遠些。但是人們總是忍不住爲了當前的快樂而犧牲掉將來的利益,忍不住把讀書的計劃一推再推,他們想的是及時行樂,享受着無所事事的悠閒。

讀書對有些人來說,是一件需要勇氣和決心的事情。

當然,對於我們,本應是通過讀書吸收了知識之後令自己更高更強更勇猛。可惜得很,有些人卻只知道死讀書,讀死書,不肯去做實際的生產工作,而使自己漸漸成了一個庸才。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成功還要靠學習來充實,要面對困難的挑戰,勇敢而堅定地克服現實的困難,從生活鬥爭中掌握生存和成長的真知識、真學問。

美國的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是讓汽車走向大衆的一位傳奇人物。以前的汽車,是社會貴族和富人的專有玩物。亨利·福特在經過一番研究後,認爲汽車完全可以變成大衆交通工具,可以憑着流水作業的生產方法而降低成本。結果,福特做到了,他建立了福特汽車廠,併成爲美國人的民族英雄。

福特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人,真應了那句老話:“不招人妒是庸才。”名成利就之後,他招惹了不少是非,其中一項,是一位記者講福特先生是一位不學無術的人。就是這樣的一句話,觸怒了福特先生,他向報館提出控訴,於是雙方對簿公堂。

在法庭上,爲了證明福特先生有無學問,主審法官做了一個問答比賽形式的考試,測驗福特先生是否真的是一名不學無術的人。對福特來說,這種問題,就像是小學生的遊戲。這些類似X加Y等於幾之類的問題,令福特先生啼笑皆非。福特先生教訓他們,這類死記知識遊戲,自己的手下有大把專業人才,只要一按桌頭的電話機,便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懂得答題目的人,不算有學問,因爲這類學問是不能幫助成千上萬的人改善生活的。

福特先生只是想借此告訴世人,什麼是真正的學問:真正有學問的人要有一定的胸襟。這種胸襟,是包容萬物的度量。能容納別人長處的人,才懂得將別人的優點配合起來,發揮作用。讀書人和商人以及政治家的分別就在這裏。

很多成就偉大事業的人,他們都明白世界在變,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道理,他們懂得藉助別人的長處以爲己用,這便是“知人善用”的功夫了。所以,他們才能最終終獲得世人的認可與成功。

同時,有真知識的人,懂得運用知識賦予的權力,改善生活。社會在變,世界在進步。真正的知識,是拿捏住“變”和“進步”的關鍵地方,改變自己,以求適應社會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