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親情愛情友情的本質區別

親情愛情友情的本質區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愛情、友情跟親情不一樣,前兩者沒有血濃於水的交融,所以想找到共鳴必須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愛情跟友情是作爲個體的人同另一個或者是同另外幾個個體建立的外界聯繫(最好是能夠產生心靈共鳴的東西)。

親情愛情友情的本質區別

孤獨是美妙的,而在愛情跟友情之外產生的孤獨也是自己跟自己建立的友情。個體之間的良性打擾代表存在的愛情跟友情。

惻隱之心、憐憫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內心有美好的事物存在,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是人內在的品質,既然人內心天生有這麼多美好的品質,那人性就是善良的;爲此孟子還舉個例子,假若有個小孩快要掉到井裏了,那作爲旁人的我們肯定會去拉一把,這就是惻隱之心,因爲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存在着善,這樣的解釋不無道理,可是如果瞭解人的情感需求以後或許你就不會這麼覺得了。

本文我們不探究人性善惡的問題,而是討論一下這些所謂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從何而來,這是自然的本能還是後天的社會生活給我們養成和灌輸的?

人類生存的需求與情感

生存和繁衍是人類的兩大基本需求,先說生存需求,我們要生存必須要有一個圈子,在這個圈子裏互幫互助,互相扶持,從而通過團隊的存在,獲取一個安全的生存空間,在這個空間裏我們付出自己的勞動,給別人提供相應的幫助和回饋,這種情況在什麼時候最明顯呢?

比如你去荒郊野外旅行或探險,如果是你一個人獨自去,這時候你心裏就會存在一種忐忑的狀態,如果你和好幾個朋友一起出去,那你內心至少會安穩一點;假若幾個人在荒漠裏經歷長時間的獨處,等你們遇見另外一隊探險的人員,你就會覺得很親切,肯定會上前去和對方打招呼,相互之間攀談交流,對方若有什麼需要幫助的,你們也會在保證自己的前提下不遺餘力幫助對方,這就是一種歸同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是人形成社會的粘合劑。

社會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總和,情感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紐帶,我們在社會中會有親情、友情、愛情等,在這些情感的支配下我們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個體的人在社會中有親人、有朋友、有愛人,那是因爲個體的人需要這些人的存在,在你的生活中需要建立這樣的情感關係,如果沒有建立這種關係,那我們就會渴望擁有,擁有親情、擁有愛情、擁有友情;冥冥中會有一股力量在驅使着你,讓你想要擁有這一切,這種渴望就如同我們在飢餓、困頓、危險時需對食物、睡眠、安全的需求一樣,是一種原始的本能。

人的社會屬性是支配人渴望情感的原動力

人的社會屬性就是人在自己構建的社會中的種種屬性,若人不構建社會,那就不具備社會屬性,人爲什麼構建社會,是因爲一個人在自然界中無法生存的,不要說其他高端享受,可能連最基本的溫飽都很難解決,於是人構建了社會,在這個社會中體現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有了社會人便有了社會屬性,而讓人建立社會的驅動力卻是人們要生存的願望,要更好地生存下去,那必須抱團,構建社會,因此人的社會屬性最基本的內涵就是人共生的一種需求。

要共生,就要構建社會;要構建社會,就要形成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和紐帶;人與人之間要有各種關係,那就需要某種東西去推動,如若沒有動力,又有誰去追求這些情感;這就如同有了電壓,纔有形成電流的條件,沒有電壓,就不會形成電流。因此在人的本能中就存在着這種讓人構建社會的驅動力,這就是我們社會屬性構建的原動力。

於是在這種源動力的驅使下,人們需要親情、友情、愛情,也正是有了這些情感,人與人之間便有了各種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總和就是社會;當然倫理學研究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規律的科學。當我們構建了社會以後,就需要制定各種社會的制度,也就有了道德的存在,在道德力量的約束下,社會網絡錯綜複雜交織在一起,卻又有條不紊地運轉着。因此這些情感的需求來自一種原始的召喚,是人生存的本能需求。

愛情的綜合屬性

有人把愛情和性分不清楚,的確愛情源自性的吸引,可愛情不等於性,因爲愛情還夾雜着情感的因素,性源自人自然屬性的需求,而愛情既包含情感,又包含性,是一種綜合體,所以愛情是人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的交匯點,最終在愛情的支配下人類生存並繁衍着。