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警句 > 經典的句子 > 成功者總是少數的根本原因

成功者總是少數的根本原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62K 次

卡耐基曾對世界上一萬個不同種族、年齡與性別的人進行過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他發現,只有3%的人能夠確定目標,並知道怎樣把目標落實;而另外97%的人,要麼根本沒有目標,要麼目標不確定,要麼不知道怎樣去實現目標……

成功者總是少數的根本原因

十年之後,對上述對象再一次進行調查,結果令人吃驚:調查樣本總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還在;屬於原來那97%範圍內的人,除了年齡增長10歲以外,在生活、工作、個人成就上幾乎沒有太大的起色,還是那麼普通和平庸;而那原來與衆不同的3%,卻在各自的領域裏都取得了成功。

他們十年前提出的目標,都不同程度得以實現,並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標,走下去。人生在世,最緊要的不是我們所處的位置,而是我們活動的方向。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開始我們的一生,是無法選擇的。

我們一生下來就處在一種身不由己的環境中。但隨着年齡增長,我們的選擇就越來越多。我們可以選擇居處、婚姻、工作、朋友,可以選擇人生的方向。作出越多的人生選擇,就越應該爲自己的處境負責。有了目標,內心的力量纔會找到方向。滿腔的熱血、能量(積極的心態)纔有着落,纔有責任、使命、榮譽,甚至“健康”……

美國曾有一位醫生對世界各地數十名百歲老人進行研究,想從他們的共同特點中,找出使人長壽的根本因素。他原以爲這些因素會是食物、運動、節制等,然而研究結果令醫生大爲驚訝。他發現,這些壽星在飲食和運動方面並沒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有長壽目標!

生活中常見兩類退休老人。一類是退休後,便拼命找事幹,像什麼上老年大學、學書法、學畫畫、打門球、唱歌跳舞、養花溜鳥、看門收發或帶帶小孫子等,屬“自找麻煩”類;另一類,則長長舒了一口氣,早就盼望着退休後的清閒生活,幹了幾十年,該歇歇了,這屬“隱居”類。

幾年後再見這些老人,就會發現:“自找麻煩”類的老人,情緒穩定,精神煥發,有“越活越年輕”之跡象。而“隱居”類的老人,則“垮”得很快,變得蒼老、憔悴,脾氣變得古怪、易怒、小氣、脆弱,被人們稱爲“老小”,凡事總要“讓”着他,呈日薄西山之相。

無所事事,使他們盼望已久的“靠退休工資享清福”的願望,變得索然無味。沒有煩惱,本身就是最大的煩惱,明天要幹什麼,不知道。生活就是減法,過一天少一天。西諺有云,只有知道明天干什麼,今天活着纔有意義。有目標,生活才處於追索的狀態,纔會感到充實,感到快樂。

20世紀80年代,美國哈佛的兩位心理學家做過一項關於“幸福”的研究。研究對象是一些自稱幸福的人。

結果,幸福的人們的共同之處,不是財富,不是愛情,甚至也不是健康。他

們只有兩點是共同的:第一,明確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標。第二,感受到自己正在穩步地向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